残疾人事迹材料热门33篇
时间:2024-11-11 22:42:20
残疾人事迹材料(精选33篇)
内容导航
残疾人事迹材料 篇1残疾人事迹材料 篇2残疾人事迹材料 篇3残疾人事迹材料 篇4残疾人事迹材料 篇5残疾人事迹材料 篇6残疾人事迹材料 篇7残疾人事迹材料 篇8残疾人事迹材料 篇9残疾人事迹材料 篇10残疾人事迹材料 篇11残疾人事迹材料 篇12残疾人事迹材料 篇13残疾人事迹材料 篇14残疾人事迹材料 篇15残疾人事迹材料 篇16残疾人事迹材料 篇17残疾人事迹材料 篇18残疾人事迹材料 篇19残疾人事迹材料 篇20残疾人事迹材料 篇21残疾人事迹材料 篇22残疾人事迹材料 篇23残疾人事迹材料 篇24残疾人事迹材料 篇25残疾人事迹材料 篇26残疾人事迹材料 篇27残疾人事迹材料 篇28残疾人事迹材料 篇29残疾人事迹材料 篇30残疾人事迹材料 篇31残疾人事迹材料 篇32残疾人事迹材料 篇33残疾人事迹材料 篇1
20xx年,厄运降临到这个只有17岁,还是花一样年级的少女身上,被查出了脑膜瘤,这对于她和她的家人来说这无疑是天大的打击,难道生命就这样走到了终点吗?这世间的美好都还没来得及好好感受,命运为什么对她这么的不公平。手术后命是保住了,但也造成了半身瘫换,此时的仿佛看不到一丝的希望。
难道就这样靠家人一辈子吗?生活还要继续,未来的.日子改怎么办,家里还欠着亲戚朋友的医疗费。每每看到父母期望的眼神,望着天上的蓝天白云以及头上飞过的鸟儿,在心里下定决心不能这样下去了,自己必须要站起来,要走出去,开始了漫长的康复训练,经过锻炼和康复训练后恢复了一些,可以走路但是腿脚不太方便。几年过去了早已习惯了别人异样的目光,虽然经历了不幸,但是她并未因此意志消沉,而是积极的面对生活。20xx年5月成为了凤凰村残联专委,她希望能够帮助到更多的像自己一样的残疾人朋友,由于工作积极认真,20xx年6月任西乡乡残联专干,目前任安宁镇残联专干。
20xx年是脱贫攻坚收官之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年,无数优秀的党员干部坚守岗位中,其中就有我们的优秀的残联专干。脱贫攻坚期间,总是奔走在残疾朋友的家中,帮他们加油打气,用自己亲身经历来感染帮助那些还在自卑不愿意面对生活的残疾朋友,尽管行动不是那么方便,她还是坚持每家都入户去了解残疾朋友的需求,需要办理残疾人重度护理补贴、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的她也积极帮助他们填写表格,帮他们去市残联、市民政局盖章跑手续。今年疫情期间她也没有因为形势严峻而停止工作,而是主动作为、担当尽责,通过电话、微信等形式主动关心帮助残疾人,进行脱贫攻坚知识的宣传,并及时将市残联慰问残疾人的物资、慰问金发放到残疾人朋友手中,让广大残疾人朋友感受到市残联的关心关怀。除此之外,平时也积极主动关心、帮助有需要的残疾人,鼓励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命运,改善生活。
现在,一边尽职尽责做残协专干工作,手机、电脑操作非常熟练,再苦再累毫无怨言,还一边种植葡萄,发家致富,她通过自己的努力盖了新房,小日子过得有滋有味。她身上所体现的身残志坚、自强不息以及愿意奉献的精神值得我们向她学习,工作的认真刻苦。
残疾人事迹材料 篇2
从社区的残疾人工作到社会服务的助残公益事业,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事迹,连续13年的志愿服务,组织策划敬老爱老、助残踏青、残疾人夏令营、残疾人集体过生日、残疾人过大年、弱势群体上门服务,带领残疾人、弱势群体、失独家庭参观革命圣地、烈士陵园、纪念馆、博物馆、安徽名人馆、大蜀山、巢湖等志愿服务活动200多场次,受惠残疾人20__多人次、服务社会弱势群体约5000多人次,用十三年的时间谱写了一曲助人为乐爱心志愿者之歌。
一、精心策划各项活动 真情服务弱势群体
他是一名普通的办事员,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没有感召世人的豪言,但有一颗助人为乐的平常心。“帮助别人并不希望达到感谢,只希望能够将这种温暖记在心里”,这是他经常讲的一句话。自从参加工作以来,凭着一颗炽热的心和对残疾人事业的执着追求,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默默耕耘,无私奉献,他在做好本职工作以后,积极配合居委会其他的各项工作,他组织成立“星火助残志愿服务队”,经常组织策划敬老爱老、助残踏青、残疾人夏令营、残疾人家庭子女学习辅导、重病救助、残疾人集体过生日、残疾人过大年、残疾人家庭打扫卫生等一系列公益助残活动200多场次,他有一颗朴实无华的爱心,书写着自己的精彩人生,演绎着无私奉献的动人故事。特别在爱心助残、社区服务、社会服务等方面、乐于助人不求回报真诚奉献。带领长期坐轮椅和行动不便的残疾人朋友走出家门,看看外面的世界,带领残疾人参观“安徽名人馆”、游玩滨湖湿地公园、长临河古镇、中庙,龟山公园观光美丽的巢湖、包河区大圩镇百果生态园采摘瓜果、渡江战役纪念馆以及参观大蜀山“革命烈士馆”、纪念馆、博物馆、安徽名人馆等一系列大型助残志愿服务活动。并且带领部分残疾人参加“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园”、走进岱山湖呼吸鲜空气、“关爱残疾人·畅游三河镇”、参观“三国古战场”游玩桃溪桃花源、四季花海等合肥市连续六届大型助残公益活动。带领部分未婚残疾人,参加合肥市每一届“残疾人相亲会”以及参加安徽省残联的“安徽省首届自强模范与助残先进事迹报告会”,参加“公益组织求墨宝、千份春联全送出”的残疾人上门送春联、贴春联等多场慰问活动;“国际残疾人日”带领残疾人参加在合肥大剧院的“爱心助残大型公益晚会”的观看;多次参加在杏花公园、淮河路步行街的“贝雷帽环保宣传”义务捡垃圾、环保宣传的志愿者活动;多次带领残疾人家庭小孩、社会留守儿童”参加夏令营主题课外活动,受惠残疾人20__多人次、服务社会弱势群体约5000人次、用十三年的时间谱写了一曲助人为乐的爱心志愿者之歌,他真正体现为人表率,真正是新时代雷锋精神的标兵,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事迹。
二、身先士卒 把弱势群体放在心中
他不仅组织策划自己的“星火助残志愿服务队”的所有服务活动,还积极参与社会各公益组织团队的公益活动,在“中国免费午餐安徽工作区”、“安徽书画网公益事业部”、全国道德模范“胡文传爱心服务队”“双岗义务助残队”、“合肥志愿者之家”、“临湖阳光助残社”、“合肥无障碍公益组织”等近10个公益团队都能经常看到资深的、助人为乐的爱心志愿者张仁塘,他是真正的“公益达人”,以知足常乐的态度,以及以无怨无悔的精神参加了各项的志愿服务活动。他一直坚持走在助人为乐的路上,为残疾人筹集善款购买轮椅积极参加爱心书画义卖,为贫困山区孩子解决免费午餐问题,积极参加爱心义卖报纸,为孤独症儿童、脑瘫儿童、白血病儿童筹集善款,积极参加各项爱心义卖筹集善款,为敬老院孤寡老人、重度残疾人手术费、地震灾区的慰问筹集善款,多次参加各组织的大型公益活动,参与和组织各类活动100多场次,募集款、物价值近100万元,志愿服务时长近万小时,他13年如一日,做人忠厚低调,任劳任怨,志愿热情饱满,没有丝毫的懈怠,真正做到了初心不改,真正体现出爱心“助残先锋”、助人为乐“公益达人”。
三、爱心捐助温暖他人 真情奉献不求回报
“大爱无疆,真心无价”,他不仅多次参加了“社会公益组织”的大型公益活动,还帮助了社会上需要帮助的人。他前往肥东县石塘镇看望患有重症肌无力和侏儒症、长期卧床不起的残疾人朋友,给她送去了慰问金,为庐江县严重残疾人土家妹残疾人朋友做“脊椎牵引”手术,参与了大型筹款义卖活动,并且捐出了慰问金表示心意;为“中国好人”的弟弟做“兔唇手术”,捐出了自己的爱心款,给合肥北城工业园患有严重疾病“髓母细胞脑瘤”的`骐骐小朋友化疗,送去了爱心款,每年从自己微薄的工资中拿出部分工资款对金寨县革命老区的贫困儿童上学费用、寿县炎刘镇的“残疾人留守儿童学杂费”、肥东县贫困地区的“困难残疾家庭”都进行了多年的、长期的“一对一”结对帮扶,为蚌埠市怀远县困境儿童微心愿圆梦、为星星的孤独症儿童、白血病儿童康复、为轮椅残疾人朋友家庭无障碍改造、为合肥市特殊教育学校的特殊孩子等等全部捐出爱心款,截至目前个人捐款近4万元,他不善于表达,在日常生活中发现爱心、散播爱心,爱做善事,这就是他助人为乐的爱心服务理想,他有一颗博大的爱心,用点点滴滴的实际行动,回报社会,服务他人快乐自己。
四、赠人玫瑰手留余香 关爱他人分享快乐
“助人为乐、无私奉献;全心全意、为民服务”。这是张仁塘在党员爱心墙的承诺,他在爱心付出的同时也达到了很多收获。20__--20__年分别荣获合肥市“先进个人”荣誉称号;20__-20__年分别荣获经开区、海恒社区“先进个人”等多项荣誉,并且荣获合肥市“百城道德模范网上行”“爱岗敬业、无私奉献”道德模范经开区提名,荣获经开区“新城新人新面貌”荣誉称号;20__年荣获“合肥市首届最美残疾人”荣誉称号、中国免费午餐安徽工作区“优秀志愿者”光荣称号;20__年荣获“合肥市首届助残志愿服务先进个人”、合肥市孤独症康复协会“有你关爱,我不孤独”优秀志愿者、经开区“善行义举”四德榜荣誉、“合肥市经开区二星级优秀志愿者”等荣誉称号;20__年荣获“合肥市第二届助残志愿服务先进个人”、安徽书画网公益事业部“优秀志愿者”、合肥市合肥双岗助残队“优秀志愿者”、全国道德模范胡文传爱心服务总队“首届优秀志愿者”,20__年6月荣获爱岗敬业类“合肥市第四届道德模范”候选人;20__年8月荣获合肥市助人为乐类“合肥好人”荣誉称号、9月荣登“助人为乐”类中国好人榜9月份“中国好人”候选人,20__年荣获“合肥市第二届先进助残志愿者”、“首届合肥好人百十工程20__年度合肥好人”荣誉称号,荣获“合肥市第二批优秀党建工作指导员”荣誉称号、荣获“合肥市残联、合肥市图书馆、合肥康福残疾人服务中心”的“社区眼健康,全纳你我他”优秀志愿者荣誉称号、12月荣获合肥市经开区“首届合肥经开好人”称号,“合肥市第四届丹青好人”,合肥市庐阳区20__年度优秀志愿者“先进个人”;20__年荣获安徽善之源公益组织联合合肥好人之家颁发的“德昭天下 日行一善”锦旗、荣获经开区海恒社区首届“最美海恒人”、首届“最美合肥好人”等荣誉称号。
“做好事简单,难就难在一直坚持做好事;献爱心容易,坚持默默奉献爱心不简单”这是他经常给自己的定位,他一如既往的服务弱势群体,服务大众,服务社会,用自己言行展现了一位助人为乐爱心志愿者的真善美,最值得人们赞赏的美,是美在心灵深处的美。他用博大的爱心、用点点滴滴的实际行动,服务社会,服务他人快乐自己,是新时代雷锋精神标兵。他用13年的真诚爱心、永恒善意的举动向他人、向社会传播了正能量,弘扬主旋律,用自己的作为呈现了一位助人为乐的“爱心公益达人”。
残疾人事迹材料 篇3
17年前,他从健康强壮的青年,变成了失去了双臂和右耳的残疾人。生活的打击并没有让他一蹶不振,如今,他付出比平常人多百倍辛勤和汗水,终于在养殖业上闯出一片新天地――白手起家建起两个大型养猪场,年出栏生猪达到4000余头,养猪场还为贫困户和残疾人提供近20个工作岗位。他叫,xx区xx镇人。
1996年夏,初中毕业的辗转南北开始了他的打工生涯。20xx年的一天,灾难突然降临在头上。在一次地勘作业时,机器突然失控,将双臂绞断,经过三天三夜的紧急抢救终于保住了性命,但却永远地失去了双臂。“当时的一瞬间我脑袋一片空白,心想完了,全完了。”现在回忆当时的`场景,仍几度哽咽。
在亲人的鼓励和安慰下,逐渐冷静下来,开始理智地面对自己失去双臂的事实。“后来我也想通了,只要不轻易言败,身体上的缺陷是压不倒我的,我要证明一点,残疾人也能闯出一片天!”说。于是,开始思索一条自主创业的新路,通过对国家新农村建设相关政策方针的了解,他发现了养殖业的巨大发展前景,毅然选择了回家乡养猪这条路。
起初,养猪的想法遭到了家人的强烈反对。“亲戚朋友们都很不理解,都说连手都没有的人,每个月拿点国家救助过一辈子就好了嘛,为什么还要搞出这么多花样来?”但执拗的还是顶住了压力,决心将这条创业之路走下去。20xx年秋,通过借钱、贷款再加上几年打工的积蓄,凑了20多万元,风风火火地办起了平桥猪场。
对于养殖这个陌生的行业,不懂技术,没有经验,一切都需要从头学起。“从管理、疫病防治到清洁处理饲料配备,都是通过跟人请教,边学习边摸索。”还自学了经营管理知识,重新审视了自己的经营问题,及时了解市场行情。由于没有双臂,不得不付出超出常人百倍的心血,但付出很快便得到了回报,他的养殖事业一天天红火起来。
可尽管他十分努力,干得也十分投入和辛苦,但最后还是以亏损告终。第一次创业就遭遇“重创”,他几乎有些绝望。正当他准备放弃时,区畜牧局以及当地党委政府得知情况后,主动上门关心,并多方协调帮助他解决了几万元的贷款问题,鼓励他重头再来。
有了资金,不服输的更加努力,他总结了上次失败的经验教训,快速调整自己的经营战略和管理方法,在一年的时间里使猪场转亏为盈。
就这样,在发展生猪养殖的这条道路上越走越明亮,到如今建设有两个大型养猪场,年出栏生猪达到4000余头。
说起帮助,一直在养猪场工作的许元志心里十分感激。因为前些年收割稻谷时,许元志的手指被收割机割去,落下残疾,外出务工却没人愿意收。这时,找到许元志,让他到自己的养猪场工作,负责打扫圈舍,每月给他发固定工资。有了工作,许元志不仅性格变得开朗了,对生活也更有信心。
目前,再次扩大自己的生猪养殖场,还在旁边的撂荒地上种起100亩花椒。当问起,为何要种植花椒时,他说:“花椒需要的人工多,技术低,又能为残疾人增加更多的工作岗位,我希望用自己微薄的力量帮助残疾人。”
残疾人事迹材料 篇4
在砚台镇汪家社区,提起方,没有人不竖起大拇指。
方,一个因车祸被夺去健全人生的不幸女人,一个肢体有残缺、行动有障碍的残疾女人,一个面对重大变故,自强不息的坚强女人。她,从社区群众那里得到的不是同情、怜悯,而是尊重、钦佩,是作为奋斗、拼搏的学习榜样。
无情车祸,有情帮扶
她,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村妇女,除了日出而作、日落而归,就是忙碌于料理家事、张罗日子。20__年,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使原本清苦日子更加艰难,看病几乎耗尽了家中所有积蓄。拖着不便的身体,方无法下田上坡,料理田间,照顾家庭;丈夫汪小春因此也不能心无旁骛的离家打工、帮补家用;大儿子小学毕业即将升入初中,小儿子也到了入学的年龄,两个孩子学费、生活费怎么办?突如其来的变故,让原本就不富裕的家庭负载累累……
最初那段日子,身体的痛苦、精神的压力,曾一度让方陷入深深的痛苦中,几乎有了天塌下来的绝望和悲痛,那年她刚刚37岁。后来,在党和政府的关心和亲朋好友、邻里乡亲的关爱下,她乐观起来、坚强起来,自信、坦然地面对发生的一切。“没有了劳力,那就用技能改变生活,日子不还得照样过吗?”方坚定了信心、在党和政府支持以及亲友、邻居的关心下,开始了求学技能的道路。
自谋创业,回馈社会
在培训老师的理论面授、实践指导下,方付出比健全人更多的艰辛和努力,凭借凡事爱思考的性格和特别灵巧的双手,很快掌握了摩托车故障排检、维修的技能技巧。学成归来,方蒙发了在社区开办一间摩托车维修小店铺的想法,但即使一间小店铺,也要有资金啊。正在举棋不定的时候,党和政府、邻里乡亲又一次送来了援助。就这样,20__年,她在汪家社区街面租赁了一间门市部,开办起了摩托车维修店,一家完全属于方摩托车修理行挂牌了。由于诚信经营物美价廉,生意逐渐好起来。
生活逐渐好转后的她,却一次次把自己的爱心奉献给社会,奉献给他人。她没有忘记,现在的这一切都是来源于社会、大家的帮扶,她勤学专研,技术娴熟。帮邻里乡亲修车,他总是收取零件成本和少许的维修费,遇到残障人士,她还经常免费维修。她懂得,再造为人的恩情,她还不完、谢不尽……
同时她积极为残疾人在自主创业方面出谋划策,先后带动10余名残疾人走上了自立自强的人生道路,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奏响了人生最强音。作为一名残疾人,方深知残疾人生活的痛苦,为了让那些和自己一样不幸的人能够自立自强,她总是毫不犹豫地向他们伸出援助之手。
谈到未来,感恩铭记
当问起方这一生最难忘的是什么时,她总是激动地说: “当一个人身处困境,孤单无助的时候,最需要的是什么?是一双温暖友爱的手!当一个人绝望消沉,万念俱灰的时候,最期盼的是什么?是一颗炙热滚烫的心!这些,在我遭遇车祸的那些年,拥有的太多太多了,多到我终身受用。我唯能做的是把自己所学的维修技术无偿的传授乡亲、服务乡亲。”方是一名残疾人,可她从来没有主动向党委政府提过什么要求,却总是怀揣感恩的心,默默地奉献着爱心,感染着别人。
残疾人事迹材料 篇5
纪台镇尧河店子村的苏今年45岁,自幼患小儿瘫。20__年,他靠着邻居家的一头病猪崽“创业”,而今,他有了自己的生猪养殖场,还经营着一家熟食店,事业小有成就。
苏xx初中毕业后想在家务农,但是一条腿不方便,几乎做不了田里的活儿,那时候他就萌生了做点小买卖的想法。1991年,苏靠哥哥给的150元钱起家,开了一家熟食店,勉强度日。“我那时候什么手艺都没有,熟食店也仅能勉强糊口,后来又借钱经营饭店,结果又赔了,从那以后我很长一段时间意志都很消沉。”
20__年,邻居家一头小猪崽生病了想丢弃,苏就把病猪崽抱回了家。“我以前开店的时候跟兽医站的医生关系很好,他教过我很多病理知识。我就自己琢磨着给猪崽治病,谁知真的治好了。后来猪崽喂大了卖了,用这些钱又买了头将要下崽的母猪,慢慢发展到了现在的规模。因为我行动不便,就琢磨着用新设备实现自动化喂养。虽然成本高些,但是对我来说很方便。”苏说,10年过去了,养猪场现在扩大到5亩,年售出商品猪100多头。
有了一定的资金后,苏熟食店又重整旗鼓,在吸取了历次失败的教训后,现在也经营得有声有色。
交谈过程中,苏始终面带笑容。他说:“心态很关键,身体的残疾不能成为消沉的借口。经过了那么多的失败,我很庆幸自己创业的激情还在,失败的时候又坚持了一次,总有一次会成功。”
残疾人事迹材料 篇6
,苦学设计积累经验。因为腿部残疾对生活失去了信心,一度想离开这个世界,后来在家人和朋友的劝说和开导下,在残疾人创业典型事迹的感召下,他坚定了活下去的勇气和信心。他深刻地认识到:要想生存下去,必须掌握一定的技能。在朋友和家人的帮助下,他开到哈尔滨设计公司学习设计、打印等技术,取得了设计证书,专业技术有了很大的长进,成为设计领域的佼佼者,被哈尔滨设计公司留用。经过一段工作经验的积累,有了丰富的专业知识及社会经验,成为他放飞人生的动力,他作出一个大胆的'决定——自主创业。
回乡创业首战告捷。他的创业之路到家人的不解和朋友的非议,在他们看来,放弃每月3000余元稳定工资的设计公司的工作未免太轻率了,而让他感到压力更大的是,启动设计室的资金来源,当时他仅有不足2万元的积蓄,远远不够。但他却认为,要实现创业梦,就要拿出一股子义无反顾、只争朝外的精神。他向银行提交贷款申请,四处向亲友、同学借了几万元,亲朋好友虽然心存疑虑,但没有阻挡他创业的脚步,纷纷伸出援手,他曾经工作过的公司帮助他解决了设备的投入。在大家的帮助下,设计室终于营业了。
拓展业务实现梦想。经过半年多的努力,他创办的广告设计工作室迎来了第一季的收获,首战告捷,不仅使不解与非议烟消云散,而且激发了另一个残疾伙伴的创业热情,在他的规划协助下,也开始学习设计工作,并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他创业的过程也是不断调整改进的过程。在原来的设计内容上增加了很多项目,比如设计广告牌匾、条幅、灯箱、复印、打印、名片等,使他的广告设计室进一步拓展。很多单位也开始找他设计,有时候一忙就是半夜,虽然很辛苦,但他乐在其中。他认为,创业少不了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那样的经历,只有用敏锐的眼光、清醒的头脑加上不屈不挠的精神,才能实现创业成功的梦想。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经过几年的打拼,他不但还清了所有借款,提高了经济收入和生活水平,而且带动了鸡西残疾人创业。
残疾人事迹材料 篇7
小坤,现年47岁,双目失明,评定为视力一级残疾,系南天门管委会红山村五社居民。
20xx年外出务工,在工地上进行爆破时不幸造成双目失明,他没有在困难面前退缩,没有自暴自弃,没有怨天尤人,而是顽强拼搏,自力更生、自主创业发展养殖业,年出栏生猪100多头,年纯收入30余万元。他和他妻子自养母猪、仔猪,双目失明的他自配饲料、自己饲养、清扫圈舍。凭多年摸索养猪经验现有成熟技术,在多次猪瘟来袭时,他的养殖业没有受到影响。他凭借勤劳双手,养育三个子女,新建三层的'楼房,得到了全村的老百姓尊重和钦佩。
残疾人事迹材料 篇8
初见,感觉他是一个非常干练踏实的汉子,但是,让人很难想到的是,眼前这个在石家庄将化工生意做得十分红火的老板竟然是个残疾人。而的的确确,就是这个,用他残缺的身躯为八旬老母和妻儿撑起了一个家,用坚忍不拔的毅力打拼下一个属于自己的事业,用自己博爱之心赢得了人们的广泛赞誉……
身残志坚再苦也要干事业
x1968年出生,一岁时因患上了小儿麻痹症,最终落下了右下肢的终身残疾。而从懂事起,他就从别人异样的目光里,过早地体会到了命运的不公,但同时也磨练了他不服输的个性。
18岁中学毕业前夕,看着年事已高的父母依旧每日早晚操劳,决定放弃学业挑起家里的重担。他显示在一个村里当起了装卸工,装卸沙土、砖块,这种工作连正常人都会觉得又苦又累的,刚刚走出校门的他,双手很快就磨出了许多血泡,每天都累得腰酸背痛,一回到家就只想躺在床上,什么也不想干。
可第二天,他看到父母疲惫的身影时,咬咬牙又走出家门。就这样他坚持了一年多。1993年又在一个村办搪瓷厂当起了工人,后来调到了业务科跑业务。在这段时间里,从大江南北到长城内外,他去了很多地方,也饱尝了许多的酸甜苦辣。同时,他也看到了改革开放后,国家翻天覆地的变化,很受触动,于是,决定尝试自己创业,创办一个属于自己的公司。
一再创业十几万元“打了水漂”
1994年,不顾家人的反对,毅然辞去了令许多人羡慕的业务工作,在所有人诧异的眼神和冷嘲热讽中开始了第一次艰难的创业。在广安街市场,他租下摊位搞海鲜批发,因为没有经验赔光了近万元的本钱。那段时间,家人的责怪和不理解,使他很痛苦。第一次创业失败的他去了印刷厂跑业务,每天骑着破自行车起早贪黑地往返于正定和石家庄的路上。
随着阅历的增加,心中的创业热情又高涨了起来,又开始筹备创业的事情。没有资金,他就从亲朋好友手里借来了十几万,于1997年筹建了物资供应站。然而命运又一次捉弄了他,毫无经验的他被人骗了,十几万元转眼间打了水漂。外面还欠下了很多外债,要账的人整天赖在家里不走,弄得家无宁日。为了还上创业所欠的外债,贤惠的妻子罗菊英就用自己当村医院护士的每月几百元工资,除了用于老母亲每月必须服用的药和家庭开支外全部还了债。“那段时间,简直是我人生的最低谷,自信心严重受挫!”自己总结道。
自强不息创业终成功
两次创业的伤痛时刻刺痛着心,然而埋藏在他心底的梦并没有破灭。20xx年,当他把重新创业的想法跟家人一说,自然立刻遭到了家人的强烈反对,妻子甚至以离婚相威胁。然而,他不相信命运,只相信自己。说:“别人能做到的,我也一定能行,我不比别人差!”就这样,倔强的他擦干眼泪,拖着残缺疲惫的身躯又一次奔波在创业的征程上。
20xx年,决定成立一个工贸公司主要经营化工生意。项目考察、公司占地、人员手续都有了头绪,可是资金又遇到了困难,他找到了多年来一直支持他的表哥,谈了自己的想法后,通情达理的表哥很快帮他从朋友那里筹措到了20万元,他自己又从朋友那里筹集了一些,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里,工贸公司开业了。从此以后,x日夜吃住在公司里,凭借着诚信经营的理念,他很快打开了自己的产品销路。他总结之前的失败教训,精打细算,诚信经营,理性管理,和许多客户建立了良好的业务关系,并取得了国内多家优质化工产品的代理权,公司当年就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两个事业一起抓
规矩做人,踏实做事,良好的信誉必然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慢慢地,还清了所有债务,然而,下一步自己做什么,怎么做呢?在常人看来,扩大企业经营是第一位的,而却决定用自己的一颗感恩之心来回报亲人,回报社会。
20xx年由于热心帮助残疾人朋友,被石家庄南高营镇残联指派为南高营村残疾人联络员,负责村内100余名残疾人的各项工作。这个工作其实没有任何报酬,完全是义务的。由于之前没有任何资料和信息可用,工作量非常大。和各种各样的残疾人打交道,是个费力不讨好的差事,可是他却看得比公司业务还重要。由于村子比较大,住得比较散,自己行动也不方便,工作非常困难。为了方便联系,他做了联系卡发放到每个残疾人手里,并给每个人做了档案……出色的工作年年受到残联表彰。
一方面是事业顺风顺水,一方面爱心事业也是处处开花,20__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捐款20__多元;20__年全国助残日前,康建中慷慨解囊自费组织了由南高营村残疾人和河北东化化工公司共100多名残疾人参加的游园活动;为沧州重病村妇倪玉艳捐款1000元……
残疾人事迹材料 篇9
张,男,汉族。1972年6月21日出生,初中文化,家住安徽省宣城市郎溪县涛城镇黄墅村涂湾组,现任黄墅村残疾人协理员。 1990年,初中毕业的张为改变家庭生活窘境当上了木工学徒。他勤奋好学,刻苦钻研,虚心向师父求教,终于换来了一手好木工手艺,从此,开始从事木工行业,起早贪黑,吃苦耐劳,一干就是十几年。凭着精湛的手艺,他的生活越来越红火。
正当张意气风发地梦想干一番事业的时候,命运跟他开了一次不小的玩笑。20__年的一天,在电刨床上制作木地板时,电刨无情地将他的左手五指全部切断,致使左手残疾。从此,张与木工手艺活断了缘。
面对突如其来的打击,他迷茫过,消极过,可是最终他选择了勇敢面对这一切,重新树立起生活的信心。在参加了县残联举办的特种水产养殖培训班后,他瞄准了甲鱼养殖产业,20__年元月,张与邻村(凤河村大义组)村民赖正兵取得联系,盖起了甲鱼棚,当年建棚投入资金33万元,从事甲鱼养殖。当时,环境很艰苦,一是缺资金,这笔不小的资金全是从亲朋好友处借来的;二是缺技术,当时张在甲鱼养殖领域还是一个“门外汉”,他想尽一切办法克服技术上的重重困难,凭着虚心求学、大胆创新的精神,在翌年元月初见成效,不但收回了所有投入成本,还略有利润,得到了回报。尝到甜头的张干劲更足了,随着不停的摸索和经验的积累,他的养殖技术不断提高,养殖规模也不断扩大,效益越来越显著,仅20__年一年就获取纯利20万元。
张靠着自己自强自立和努力拼搏改变了自己的命运,开拓了一番新的事业。可是看着周围的村民特别是残疾人生活依然十分贫困,张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忠厚实在的他有一股闯劲和干劲,更有一颗乐于助人的心,他脑海中萌生了一个想法,就是要用自己的能力和技术带动周围村民,扶持当地贫困残疾人发展甲鱼养殖共同致富。他的想法得到了当地政府和县残联的支持,如今,在他的带动下,当地已经有了12家甲鱼养殖户,其他养殖户有情况、有问题找他时,他毫无保留地给予免费技术指导,帮助他人。他还在百忙中抽出时间到12家甲鱼养殖户家里义务巡回指导,在他的影响下,12家甲鱼养殖户的养殖技术得到提高,并成立了甲鱼养殖协会,走上勤劳致富之路。
残疾人本身就特别需要他人和社会的关爱,而张却做到了去关爱别人。从20__年任黄墅村残疾人协理员以来,在发展甲鱼养殖的同时更是扑下身子一心一意为残疾人服务,受到大家的一致好评。他工作求真务实、勤奋努力、刻苦钻研,加强自身业务学习,不断提高自己,于20__年荣获郎溪县优秀残疾人协助理员称号,并在20__年涛城镇残代会上被推选为肢体残疾人协会主席。
有理想、有目标,才能有未来。张计划于20__年再造一个甲鱼棚,总投资40万元左右,在扩大甲鱼养殖生产规模的同时,打造一个残疾人就业实训基地,更好地为当地残疾人服务。
残疾人事迹材料 篇10
残疾人,男,1975年7月2日出生,汉族,农民,黑龙江省虎林市人,现虎林市虎头镇虎头村,初中文化,儿麻肢体残疾人。自强不息,残疾人自主创业典型带头人。
通过鸡西市虎林市残联近年来组织的培训班、京东基层销售代理等就业创业过程中,发现他现居住的虎头镇地处相对偏远基层物流送达不便,其中存在商机,适合发展电商物流业务,把想法告诉了虎林市残联。经过残联工作人员进行行业背景调查与前景分析后联合虎林市多个快递公司商议,设立虎头镇快递驿站,20xx年驿站成立,通过自强不息的经营效益良好。
由于身为残疾人,在日常快递的收发工作中,难免遇到一些不便,虎林市残联看到这种情况后,帮助联系了一些兼职工作人员,解决了快递的收发问题,以及一些大件快递的配送问题。在一次次的物流工作中,深知只有对虎头镇各个地区的地理情况甚至于每家每户的具体地址都熟记于心,才能做到第一时间将顾客的快递送到手中,让顾客满意。卧室里,总是放着一本小册子,上面密密麻麻的'写着许多经常发件顾客的具体地址以及他们的联系方式,对于一些顾客委托代为签收的快递,也会认认真真的核查快递情况,确认快递没有受到任何损害时,拍好签收视频,将其保存在店内。
正是因为在日常每一项看似普通的工作内容中都有着一丝不苟的精神,尽管在残疾人自主创业中出现了诸多困难,也都被一一克服,物流“零距离”日订单到货发货近500余件,驿站门庭若市,人流不断。市电视台了解到情况后,播放了他的创业事迹。成了远近闻名的名人和残疾人自主创业的典范人物。
残疾人事迹材料 篇11
,一位残疾人士,67岁退休老党员在防疫战打响之初主动请缨,加入志愿者防疫队伍。丈夫两年前因病去世,她儿子也是皇经社区网格员,抗疫期间,她和儿子都奔赴在抗疫第一线。
热心的邓奶奶平时主动照顾金象嘉园D区高龄老人,开展生活帮扶、陪伴谈心,是院坝里面的热心人士,一直照顾83岁孤寡独居老人黄加珍长达10余年,收拾家务、拖地、洗衣服、购买生活用品……衣食住行细致入微,参与防控志愿服务期间也不例外,特别是气候变化,都会第一时间到黄加珍家里嘘寒问暖,帮助增减衣服,生病了更是到医院照顾。
邓奶奶每天为小区居家观察人员开展购买日用品等生活服务,更是从大年初二至今坚守小区大门防控点位登记、量体温、劝导,入户排查,每晚开展防控工作到深夜九点以后。这,就是每天的生活。截止今日,连续服务时长达372小时,张贴宣传单600余份,入户核查200余户500人,邓奶奶作为一名残疾,67岁老人,坚持这样的奉献需付出比常人更大的艰辛。
邓奶奶有位年仅9岁从小跟她长大的孙子,感情深厚,这段时间以来,因为奶奶和爸爸都早出晚归,他们已经很久未见了,有一天好不容易在小区大门口见到奶奶,就紧紧的抱着不放,出于安全着想,奶奶“狠心”地将他劝回家去。社区工作人员看在眼里,曾多次劝她回家休息,她总是笑着说她没事,她不累,她是一名共产党员。就这样,邓奶奶的身影从大年初二开始一直忙碌在小区的每一个角落,不曾间断。瘦小却伟岸,默默而坚定。
这就是我们的党员精神,这就是负重前行的战士,这就是一位高龄残疾党员志愿者的最美逆行之路。登录中国残疾人就业创业网络服务平台(中国残疾人联合会推出的面向全国残疾人提供就业创业服务的互联网服务平台)了解更多的残疾人招聘、就业创业信息哦。
残疾人事迹材料 篇12
每天中心一开门,就有患颈椎病的、患腰椎间盘突出的人跨进门来,连一名韩国客商也屡次前来求医,着实给这个小小的诊所带来了名声。
9岁那年,戴突然双目失明,从此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永远在那双幼稚清纯的瞳孔里定格。他还是个充满梦想的孩子啊!命运无情的打击给他和家人带来的痛苦,是永远都无法用笔墨来形容的啊。
在命运面前,是顺从,还是抗争?戴不想低头,不想成为父母的累赘。他被家里安排到南昌盲校学习。8年一晃就过去,他勤学苦练,掌握了推拿按摩的手艺,回到了德安。
盲人按摩中心开张了,戴也感到自己空无影像的世界丰富起来,生活变得有意义了。当人们解除了病痛,离开诊所前夸着他手上工夫好时,是他最高兴的时候。
从小就经历了那么一场磨难,使戴内心充满了同情和善良。遇到前来救治的是残疾人或家境困难的人,他就主动减免治疗费用。从前年5月开张到现在,已为困难患者减免治疗费多元。
一天,一个被骨质增生困扰多年的农村盲人来到诊所。戴一听到对方也是盲人,倍添同情和怜悯,热情地拉着他坐下,为他治病。一星期后,患者病痛消失了,戴把他送出门,分文未收。去年,有个叫杨洋的小孩子,只有半岁,不幸患上了先天性斜颈,四处治疗空无效果,戴为孩子做了6次按摩治疗,先天性斜颈竟神奇地痊愈了。
现在,为了带动残疾人就业,戴正毫不保留地将自己学到的按摩技术教给别人,陈玉英、李宗春、王德华等6名盲人从他这里学到技术后,纷纷开起了自己的按摩中心。
有人问:你把技术传给了别人,就不怕砸了自己的饭碗?戴说:有饭大家一起吃。我一个盲人,还能给社会作点贡献,活得真有意义,太使人高兴了!
残疾人事迹材料 篇13
自20xx年9月以来,有一个人一直在贵港市覃塘区黄练镇默默从事残疾人工作,他就是。是一名肢体残疾人,在工作中,他怀着强烈的责任感和满腔的爱心,为辖区残疾人朋友服务。在上级党委政府的领导和城区残联的指导下,黄练镇的残联工作每年都列覃塘区前茅。
刻苦学习,努力成为残疾人事业的宣传者和政策的执行者
作为一名基层残疾人工作者,刻苦学习研究党和政府关于残疾人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法规,认真履行职责,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努力维护好残疾人的合法权益。他能熟知各项惠残政策,精准找到符合条件的实施对象,不打擦边球、不优亲厚友,始终坚持公平、公正、公开地开展工作,赢得了群众的广泛好评。
充分利用全国助残日、入村服务等有利契机,重点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条例》《残疾人证办理流程》,让残疾人自强自力,依法维权。每年全国助残日,他都积极参与城区的助残宣传活动,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传播党的好政策,赢得了群众的理解和支持。
建立残疾人信心,努力做好残疾人的知心人
自入职以来,通过入户走访残疾人家庭,与残疾人朋友谈心,了解他们生活工作状况、心理状况,倾听他们的心声。镇上的视力残疾人颜志荣,吹笛子有一手,但很自卑,不愿与人接触,不敢轻易出门,怕别人嘲笑。得知后,多次和他谈心,鼓励他发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奋发自强,靠勤劳改变生活,最终他鼓起勇气报名参加了残疾人曲艺比赛,并获得了优秀奖。后来,颜志荣又参加盲人按摩培训,掌握了一门养家致富的技术。
因人施策,帮助残疾人解困
作为残疾人的“家人”“朋友”,最了解残疾人的需要。他通过组织实施各项帮扶项目,解决了残疾人大量的实际困难,赢得了广大残疾人朋友的信任。60多岁的肢体残疾人黄日强与儿子相依为命,儿子黄英海是一个肢体重度残疾人,家庭没有经济来源,依靠低保过日子,住的是D级危房。在走访中了解到这种情况后,多次与各部门协调与沟通,积极为他申请到了危房改造指标、残疾人无障改造指标,帮助他儿子申请托养补助,有效地缓解了家庭经济困难。镇上的肢体残疾人董海森,他本人想开个灯饰店,苦于没有启动资金,在积极帮助下,申请到了城区残疾人创业补助资金,终于把店开起来了,一家人过上了好日子。
脱贫攻坚战贡献力量,打赢扶贫攻坚战
精准扶贫为贫困残疾人脱贫带来了机遇。坚持加强扶贫政策学习,不断地积累经验,结合扶贫政策,积极动员残疾人参加技能培训,努力为残疾人争取政策扶持。新何村肢体三级残疾人何可敬通过技能培训,掌握了一套种养技术,种植了25亩沃柑,还套种南瓜、西瓜等。还为他申请了“党员扶残温暖同行”项目补助,今年何可敬的沃柑喜获丰收,纯收入有4万多元。
积极宣传,推进康复工作
深入村屯,走访残疾人,了解残疾程度以及适宜的康复项目,鼓励残疾人积极参与基本康复服务,积极通过辅助适配、基本康复改变现状,减轻残疾程度,获得生活和劳动能力。他利用自己在残联工作的优势,及时掌握信息,充分利用精准康复政策,在他的引导和鼓励下,许多残疾人摆脱自卑阴影,重获生活信心,主动到定点康复机构享受康复服务。在几年的帮助和支持下,共有183名残疾人接受了基本康复服务,11名残疾儿童得到康复训练。
配合开展上门免费办证活动,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
20xx年,覃塘区共开展5次建档立卡贫困残疾人上门免费办证活动。为保障评残工作有序高效进行,主动配合城区残联为残疾人提供“一站式”办证服务,耐心细致地为残疾人解答疑问,对不符合残疾标准的.申请人给予耐心解释。当年,他共帮助84名建档立卡贫困残疾人办理残疾人证,为黄练镇贫困残疾人解决实际困难。
以自己贴心的行动,为残疾人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赢得了残疾人的尊重,社会的认可。他把残疾人当成自己的亲人,以残疾人满意不满意作为检验工作好与坏的唯一标准,把维护好残疾人的切身利益作为开展工作的首要前提和基本依据,真正为广大残疾人做好服务工作。
残疾人事迹材料 篇14
,女,汉族,1985年12月生人,中共党员,毕业于邢台学院,20__年8月参加工作,董振堂事迹陈列馆讲解员,肢体三级残疾人。
1、身残志坚, 积极面对新的生活
20__年5月的一场意外车祸使她身受重伤,右腿高位截肢,经过大大小小十余次的手术才保住了性命。在身体恢复生活可以自理后,她坚持回到工作岗位,十余年来如一日,团结同志、认真学习,吃苦耐劳、扎实工作,乐观向上、积极面对生活,负责办公室档案管理、对外宣传报道等工作,积极参加单位组织的学习以及各项活动,始终坚持“讲好党的故事、董振堂将军的英雄故事”为己任,传承红色基因,让人们从中汲取奋进向上的`力量,被新河县妇联评为“20__年度新河县三八红旗手”,20__年5月荣获邢台市第四届残疾人职业技能竞赛“文本处理”第六名荣誉证书,20__年被邢台市社科联评为“20__年度社科工作先进个人”。
2、自强自立,深情宣讲英雄故事
她克服身体行动的困难,穿上假肢展现出自己最好的状态,走进陈列馆展厅为前来参观的游客们讲述党的光辉历史和董振堂将军的英雄事迹,并积极参加上级部门组织举办的各项活动和比赛。在邢台市重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讲解员巡讲活动中为邢台市开发区思源实验学校和邢台市第七中学的同学们带去配乐诗朗诵《站在新河县歌唱伟大的祖国》,展示新中国继往开来、繁荣富强的发展历史,歌颂董振堂将军不畏牺牲的革命精神,赢得大家的阵阵掌声;在“红色邢襄 英雄赞歌——20__‘抗大杯’邢台红色故事大赛”中讲述董振堂将军在甘肃高台壮烈牺牲的故事——《高台血战的慷慨悲歌》,荣获首届“抗大杯”邢台红色故事大赛专业组二等奖;20__年12月在新河县教育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局、新河县妇女联合会联合举办的“诵读不朽篇章 奋进新时代——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6周年”活动中,被评为“优秀诵读者”;20__年参加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河北省红色旅游协会举办的“百年辉煌 红动河北”百集红色故事展播活动,撰写录制红色音频故事《重温战友革命情:毛毯的故事》被评选为河北省优秀红色故事在红色河北网站展播,并被河北省委党史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推荐到学习强国平台展播。
3、吃苦耐劳,敬业奉献全部力量
在新冠疫情防控工作中,她负责公园小区居民排查工作以及疫情相关报表工作,录制抗击疫情诗朗诵音频《我们一直在行动》鼓励大家做好防护、抗击疫情;担任副主编参与了《红军名将董振堂》图册和《坚决革命的同志董振堂》宣传页的编撰出版,担任编辑在本馆微信公众号、网站发布新闻资讯300余篇,在今年党史教育活动中完成100期节目的编辑宣传,使本馆微信公众号百期展播栏目完美收官,向建党百年献礼,为“弘扬振堂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做出突出贡献。
残疾人事迹材料 篇15
她叫朱。今年47岁,梅河口市兴华镇东兴村人。从小患有小儿麻痹,导致肢体残疾。1995年创办幼儿园,至今从事幼儿教育十五年。但是身边很少有人管她叫园长,大家都会亲切地称呼她“三婶”或者“大班老师”。
“我觉得这个称号很适合我,因为我就是在农村带孩子的一名老师。”从事教育这么多年,她真正了解农村孩子上学特别不容易,而且对于一些特殊的家庭来讲更难,这与朱经历是有关的。
她因为家庭经济困难,95年高中毕业以后就没有继续上学。当时高考志愿报的是长春中医学院,她带着录取通知书兴奋地去报到了。因为身体残疾不能参加军训,在这个期间校长就找她谈话了,告诉她费用不够还差钱,然后她就回家取钱。爷爷语重心长地说:“如果你要是上学,咱们家就都得背口袋要饭去”。听了这句话,当时朱心里挺不好受的,然后她就上学校跟老师办理退学。她不舍的选择了退学,当晚偷偷地哭了一宿。那时候她就想:“农村孩子一定要上学,而且要有书读,能读得起书”。
“那时候倒是没有什么宏大的愿望,就寻思自己没念够书,现在也没念够,如果有机会我还得去念书。”
结婚以后家庭也挺困难的,然后就和丈夫一起耕种。种地,农活其实真挺累的。累死人,特别是对于身体残疾的人。有一次偶然间她看到,因为她要带自己的孩子去种地,她家孩子当时也在地里吃在地里睡,那时候没有人给看孩子,家里没有老人。当时她就发现一个现象,其他家孩子也是都带到地里去,挺不容易的,她觉得这些孩子太苦了。
”我觉得这些孩子太不容易了,然后我和丈夫商量,我们办一个学前班吧。至少能解决一部分家长,省得把孩子带到农田里去,让孩子遭罪,我丈夫当时说也行,但是没有人帮我干活。我告诉他,到时候找人给你帮忙。”就这样她从姐姐那简单拉了五套桌椅,开始了她仅有“五个孩子”的幼儿园生活。
那时候,她家邻居有一个大哥,他对朱讲:“你们家孩子带的挺好,我就想把孩子送你跟前去。”朱心里清楚,这是一份信任,必须沿着这个信任的脚步去走,她就是这样想的。五个孩子,有两个特别小的,地背着的;她中午要管孩子的饭,做饭时要背着一个孩子,让其他孩子在墙角排队唱歌,她给孩子们做饭。那时候,无论她吃什么,给孩子们的一定更好的。“那时,也没有什么检验标准呀,或者说是怎么样。但是,自己心里头,良心就是标准。”
她们家现在的习惯还是总吃幼儿园的剩饭剩菜,但是幼儿园的孩子从她办园之日起到现在,没有让孩子吃过一粒剩饭、一口剩汤。她现在也耕种,耕种的目的是什么,就是让孩子吃放心的粮食。老师在她的带动下,午休时也跟她去锄草,一部分老师看孩子,确保孩子能吃上放心的米和放心的菜。
“那时,我就想我本身是残疾人,其实在某种程度确实挺自卑,但是在大伙眼里,我还是一个挺乐观的人。那时我就想,我为什么失学,是因为家庭困难,孩子多,父母是地地道道的农民。我给自己立的规则就是,残疾人家孩子我免学费、免书费、免餐费,从入园开始我一分钱都不收,一直到全程毕业。”困难的孩子,她从来不要凭证,就是乡亲们觉得这个孩子困难,或者是父母自己有诉求。真正了解情况后,也是全程免书费和早餐费。
在农忙的时候,家长一早晨没等朱起来的时候,就把孩子送去了,孩子没吃饭,她就给做饭。“米是我自己家的,菜是自己家的,我一天早上顶多就搭个工,我自己起来做。而且全程是免费的。”
20xx年村部搬迁,她把旧村部买下来,维修扩建成校舍。她给孩子的教育是从心灵上的教育,从小培养他们优秀的品质,树立自信力,让孩子学会感恩,懂得尊重。
环境好了,四周的孩子就都来了。但她自己家没有校车,都是学校的校车给拉孩子。家长渐渐的认可,远道的也想来学习,她就把孩子接家来,在家住,吃穿住一直陪同。这样坚持了半年,她感动了校车司机,校车司机说我给你拉孩子。
村里的孩子,正常一个上学200元钱,她始终秉持一个原则,有钱没钱都上学。“我从来没有跟哪个家长要过学费。我就想他有钱,他自然就会给我了,没有我就不要了。”
最近一两年她发现了一个问题,农村留守儿童虽然生活条件好了,吃穿不愁了,教育有保障了。但他们在思想上,留守儿童就有一种孤单。他们没有父母的陪伴,有一种母爱和父爱的缺失。
20xx年东兴村把这项工作交给朱,由她担任留守儿童辅导老师。交给她后,她认认真真地去做,孩子们无论是在学习上,还是在生活上她都和他们聊天。“他们绝大部分都是我的学生,现在有的都叫我奶奶了。从大班老师到奶奶,我就为这个称呼,我也会一直坚持的走下去。大家见到你能笑脸相迎,说哎呀这个孩子不错,老年人说这个孩子不错,相当不错了啊。我就觉得自己嘴角就上扬了,我就满意了。”
在她们园里孩子没有丑俊贫富之分,孩子的大小便朱有时都会亲自来帮孩子处理。以前还不像现在耕种实现机械化了,农民都晚上七八点钟才能从地里头回来。孩子放学早就在她家先睡一觉,然后裹个被子,再往家抱。
最初爱人也不支持她,”担风险,不挣钱,万一有一个磕磕碰碰的,你怎么办呀,这是当年爱人对她说的原话。”现在爱人和儿子都十分支持她。20xx年她问儿子,“我想要翻新校舍,儿子告诉我,钱都是你挣的,妈你想怎么做就怎么做。”
在办学的同时,朱从不忘记学习,20xx年顺利通过成人高考取得学前教育大专毕业证。20xx年朱光荣入党,在疫情期间,孩子不能开学,她和老师们利用网课义务为孩子们进行辅导。
抗疫期间,她作为党员,主动冲锋上前,包保了十户家庭。
“其实我这一路走来,也是一直遇到好人,也在帮我,要不也走不到今天。就是因为社会上更多的富有爱心的人都帮助我,我也要用心回馈给乡亲们和大家。”
在记者采访结束后,朱和残疾人贾利国还赶往海龙镇看望资助一年的残疾人家庭中的孩子。
残疾人事迹材料 篇16
谷,女,汉族,高中文化程度。生于1965年11月,1983年参加工作,199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相继在长江重庆航道局丰都处白沙坡信号台、新生信号台和信号台作信号员、信号台台长,现任信号台台长。谷在近20年的信号生涯中,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行轮服务的宗旨,恪尽职守,兢兢业业,服务行轮,奉献社会,为行轮的安全和长江航道的畅通做出了贡献。
一、锤炼意志的四年
1983年,谷怀着憧憬和梦想,顶替父亲来到了长江重庆航道局丰都处白沙坡信号台,成为川江航道一名信号工。偏僻的环境,单调的工作,拉信号、买米、买煤、挑水、煮饭一下就将她的梦想击得粉碎。原以为信号工很浪漫的她从憧憬中回到现实,面对的是比常人更多的障碍和困难,自幼患上小儿麻痹症使她行走不便,常人担一挑水约需20分钟,而她担半挑水就需1小时,买一次米几乎要耗去5个小时。生活的不便,个别人的冷嘲热讽,常使她夜不能寐,每当夜深人静时,她反复地问着自己:“我的选择对吗?残疾人能干好信号工作吗?”在彷徨和犹豫之时,张海迪、吴运铎、保尔柯察金的形象又浮现在眼前。“不行,绝不能让人瞧不起,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做生活的强者!”她在心里发着誓。战胜自我的谷,象换了个人似的,工作上她虚心向老师傅请教,向书本学习,很快就熟悉了信号工作。为了给行轮提供优质的服务,她仔细琢磨,细心观察辖区航道水流、态势、过往船舶吨位、航速,测算出各类船舶通过控制河段的时间,准确、及时地指挥着行轮安全通过控制河段,赢得了行轮的好评。生活上她深知自己是残疾人,要适应信号工作的生活,就必须付出比常人更多的劳动,为了不影响工作,她常常利用休假或空闲时间备好一段时间的生活用品。挑水,一次不行,就多挑几次,电瓶拿多了走不动,就提几个走几十米,又再返回提几个,往返数十次。白沙坡4年的信号工作,磨练出她坚强的意志和毅力。
二、爱的奉献
残疾人更需要爱,可是身有残疾的谷却充满了对他人的爱,她十分珍爱与她朝夕相处的姐妹们。虽然她行动不便,为让其他同志能多休息,自己经常冒雨或顶酷热步行到3公里外的邮电所交本台的电话费,同志们都关心地说:“你的脚不方便,以后就不要去了,让我们去吧。”但她执意不肯。台上职工谯怀玉的父亲因病到重庆医治,需谯怀玉随行照料,谷就连续当班一昼夜。女工熊德荣怀孕后,谷数次跛着腿,陪她上医院作妇检。一次意外,怀有身孕的熊德荣险些流产,谷与台上职工主动换下熊德荣,担负起值班任务。一段时间,信号台周围不安全,有的女工深夜值班不敢出值班室发信号和观察航道状况,谷就陪着女工,为她们壮胆,一起出门发信号,观察辖区航道。李胜祥师傅刚来台时,由于炊具等生活用品没带来,她就主动拿出炊具、燃料给他。前年,丰都航道处维修站一女职工遭遇不幸,她带头捐款。社会发动给残疾人捐款,她也积极响应。在谷爱心感召下,台上职工亲如一家,塑造出了“相互关心,相互理解,相互帮助,相互支持”的`“四互”班组团结精神。
三、信号台的领头雁
1994年,谷受组织的委派,来到信号台任台长。经过白沙坡信号台艰苦生活的磨练,新生信号台风风雨雨的洗礼,愈益成熟的谷走马上任后即抓班组的基础建设,先后制定了《信号台管理制度》、《安全组长职责》、《业务学习组长职责》、《交接班制度》、《岗位责任制》等九种规章制度。刚开始时,大家还不习惯,认为条条框框太多,不自在。为了增强班组职工执行规章制度的自觉性。谷多次召开班组学习讨论会,反复耐心地讲解规章制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她常说,规章制度是老一辈航道职工工作实践的经验总结,有的甚至是血的教训换来的。为了规章制度真正入耳、入脑,她组织大家熟读熟记各项规章制度,做到应知应会,并多次就规章制度的落实与职工促膝谈心,沟通思想,交流感情。谷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工作方法终于使班组职工明白了规章制度的重要,大家相互监督,严格按规章制度办事,迄今为止,全台未发生一起违规违纪的事情。川江信号台几乎全是女职工,女同志在一起筋筋绊绊的事较多,轻则影响团结,重则给班组形象和工作带来损害,为了增强班组职工的凝聚力,她倡导“不说小话,不讲空话,不闷在心里”的三不台风,大家有建议当面提,有意见当面说。凡台上职工有意见、闹矛盾她总是找双方谈心,或者开一个工会小组会。消除隔阂,加深理解,个别职工有时对她有意见,谷就虚心听取,主动进行自我批评。在谷带领下,班组人员互相关心,不分彼此,班组成员享受了“家”的温馨,激发了职工爱台,爱岗的真挚情感。为提高服务质量,97年9月,谷与姐妹们一起向行轮作出坚持“文明礼貌用语,提供航道安全情况,信号揭示准确及时”的承诺。为了表明承诺的决心,谷亲自将100多份资料送到行轮,并请行轮予以监督。同时,她与全台职工想行轮所想,急行轮所急,行轮驶入控制河段后,主动、及时、准确地介绍辖区河段的船舶动态,雾情状况,辅助行轮安全航行。97年4月“彩虹”号客轮在螃蟹碛搁浅,情况十分危急,听到呼救后,谷迅速报告港监部门并通知渝道1262艇施救,使该轮转危为安,轮方非常感动。94年以来,她所在的信号台指挥行轮近10万艘次,无一错、迟、漏挂,正常率达100%,行轮满意率高达97%。信号台被行轮誉为“水上窗口、文明使者”。
残疾人事迹材料 篇17
是唐三营镇残联理事长。20年来,始终勤奋敬业,履职尽责,做好镇内各类残疾人的`服务保障工作,受到当地政府及各村群众赞誉。
她与镇民政事务办人员对所辖镇持证残疾病人进行深入摸底,了解到共有持证残疾病人1110余名,其中以1至2级患者为数最多。她心怀大爱,以让残疾人能体面生活为追求,实行精准扶助。辖区内重度残疾476名,有451人被纳入低保,办理了护理和生活补帖;为6人申请办理无障碍设施改造资金,为列入贫困户家庭的残疾人申请赠送了轮椅、手杖、拐杖等。在重大节日,及时为困难残疾人发放米、面、油等生活用品,用真情实意送温暖。对有病无证人员通过镇村会议、发放宣传单、明白卡等方式,帮助了解政策,指导办理 证件手续,对患精神和肢体残疾人员主动申请上级有关部门来镇和残疾人家里进行集中评残,实现了全镇残疾人员对政策宣传、待遇救助落实等项的无死角、全履盖。
残疾人事迹材料 篇18
陈巧娟被区残联聘用上岗一年多以来,热爱社区残疾人专职委员这一平凡的工作岗位,工作踏实肯干、任劳任怨,她仅被聘用上岗一年多,凭一股满腔的工作热情和无私的奉献,就深得社区残疾人的'赞誉。其主要先进事迹如下:
一、心系社区贫困残疾人,积极为有需要帮助的残疾人排难解忧。
她所服务的非健全人、街坊朋友都“察其行而信其言”。她自被聘用上岗以来,工作期间我与各社区残联兼职人员入户走访多名残疾人家庭。南岗社区52户、沙步39户、省电力一局社区53户等,了解陈邦俊、张春明、秦镜辉、秦锦萍、秦伟健等残疾人和家属的心声。对年龄大行动不方便,有重残补助的残疾人员实行上门发送重残补助金。并在4、5月期间与精防医生走访摸查南岗社区精神残人员,实行每户走访了解情况。在走访期间宣传残联各项优惠措施,动员残联人开展自我教育,倡导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精神。
二、工作踏实肯干,腿勤、手勤,用心服务残疾人。
作为一名社区残协专职委员,陈巧娟能够牢记自己的工作职责,不能象机关企事业单位的一名普通文员一样,常呆在办公室打打字,接接电话等类的勤杂事务完成好就称职了。她能做到腿勤、手勤,是因为街残联、居委民政组和社区各小区都有她的办公桌,对处动态中的残疾人及其家庭的基本情况,要掌握了解得确切真实,若欠缺实时的上门走访是不可能做好的。一年多以来,她对街辖残疾人基本情况的台账共修改堪对过多个数据;为居委会民政组资料收集、整理派发粮油及其他救济物资等共有50多个工作日。
残疾人事迹材料 篇19
吃水不忘挖井人,望着眼前丰收的庄稼,建平乡村民宫振平说:“我们能有今年的大丰收,要感谢,他虽然是个残疾人,可他打井非常讲信誉,讲质量,为我们打出了一口口好井,让我们的庄稼旱涝保收。这是镇赉县农民对创业成果的赞予和肯定。
没错,是镇赉县镇赉镇一名残疾人,但是他身残志不残,10几年来,他靠着坚强的毅力,不等不靠的精神,敢于开拓的勇气,走出了一条坎坷的创业之路。
出生在山东省博兴县曹王镇一个偏远的农村,小时候,家里很穷,全家只靠父亲做一些手工编织品卖些钱维生。但他从小聪明玲利,也格外懂事,父亲干活时,他总是帮这帮那,不知不觉,也学会了手工编织这门手艺。
18岁那年,为了改变家里贫困的状况,给父母减轻一些负担,他只身一人闯关东来到了镇赉。当时,正赶上镇赉县柳编厂招收技术工人,他自然被聘用了,从此,他成了柳编厂的一名正式工人。有了工作,他格外珍惜。在厂里他加倍工作,肯吃苦爱专研,很快成了厂里的技术能手,很得领导的赏识。在厂里的几年,他干过销售,跑过采买,又当过技术员,然而,正当他要大显身手的时候,命运让他面临了一场严峻的考验。
1990年企业改制,他和妻子双双下岗。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打击,他不但没有向困难屈服,而是用玩强的毅力面对不幸,迎接新生活的挑战。下岗后,他自谋出路,凭着自已在厂多年的工作经验,1991年,他干起了建材销售,而且一干就是8年,虽然没有太多的收入,但也能维持一家人的生活。
然而,生命的历程中,有阳光相伴,也有阴云密布,有一帆风顺,也有步履坎坷,有欢声笑语,也有以泪洗面。谁料天有不测风云,1999年,也许是多年的劳累奔波,他患上了双侧无菌性骨股头坏死,瘫在了床上,病痛时,他这个七尺男儿竞被折磨得号淘大哭。为了给他治病,妻子领他去过长春、北京等地各大医院,这次他花掉了家里全部积蓄,真可谓倾家荡产。两个孩子上学眼泪汪汪地管他要学费,他都无处去张罗,甚至连5角钱一斤的波菜都不敢买。面对生活的窘况和病残的躯体,他真的想一死了之。但是,妻子的鼓励,亲友的劝导,让他顿悟生命的可贵。生来倔强的他认为:“没有过不去的山,没有迈不过去的坎儿,过去我可以做的,以后仍然可以,我虽然残疾了,也一定要比别人强。”
20xx年,在残联和亲友的帮扶下,他借了1万多元,又干起了老本行。自已站不起来,他就让妻子用自行车把他推到商店,躺在床上卖货。客人来买货,都是自已到柜台里去拿,然后,算好钱再交给他。这样干了一年,年末他争了1600元钱,夫妻俩高兴的不得了,盘算着用这点钱好好地过个年。可他们万万没有想到,他们辛辛苦苦争的1600元钱却突然有一天不翼而飞,趁他们不备,小偷把钱偷走了,过年的钱没有了,夫妻俩的心情暗淡到了极点,俩人抱头痛哭。然而,一时的打击似乎让头脑更加清醒了。他说:“钱是没有了,但志气不能没有”。
随着做建材生意的人越来越多,他的建材生意维持不下去了,生活到的举步维艰的境地,他不得不另求生路。
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到农村看到农民都靠机井种地灌地,灵机一动,毅然决定办个打井队。但是,当时全县还没有一个个体井队,要打井,他即没资金,又没设备,也没有经验,能行吗?可只要他认准的就一定要干下去。此时,亲戚朋友们也并没有袖手旁观,帮他在银行贷了13万元,购置了一台打井设备和2台小四轮拖拉机,还安置了6名下岗职工。从此,他一瘸一拐地带着自已这个打井队,不分白天黑夜地穿梭在农村的田间地头,为农民打井。刚开始,由于不懂技术加之打井设备不行,他连打了10口井,就坏了6口,仅一两个月时间,他就赔了4万多元。但是,天生不服输的他请来了技术员一看,原来是钻机采用正循环行业,对本地的地理结构不适应。于是,他果断决定对钻机进行改造,花2万元对原来正循环作业的钻机改造成了反循环。改造后,他顺利地打出了一口口井。望着汩汩冒出的井水,笑了,笑得那么开心,那是历尽艰辛成功后的喜悦。
残疾人事迹材料 篇20
我叫潘,女,高中学历,30岁,自20__年8月以来一直在社区从事社区残疾人协理员一职。在基层残疾人工作中,我怀着强烈的责任感和满腔的热心、爱心、耐心、诚心,为辖区残疾人服务。在区、街残联的领导下,在社区居委会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在20__-20__年度开展的武汉市创建双十双百活动中,我社区残协被评为武汉市“十佳”社区残疾人协会。取得这样的成绩,作为社区残疾人协理员的我,认真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一、履行职责,做残疾人的“贴心人”
在自己的岗位上履行职责,经常和残疾人朋友谈心,了解他们生活、工作中的困难,成为残疾人的“贴心人”。
工作期间,结合我社区残疾人工作实际,密切联系残疾人,积极动员社会力量,扎扎实实为残疾人办实事、办好事,努力推进残疾人康复、教育、就业、社会保障等各项事业,使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理念不断深入人心,建立了社区残疾人康复服务站,请专职康复医生定期为残疾人做康复指导,三年来,为各类残疾人朋友提供各种针对性康复服务二百余人次,提高了残疾人朋友的健康水平,极大地丰富并方便了他们的日常生活。在残疾人就业、教育工作上成效显著,救助残疾学生和残疾人家庭学生7名,积极协调有关部门落实残疾人各项优惠政策,将符合条件的城镇和农村贫困残疾人纳入农村特困救助和最低生活保障范围:我社区目前有残疾人低保户12户共14人,为他们办理了定额补助;为其中的5名精神残疾人办理了药物补贴并及时发放到位;为3名重度智力残疾人办理了家庭照料托养金且足额发放。100%的重度残疾人全部参加了农村合作医疗或居民医保,在残疾人中开展的书法展、文艺表演等活动,极大地丰富了残疾人的精神文化生活。
我以为一名优秀残疾人工作者:一是要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做好残疾人工作,不断在学先进、比先进和赶先进中找差距、寻不足;二是要把切入点放在切实为残疾人服务上,真心为残疾人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三是要满怀深情到残疾人中去,不断改进工作方式、转变工作作风,倾听残疾朋友的心声。
要为残疾人服好务,首先就要有精湛的业务知识,所以在日常工作中,我刻苦学习,深刻领会党和政府关于残疾人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法规,刻苦钻研业务,认真履行职责,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熟悉和了解国家的有关政策法规:《劳动法》、《合同法》、《婚姻法》、《财产法》、《消防法》等,努力维护好残疾人的合法权益。只有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形成既懂管理又有专业知识的综合服务型的复合型人才,才能为做好残疾人工作提供强有力的保证。其次,要具备较强的综合协调能力,善于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最大限度地整合资源,提高各种条件下解决问题的应变能力和驾驭全局意识。另外,还要增强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具备能说、能写、能协调、能办事的能力。对残疾人朋友的困难,我能够“将心比心”,舍身处地地为他们着想,及时为他们解决一些实际困难,从而得到他们的信任,真正成为他们的“知心人”和“贴心人”。
二、创新工作、无私奉献
作为一名服务于基层的工作者,我最了解残疾人情况,也最关心残疾人疾苦,踏踏实实为残疾人解决大量的实际困难,赢得广大残疾人的信任。我自己作为一名肢体残疾人、一名普通社区工作者、一名为残疾人服务的专职工作者,一直用赤诚的忠心,践行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用强烈的责任心,实现着“让残疾人过上好日子”的承诺;用真诚的爱心,温暖着每一个残疾朋友,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我对残疾朋友始终充满着爱心、细心、耐心和恒心,对残联工作始终充满着真情和激情。我社区重度智力残疾人银辉,生活无法自理且没有经济来源,父亲早逝,仅靠患脑瘤的母亲微薄的退休金生活,又不够资格享受低保,我通过多次与各部门协调与沟通,积极为他办理并发放了智力残疾人家庭托养金,有效地缓解了他家的实际经济困难。所以现在每次见到我,不善言辞的老人总是说:“小潘真好,总是这样关心照顾我们,就像是我的亲女儿一样。”
结合本岗位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我努力做到工作观念新、思路新、做法新,效果显著。讲诚信,言必行、行必果,取信于残疾人。把残疾人满意不满意作为检验工作成绩和效果的尺度和标准,把维护好残疾人的切身利益作为开展工作的首要前提和基本依据,真正为广大残疾人服好务。怀着强烈的责任感和满腔的热心、爱心、耐心、诚心,走家串户,深入每户残疾人家庭开展基层信息调查摸底工作,建立基础数据库,为社区76名残疾人办理了第二代《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并为每名残疾人朋友建立了详细的个人纸质和电子资料,做到一人一档,按残疾类别和等级进行分类管理,还及时走到残疾人朋友中去,掌握第一手具体的情况,及时做到档案的动态更新。
三、架起一道彩虹联系政府与残疾朋友
一方面,我认真学习相关政策和法规,特别是对残疾人朋友有利的各种康复、教育、就业、社会保险等优惠政策,我会拿着上级文件,逐字逐句推敲研究,认真领悟文件精神,再及时宣传到残疾人朋友中去,并为符合条件的人积极办理,让他们享受到国家优惠政策雨露滋润的同时,进一步感受到党和政府对他们的关心和照顾。残疾人事业是一项人道主义事业,工作中,我大力宣传和实践人道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并围绕残疾人的热点和难点问题,落实好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不断创新工作思路,扎实务实地做好为残疾人服务工作,为残疾人铺设“七彩路”,架起“连心桥”。
另一方面,残疾人作为社会上的弱势群体,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因自身原因有着各种各样的不便,容易被正常人歧视。我本人作为一名肢体残疾人,就深有体会:高中毕业后,我从事过很多工作,可是很次时间都不长,90%以上是由于身体的原因。能够在社区工作,我常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感谢党和政府给我这样的工作机会,不再担心他人的冷眼和歧视,同时也可以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帮助身边更多的残疾人朋友。所以我非常珍惜和热爱社区残疾人协理员这份工作,借助社区这个平台,我经常走家串户,与残疾人朋友打成一片,积极宣传各项政策和法规,使各项有利于民的优惠政策能够落到实处。由于经常在社区中走访,对辖区所有残疾人做到数字清、情况明,我能够准确说出辖区80%以上残疾人的具体住址、残疾类别和等级以及其家庭情况。与残疾人本人及家属的沟通交流,我本着“以仁为本”、“以善为先”、“将心比心”的心态,及时了解到他们的实际困难,借助相关政策予以解决。如我社区重度精神残疾人郭琦,22岁,生活基本无法自理,需要长期服药及家人的监督帮助,母亲有炎重妇科病,无法工作,父亲打临工维持一家人生活,现患糖尿病需注射胰岛素控制病情。通过定期与不定期对社区精神残疾人的走访中,我了解到他家的实际生活情况,经过多次积极与相关部门沟通与协调,及时为他家办理了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并相应地办理并发放了定额补助与精神药物补贴。现在每次看到我,郭琦的妈妈总是说:“小潘真是我们的‘及时雨’,好事总是想着我家,把我家情况真是放在心里了。”
其次,主动帮助残疾人朋友排忧解难时,还要当好他们的代言人和调解人,既要及时向上级组织或有关部门反映残疾人的需求和困难,又要像泥瓦匠、中医师、按摩师一样调解好各种矛盾。
最后,作为一个残疾人工作者,所作的一切是那么的平凡而又那么的伟大,只有真正从行动上保持工作的先进性和积极性,只有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踏踏实实地工作,才不辜负领导和广大残疾人对自己的信任,要发挥好桥梁和纽带作用,为社区的残疾人办更多的好事和实事。
总之,要成为残疾人朋友的良师益友,做个合格的协理员,就要结合我社区残疾人的实际,不断总结、积累经验,目前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展望未来,我希望在以后的工作中,能够再接再励,获得更大的成绩。
残疾人事迹材料 篇21
小军,现年50岁,双眼失明,评定为视力一级残疾,系得胜镇农丰村人。
他眼虽失明理想却不盲,一心斗志昂扬奔小康。20xx年、20xx年、20xx年残联免费送到成都、巴中、绵阳等地进行专业的.按摩技术学习培训,获得盲人按摩高级职称。他忠厚诚实,踏实肯干,克服重重困难,钻研按摩技术,心中一直怀揣干事创业热情。
20xx年终于在平昌县政法街社区开起了一家属于自己的盲人按摩店,20xx年又在平昌三江大道开设了第二家盲人按摩店,共安置13人就业人员其中包括7名残疾人。通过多方努力实现了创业梦想,不但自主居家创业,还带动其他人走上就业岗位。近年来,为满足不同顾客的需要,以顾客满意度为己任,不断到省、内外学习和进修按摩推拿技术,让按摩推拿水平得到提升,对同行业来说,他的按摩技术可数一数二,得到了顾客的认可和好评。
残疾人事迹材料 篇22
沈,男,今年39岁,家住慈利县新城区桑木溪村,自幼手因伤致残,他高中毕业后在家务农,但是因手不方便,几乎做不了田里的活儿,那时候他就萌生了做点小买卖的想法。20__年,他开始试着自己创业,开始创业时大多数是赔钱,但是他顽强地坚持了下来,终于在20__年种植杜仲苗成功。有了一定的资金后,沈绍民开始发展种植保健品葛根、水果采摘园。他说:“老天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我不会抱怨社会,虽然我有点残疾,但我想为社会做点贡献,我还要带领村里的群众致富,我要做一个有追求的人,不抱怨,不等待,不乞求,树立坚强的生活信念,去奋斗,去拼搏,去争取,我常常忘了自己是一个残疾人,我不逃避现实,承担责任,人人都可以成为主宰命运的强者”
截止目前,他种植杜仲苗80亩、葛根120亩、草莓采摘园60亩,种植面积从几十亩到现在200亩,目前,他有了一定规模的`种植园、采摘园,事业小有成就,一家三口家庭幸福和睦。日子过得很充实,但他的每一分努力每一分收获都来之不易。
他于20__年当选为该村的党支部,肩上的担子更重了,责任更大了,他常说:“心态好、有信心、吃得起苦很关键,身体的残疾不能成为意志消沉的借口。经过了多次失败和磨练,很庆幸创业的激情还在,失败的时候又坚持了一次,总有一次会成功”20__年由于受的影响,市场行情很不好,家里的主要经济收入来源也受到了很大影响,但是他坚定信心、自强不息,把村里的疫情防控工作和自己的种植业坚持两手抓,还带领村里的群众克服疫情困难通过网络平台打开水果销路,目前,在他的带领下,全村发展水果采摘园200多亩,带领180名群众脱贫致富。
残疾人事迹材料 篇23
庞先生,男,42岁,1974年5月7日出生于陕西省延安市延川县,大专学历,无党派人士。20__年3月和20__年5月荣获延川县“全县自强模范”20__年3月荣获延川县“全县扶残助残先进个人”20__年12月和20__年1月荣获延安市“全市扶残助残先进个人”。
有这样一句名言:“上天给你一个比别人低的起点,是为了让你演出一段绝地反击的精彩故事”。我们的主人公庞先生就是用自己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非常完美的诠释了这句名言。
庞先生出生于在延川县的一个普通工人家庭,他的降临对于这个小家庭来说,是如此的幸福美满。然而,命运却对他开了一个无情的玩笑,1岁时庞先生因发高烧而导致大脑损伤,四肢残疾,语言障碍落下终身残疾,这个突然而来的打击对一个幼小的孩子来说,无疑是晴天霹雳。医生的结论也许对于很多人来说,都让生命中所有的色彩,黯然失色,生活都无法自理,更遑论前途如何了。
在这样的病痛中,庞先生经历了无比心酸的童年,当别的孩子玩闹嬉戏的时候,他只能躺在床上含泪旁观,当别的孩子都到达学龄步入学堂的时候,他却被拒之门外,的痛苦和内心的煎熬让他经历了太多委屈和压力。但是,他没被命运的不公打倒,他如同一个蓄势待发的弹簧一样,所有的压力,都逐渐变成了他前进的动力,他试图改变自己的生活,向命运发起挑战。
一、身残志坚,立志高远
小学毕业后,再没有学校愿意接受他,没关系,他开始了自学,以惊人的毅力自学了初中的全部课程。从古今中外很多伟大的残疾人的经典事迹上,他渐渐明白,不是只有四肢健全的人,才能做出一番事业,他立志,一定要做个对家庭负责,对社会有价值的人!16岁之后,他对知识的渴求和提升自己的欲望愈发强烈。为了自食其力,他先后学习无线电器维修技术、学习钥匙修配技术。虽然通过这些实用技术,他已经能够自食其力,家人无不为之骄傲。但是这却都不是庞先生的志向,他从小被病痛缠身,他内心,是多么想成为一名救死扶伤的医生,让他身上的悲剧,不再重演到身边的人身上。于是他又开始努力学习中医基础理论、并且不断的拜师于县里有名气的老中医。三年的刻苦学习之后,他仍觉得自己所学不系统,理论实践还欠缺很多,于是他从1992年秋季开始,先后报考了安徽省高校科教函授部中医大专班、西安泰英培训学校。历经5年寒窗苦读,如愿以偿的拿到了两个学校的中医大专毕业证书。
二、艰苦创业,妙手仁心
有了很深刻的理论学习,庞先生觉得是梦想转化为现实的时候了。1998年底,庞先生不顾家人的反对和世俗的偏见,在延川县城南开办起了个体“南关二娃门诊”。刚开始,大部分病人只试探着开个处方,不买药。大家对他都是抱着怀疑的态度,甚至有歧视和嘲笑的目光。时间一天天过去,眼看房租、护士工资付不起,药品还是一粒卖不出去,别说盈利,本钱也快赔进去了。他心急如焚,但是本着对梦想的执着和内心强大的自信,他一直在坚守。直到1999年底“南关二娃门诊”逐渐取得了人们的信任,成功的迈出了创业的第一步。在成功创业之后,他从未忘记自己学医的`初心,悬壶济世,治病救人。从1998年医学专业学校毕业办起诊所,至20__年15年期间,庞先生先后为残疾人无偿义诊12000多人次,减免医疗费10万元以上。
三、推己及人,助残为乐
庞先生在生存、经济条件逐渐好转的情况下,他又把精力放在了残疾人康复事业上,他深刻明白,残疾人是多么需要帮助和指引。他一路走来的经历,所有酸甜苦辣,都让他变得对同是残疾的人群,有着非比寻常的同情心。在自己能力逐渐增强的时候,一个声音一直在他心中越来越响亮,“我一定要为残疾人做些事情”!20__年12月底,在他多方努力之下,延安市卫生局批办了“延川县残疾人联合会康复门诊部”,这是全市唯一一家残疾人诊疗康复为一体服务机构。20__年1月1日,同样是在他的努力下,延安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办“延川康健大药房”。他的事业逐渐大了,他对残疾人的帮助也变得更加直接和频繁。
除了物质和经济上对残疾人的帮助,他本人还以“助残日”为契机,边义诊,边宣传,激发民众助残的热情。扶助残疾是一种社会美德,这一美德在庞先生的心里比常人构筑的更有份量。通过助残日的义诊宣传活动,激发了广大群众的助残热情,形成了延川全县范围内的助残氛围。
四、心怀大任,回馈社会
庞先生经常对人讲:“人活着就要奋斗,人生之路,再苦再难也必须走,要用自己的微薄力量,不断回报社会”。庞先生不仅这样说了,也这样做了。他克服自身困难,先后多次到偏远乡村义诊,送医送药到乡村。几乎走遍了沿黄三乡镇的偏远村庄。即便困难重重,举步维艰,他都没有放弃过自己坚持的脚步!生活的压力也许压弯了他的脊梁,但却从没有压倒他做人的品格!
为了更好的帮助残疾人解决生活和就业问题,庞先生通过多方考察,认真学习后,于20__年4月投资260余万元开始筹建“延川县爱鑫服饰有限公司”。从前期租赁土地,构建厂房,购置设备,厂子建成之后,立刻为35名贫困残疾人解决了就业,未来还要努力让100名贫困残疾人有稳定的就业岗位,共同富裕,实现同奔小康。
五、天道酬勤,有徳者彰
论语里有过这样一句话,“君子穷则独善其身、达则皆济天下”!庞先生正是这样的有德君子,他以残缺之躯、勤奋之心、悲悯之情、凌云之志、谱写了一曲身残志坚,大爱无疆的青春赞歌
残疾人事迹材料 篇24
,视力一级残疾。现任鸡西市盲人协会主席、市残疾人联合按摩医院院长。x14岁失去光明,只能依靠双手感知世界,从最初学习按摩的艰难,到技术精湛、攻克多种疑难病症。从一间只有10余平方米的按摩诊所,到500余平方米的按摩医院,再到现在的按摩职业技能培训学校,她用自己所学倾力帮助处于生命阴霾中的残疾人、下岗职工就业创业,砥砺前行、从未停息。
多年来,和伙伴们在艰苦创业的过程中,历经风雨,却从未退缩,她们互相支撑,克服了很多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跨越了一道道布满荆棘的沟渠,也正是这样的经历,使得更懂得了感恩与回报。她说:“虽然我有了一点点成绩,但我知道,还有许多残疾人朋友面对困境。我在创业的路上感受到了许多人的爱,我要将这些爱汇聚散播出去,让他们在感恩的土壤里生根发芽。”她在用自己的一技之长获得幸福生活的同时,积极为广大残疾人和待业人员解决就业问题。
有一位姓邓的`小伙儿,眼睛突然失明,对生活失去希望。他年迈的母亲经区残联的推荐找到了。在教他按摩的同时,为他讲了自己的经历,给他鼓劲,为他加油,带他走出阴霾。
20xx年,按摩职业培训学校成为鸡西市残联按摩培训基地。起初,她没有教学经验,残疾人特别是盲人学生们接受得较慢。她便和学生们一起反复讨论、实践,终于总结出一套独特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们听得懂、记得牢、用得上,教学效果得到了实质性的飞跃。在教学中一丝不苟,特别是对盲人学生,她更是倾注了大量心血。有的盲人学员不会盲文,她就免费教他们盲文;对盲文不熟练,没法记笔记的学员,她就在下班后,在夜深人静的时候给他们录制磁带。丁丁是盲人孤儿,福利院院长把他送来学习按摩。不仅免了学费,还管吃管住。结业后又把他留在了本院工作。两年后,又像送自己儿子一样把丁丁送到了沈阳市按摩学校继续深造。如今,他已经自己开了按摩诊所,实现了他的人生理想。
二十多年来,x培训学员4000余名,为残疾人和有困难的学生减免学费1万余元,学员结业合格率达100%,就业率达92%。她培养的学生遍布全国各地,有的学生还把中医按摩带出了国门,为推广中医传统疗法作出了贡献。和她聘用的老师曾多次被评为“鸡西市社会力量办学优秀教师”,按摩学校也被授予“黑龙江省社会力量办学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自己事业有成,总想着帮助残疾人创业。她直接垫资40万元,帮助3名残疾人弟子创办了自己的按摩店,月收入达到了万元以上。还有10名残疾人学员在她的培训学校学会了按摩技术和经营理念,激发了创业梦想,纷纷开办了自己的按摩店。
20xx年5月16日,她到北京人民大会堂参加全国残疾人自强模范及残疾人之家表彰大会。所有的苦难都是成长的阶梯,所有的残缺只能让她的灵魂和爱更加完整,她坚信,只要坚守一颗永不言败的心,这个世界就充满光明。
残疾人事迹材料 篇25
我叫陈,今年43岁。幼儿时不幸患了小儿麻痹症,下肢萎缩干瘪,开始只能靠一张小木凳挪步,后来靠双拐行走,从此我每天都在痛苦中挣扎。长大后,我勉强上完了初中就因为身体原因辍学在家中,为了自食其力生活下去,我不得不四处求事。有一句话叫做“阳光总在风雨后,事业成功靠奋斗。”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中,我从亲戚那里学会了服装设计和制造的手艺。正所谓,“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在学习时,我格外卖力,在满师后凭着扎实的手艺功底,在镇江市区一家服装厂一干就是好多年。九十年代初,这家服装厂倒闭了,遭受双重打击的我并没有退却,靠着厂里给予的一笔很少的经济补偿,加上向亲戚朋友借的钱买了一辆残疾车,用辛辛苦苦拉客的微薄收入作为启动资金,想自谋出路,开一家服装加工厂。在筹集资金的过程中,我任劳任怨,历尽艰苦,光是拉客就翻车过好几次,命都差点丢掉。
20__年底,我在丹徒区政府和区残联的大力帮助下,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愿望。找到了地皮,办起了自己的服装厂,盖起了新厂房,还购进了三十多台新自动缝纫机,在上党镇附近招收了二十多名有缝纫技术的女工和部分残疾人,一方面完善了服装厂的人员配备,搭起了框架,同时也解决了一批和我一样生活困难的残疾人的就业问题。经过各方筹备,我的“国方”制衣厂开张了。可“万事开头难”,创办之初举步维艰,由于对进货渠道的陌生,对顾客需求的不了解,我真是吃够了苦头,甚至一段时间入不敷出,但我并没有气馁,凭着自己精湛的服装设计手艺,在党和政府的大力关心和帮助下,渡过了难关。我的生意日渐红火,客户也越来越多,甚至一些边远地区和国外加工的客户也慕名而来。
20__年7月,我厂生产的第一批出口到日本的服装就赢得了对方的好评和称赞,10月初,又有一批出厂服装全部达标合格。在日常的工作中,我一个人常常需要兼顾里外的事情,忙起来一天只吃两顿饭,从早到晚,常常累得直不起腰,为的只是能够把厂发展起来,壮大起来。
去年,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服装厂效益很差,工人的工资都发不起,我一度有过放弃的念头,但人活一口气,我要为残疾人这个群体争那么一口气!最终咬着牙坚持了下来。今年,服装厂的效益稳步回升,难关最终度过了,实实在在让我松了一口气。如今,面临发展的良机,我迫切地希望能够将厂发展壮大,我打算今年把服装厂申报福利企业,再招一批有就业能力的残疾人到自己的厂里来就业。这么多年的风风雨雨,我感受最深的就是是党和政府给了我们残疾人地位和尊严,给了我们克服困难的信心。省委省政府和镇江市,丹徒区的领导都来慰问过我,鼓励我自强自立,将服装厂办好。我的心里暖和和的,下定决心要抓住机遇,再接再厉,不辜负大伙的期望。
服装厂创办至今,尽管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依然面临着很大的困难,尤其是在经济方面,虽然我渴望扩大规模,可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缺乏相应的资金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最大跘脚石。在这个节骨眼上,恳切希望各级领导能在百忙中关心一下,帮我解决一点实际困难,好让我这个展翅跃飞的小鸟不折翅夭折。有道是“天时、地利、人和”。我相信,在党和政府的帮助下,通过我自己的努力,一定能够度过困难,走出一条残疾人创业的阳关大道。
天道酬勤,我相信付出终会有回报。回想起自己这么多年来的风雨相随、寒暑奔波,唯有爽朗一笑。身体残疾并不可怕!只要有志向,一样能闯出一片天地来!
残疾人事迹材料 篇26
,泸县玉蟾街道残联专干,她始终坚持把残疾人当家人、当朋友,从事残疾人工作以来,她五年如一日,不辞辛劳,走村串户,跑遍了街道20xx余户残疾人家庭,主动上门送政策、送服务,拉家常、听心声,送温暖、解困难,得到了泸县玉蟾街道党工委和玉蟾街道办事处的高度认可,也是泸州市残疾人工作者的一名标杆,她先后获得了泸县“量服”工作先进个人、泸州市“量体裁衣”式残疾人服务劳动竞赛优秀奖、四川省残联系统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当地残疾人朋友们纷纷为她竖起了大拇指!
热心肠,真性情。她始终坚持把残疾人朋友的冷暖放在心上,坚持不定期到残疾人家中走访,了解残疾人生产生活情况。在走访过程中,当她得知代桥村83岁的朱明英老人存在听力残疾,却没有办理残疾人证的情况后,立即骑着摩托车风风火火赶往朱明英老人家了解具体情况。经了解得知,朱明英丈夫生前为视力一级残疾人,儿子余滨在工地因意外事故也是肢体二级残疾人,目前母子二人相依为命,孙女在外读书,生活较为困难。随后,立即向母子二人宣讲了残疾人证办理流程及残疾人相关惠民政策,并亲自骑上摩托车,接送朱明英老人到县人民医院进行残疾等级评定,残疾人证办好后,又亲自骑着摩托车将残疾人证送到朱明英老人手上。同时,及时申请辅具补贴,帮助余滨购买了残疾人电动轮椅车,帮助余滨女儿申请了“圆梦助学”工程。
传孝悌,乐奉献。照看一个人,致贫一家人,拖累一群人,是很多重度残疾人家庭生活的真实写照。身为人母的,深深懂得照顾老人的不易和抚养儿女的艰辛,为尽量帮助重度残疾人和精神智力残疾人家庭减轻负担,她不怕脏、不怕累,经常挤时间到残疾人家中开展“阳光家园—居家托养”服务,帮助他们打扫卫生、做做饭、洗洗衣服、测测血压、量量体温、进行康复按摩、心理沟通等,引导他们不要放弃康复训练,鼓励他们乐观面对生活。
强业务,有担当。好学习、敢担当、善作为是大家对最深的印象。一边坚持学习残疾人“一法四条例”和相关法律法规,一边坚持学习残疾人康复训练相关技能,业务熟悉,能力较强,特别是勇于担当。工作以来,先后组织开展了导盲用具配用、定向训练、独行训练、随行训练等盲人定向行走120余人次;电动轮椅车、假肢、拐杖等辅助器具适配600余人次;指导残疾人及家属掌握康复知识、康复训练方法与康复技能等300余人次;通过入户宣传政策,引导孤独症和脑瘫儿童家长提升残疾儿童康复训练意识,帮助残疾儿童家庭参与县残联提供的免费康复服务训练达40余户。
重自立,谋出路。“每一个努力生活的人都应该值得尊重”,是常挂在嘴边的一句口头禅。为唤起残疾人朋友们对美好明天的向往,对幸福生活的热爱,始终坚守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理念,常常苦口婆心、平等宽容地开导残疾人朋友打开心扉,打消自卑,打通思路,树立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的思想,鼓励残疾人朋友们要大胆尝试创业就业,实现自食其力,实现发家致富。她先后组织辖区内残疾人参加各类种养殖技术、盲人按摩、皮具美容、糕点师、艾灸养生等职业技能培训1000余人次,组织就业年龄段有就业能力的残疾人参与招聘活动10余场次,帮助500余名残疾人走上了就业岗位、实现了居家灵活就业。
“李专干是个热心人,我们有个啥子事,只要给她打电话,解决起来都快得很!”张乃才如是说。玉蟾街道朝阳社区的肢体四级残疾人张乃才,原本性格内向,自卑消沉,不愿意接触社会,更不愿外出务工,生活过得十分清贫。得知情况后,多次上门做思想工作,想方设法劝说其找点事情做,增加点家庭收入,最终在帮助下,张乃才承包了村里的鱼塘搞水产养殖。承包鱼塘期间,又多次带着街道农业服务中心技术人员进行养殖技术现场指导,并为张乃才申请了残疾人自主创业补助资金。20xx年,张乃才的水产养殖净收入达到了6万余元。
“不管他们有什么困难,我都愿意真心真意、全心全力帮助他们;只要他们能过得更好,就是我心里最大的安慰。”说道。
残疾人事迹材料 篇27
,一个因车祸被夺去健全人生的不幸女人,一个肢体有残缺、行动有障碍的残疾女人,一个面对重大变故,自强不息的坚强女人。她,从社区群众那里得到的不是同情、怜悯,而是尊重、钦佩,是作为奋斗、拼搏的学习榜样。
无情车祸,有情帮扶
她,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村妇女,除了日出而作、日落而归,就是忙碌于料理家事、张罗日子。20xx年,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使原本清苦日子更加艰难,看病几乎耗尽了家中所有积蓄。拖着不便的身体,无法下田上坡,料理田间,照顾家庭;丈夫汪小春因此也不能心无旁骛的离家打工、帮补家用;大儿子小学毕业即将升入初中,小儿子也到了入学的年龄,两个孩子学费、生活费怎么办?突如其来的变故,让原本就不富裕的家庭负载累累……
最初那段日子,身体的痛苦、精神的压力,曾一度让陷入深深的痛苦中,几乎有了天塌下来的绝望和悲痛,那年她刚刚37岁。后来,在党和政府的关心和亲朋好友、邻里乡亲的关爱下,她乐观起来、坚强起来,自信、坦然地面对发生的一切。“没有了劳力,那就用技能改变生活,日子不还得照样过吗?”坚定了信心、在党和政府支持以及亲友、邻居的关心下,开始了求学技能的道路。
自谋创业,回馈社会
在培训老师的理论面授、实践指导下,付出比健全人更多的艰辛和努力,凭借凡事爱思考的性格和特别灵巧的双手,很快掌握了摩托车故障排检、维修的技能技巧。学成归来,蒙发了在社区开办一间摩托车维修小店铺的想法,但即使一间小店铺,也要有资金啊。正在举棋不定的时候,党和政府、邻里乡亲又一次送来了援助。就这样,20xx年,她在汪家社区街面租赁了一间门市部,开办起了摩托车维修店,一家完全属于摩托车修理行挂牌了。由于诚信经营物美价廉,生意逐渐好。
生活逐渐好转后的她,却一次次把自己的爱心奉献给社会,奉献给他人。她没有忘记,现在的这一切都是来源于社会、大家的帮扶,她勤学专研,技术娴熟。帮邻里乡亲修车,他总是收取零件成本和少许的维修费,遇到残障人士,她还经常免费维修。她懂得,再造为人的恩情,她还不完、谢不尽……
同时她积极为残疾人在自主创业方面出谋划策,先后带动10余名残疾人走上了自立自强的人生道路,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奏响了人生最强音。作为一名残疾人,深知残疾人生活的痛苦,为了让那些和自己一样不幸的人能够自立自强,她总是毫不犹豫地向他们伸出援助之手。
谈到未来,感恩铭记
当问起这一生最难忘的是什么时,她总是激动地说: “当一个人身处困境,孤单无助的时候,最需要的是什么?是一双温暖友爱的手!当一个人绝望消沉,万念俱灰的时候,最期盼的是什么?是一颗炙热滚烫的心!这些,在我遭遇车祸的那些年,拥有的太多太多了,多到我终身受用。我唯能做的是把自己所学的维修技术无偿的传授乡亲、服务乡亲。”是一名残疾人,可她从来没有主动向党委政府提过什么要求,却总是怀揣感恩的心,默默地奉献着爱心,感染着别人。
残疾人事迹材料 篇28
小明是X社区一名残疾人员,1岁时不幸患上了小儿麻痹症,导致右腿残疾,从懂事起的漫长的日日夜夜里,他靠着坚定的理想和信念同厄运抗争,走出了一条特殊的人生轨迹。父母盼着男孩成家立业,撑起张家一方天!从小在农村的孩子吃的苦多,懂事早。每一次看着父母悲戚的眼神,他心里就颤动一次:不能让父母为我伤心痛苦一辈子,我要做一个争气的孩子,我要给父母一个奇迹。他利用自己以前所学的技术,开办了一家电器修理。由于他的技术过硬和他的服务态度优质,现在找他的人越来越多,真是生意兴隆,这使他深深感到,只要肯转变择业观念,改变过去的想法,对自己有信心,勤奋肯干,就能开辟一片新天地。自学电器维修技术,摆摊设点,生活也算过得去,虽然行走不便,但小明却是个不甘于现状的人。经过一番调查和思考,在维修电器的同时,他悉心钻研养殖和鸡病防治技术,开始养殖蛋鸡。起初小打小闹,只圈养了三四百羽。后来逐渐扩大规模,赚了一些钱,生活也过的美满幸福。小明坚信在党和政府的关怀支持下,在许多优惠政策的照顾下,会有更多的残疾人、下岗失业人员重新找到自己的工作岗位,走上好的生活道路。
小明一家三口人,有一个可爱的女儿,生活其乐融融。他在创业期间不忘党的关怀和国家的各项政策,认真学习党的__大会议精神,努力钻研各种科学技术,时刻不忘社区对他们家庭的关怀。作为一名残疾人,他积极响应政府的号召,同社区工作人员一起参与各项工作,大力向辖区居民宣传了人口和计划生育基本国情;晚婚晚育、少生优生、优育优教、生男生女都一样;女儿也是传后人等科学的婚育新观念,生动地诠释美满婚姻、和谐家庭对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在计生协会组织中能起到了一定的带头作用,带动广大周围居民和社区残疾人学习计划生育政策,并向她们宣传居民自治章程的重要内容。通过居民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逐步实现居民自治、实现计划生育各项工作目标。
小明用他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了“残疾虽不幸,但并不可怕,只要去拼搏,同样可创造人间奇迹,同样可成为生活的强者”!
残疾人事迹材料 篇29
,男,1974年出生,三明xx县xx镇残疾人联络员,在从事残疾人联络员相关工作的12个年头里,他始终围绕残疾人的基本需求,把工作做细做实,他的贴心服务解决了残疾人实际困难,也进一步改善了辖区残疾人生活条件。
为残疾人解忧解困
xx镇渠高村的重度肢体残疾人邱广文,年事已高,收入不稳定,且居无定所,常常借助在亲戚家中。在日常走访过程中了解到这一情况,根据老邱面对的问题并结合惠残政策,为他申请了困难残疾人安居工程、残疾人无障碍改造项目,考虑到他肢体残疾且他的.兄弟在照料他的生活,又帮他申请了居家托养服务补助,让他享受到共计3.8万元的残疾人项目资金。
“真没想到我这么快就能住上新房,离哥哥家又近,说实话,想拥有属于自己的家是我一直以来的心愿,还让享受了这么多残疾人的好政策,太感谢你了!”邱广文在即将入住的新房面前拉着激动地说到。
为残疾人摆脱贫困
xx镇朱青路上一家名叫“霞咪缝纫”的店里,不时传出“哒哒”的缝纫机转响声,坐在缝纫机前是xx村的贫困户黄少霞,肢体二级残疾人,离异后独自一人带着孩子,由于没法外出务工,家里没有收入,母女二人生活一度非常困难。“走路都要靠拐杖,打零工也没人要,再说我女儿还在读小学,我能到哪里找活干?”黄少霞哭泣地对诉说着。
都说扶贫更要扶志,多次上门走访对黄少霞进行积极开导,帮助她申请了低保,同时他积极同镇里干部商讨对于这个特殊家庭的帮扶计划,最终决定帮她开起一间缝纫店。
在帮助下,如今的黄少霞再也不是几年前那个自怨自艾抱怨生活不公的可怜女人,不仅实现了创业梦摆脱了贫困,也活出了自强自信的样子。
让残疾人不掉队
三代证换证工作期间,xx镇提前完成了1133名残疾人的换证工作,这离不开努力。为解决重度残疾人出门困难的问题,主动联系评定医生、照相馆提供上门换证服务。同为残疾人的他,不叫苦不怕累,深入各村走访,入户调查残疾人实际生活情况,建立残疾人信息台账,真正做到规范管理、定期核查、动态更新、政策解读,确保辖区残疾人底子清,情况明。
在他的努力下,带动了50余名残疾人就业创业,80余名残疾人享受到了无障碍改造政策,300余名残疾人申请到了辅具适配补助,500余名残疾人得到了精准康复服务等,真正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
残疾人事迹材料 篇30
,男,1980年出生,大专在读,肢体三级残疾。1987年一场不幸的车祸导致右大腿粉碎性骨折后截肢。
1996年初中毕业后,为了减轻家庭负担,没有选择继续就读高中,选择了技校,想学一门技术,为将来能自食其立,不为社会和家庭增加负担,学习了无线电维修、手表维修。经实习后20xx年自己开店,钟表及家用电器修理。随着科技发展电脑的诞生,在20xx年参加了鸡西市残联组织的免费培训计算机维护与使用,免费食宿学习了一个月。在20xx年被附近一个私企煤矿聘请电脑监控管理人员。从此以后每天白天在煤矿工作,下班以后去上门服务维修家用电器。这样的生活一直持续到20xx年,由于煤矿资源枯竭,后期关闭。同时随着家用电器的发展和技术的更新,家用电器越来越便宜,维修的活也开始少了起来。
面对失业,没有气馁。参加了鸡西市残联组织的按摩学习班、进修电脑硬件安装与维修、配钥匙、开锁等多项技术。最终选择了配钥匙、开锁这个行业,20xx在鸡西市公安局注册备案取得了资格证。在鸡西市鸡冠区上东国际小区,开起了自己的店面,“张利开锁”店开业了。
在店里配钥匙工作还算是得心应手,遇到上门服务,修锁、换锁,就困难了。常常遇到没有电梯的楼房,门锁坏了,带着笨重的假肢,有时候要爬上6楼甚至8楼。有一次出去干活,由于前一天走的路太多,假肢把大腿残肢磨破了,每走一步路都是钻心的疼痛,但是和客户提前约好的时间不能失信,我就提前出发,每上一个台阶都是坚难的前行,但是为了生活,我忍着疼痛在约定的时间之前到客户家里了。到了客户前门前,我的衬衫以被汗水湿透,汗流满面,我简单的擦干脸上的汗水,轻轻的敲开客户家门,认真的把门锁修好,得到了客户的认可。
还有一次,接到上东国际二期小区物业经理的电话,居民家防盗门不小心锁上了,人在门外没有钥匙进不去屋,煤气上还烧着菜。在这十万火急的时候,拎起开锁的工具,以最快的`速度开车到小区单元门前和保安汇合,上电梯直奔居民家里,当时在门外就可以闻到油烟的味道,屋内什么情况也不知道,也顾不上危险,拿出工具,三下二下的就把门打开了。这时候能看到屋内是浓烟滚滚,隐隐约约的能看到火光,我马上冲了进去,眼睛以看不清东西,不停的流泪,衣服袖子捂着鼻子也呼吸困难,好不容易找到一个锅盖,把锅盖上,然后用湿手巾又盖在锅边的火焰上,火势被控制住了,在晚一会后果不堪设想。走出门外已咳嗽不止,稍做缓解,就坐电梯下楼了,事后居民追到店里要给开锁费用,没有收。由于平常工作认真,做生意诚信,遇到老弱病残,紧急情况能减就减,能免就免。深得顾客的好评,顾客又为我推荐新的顾客,口口相传,生意越来越好。
20xx年3月份去哈尔滨奔马汽配城进修学习汽车钥匙技术,进了新设备。现在的店里是项目全,价格公道,深受周围居民欢迎,每天都不停的忙,月收入都在1万元以上,自己能养活自己,还有富余。就这样,一直在不断的努力学习中慢慢成长,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和赞同,同时也认识了我女友赢得她的赞赏,收获了一份爱情。在20xx年5月23日与女友举行了婚礼,现在事业与爱情双丰收。
自己的生活走上了轨道,越来越好的同时。也没有忘记其他的残疾人,他表示:“只要有残疾人来想学习技术,我分文不收,教会为止。希望所有的残疾人都能收获自己的爱情和事业!”
残疾人事迹材料 篇31
吃水不忘挖井人,望着眼前丰收的庄稼,建平乡村民宫振平说:“我们能有今年的大丰收,要感谢宋加文,他虽然是个残疾人,可他打井非常讲信誉,讲质量,为我们打出了一口口好井,让我们的庄稼旱涝保收。这是镇赉县农民对宋加文创业成果的赞予和肯定。
没错,宋加文是镇赉县镇赉镇一名残疾人,但是他身残志不残,10几年来,他靠着坚强的毅力,不等不靠的精神,敢于开拓的勇气,走出了一条坎坷的创业之路。
宋加文出生在山东省博兴县曹王镇一个偏远的农村,小时候,家里很穷,全家只靠父亲做一些手工编织品卖些钱维生。但他从小聪明玲利,也格外懂事,父亲干活时,他总是帮这帮那,不知不觉,也学会了手工编织这门手艺。
18岁那年,为了改变家里贫困的状况,给父母减轻一些负担,他只身一人闯关东来到了镇赉。当时,正赶上镇赉县柳编厂招收技术工人,他自然被聘用了,从此,他成了柳编厂的一名正式工人。有了工作,他格外珍惜。在厂里他加倍工作,肯吃苦爱专研,很快成了厂里的技术能手,很得领导的赏识。在厂里的几年,他干过销售,跑过采买,又当过技术员,然而,正当他要大显身手的时候,命运让他面临了一场严峻的考验。
1990年企业改制,他和妻子双双下岗。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打击,他不但没有向困难屈服,而是用玩强的毅力面对不幸,迎接新生活的挑战。下岗后,他自谋出路,凭着自已在厂多年的工作经验,1991年,他干起了建材销售,而且一干就是8年,虽然没有太多的收入,但也能维持一家人的生活。
然而,生命的历程中,有阳光相伴,也有阴云密布,有一帆风顺,也有步履坎坷,有欢声笑语,也有以泪洗面。谁料天有不测风云,1999年,也许是多年的劳累奔波,他患上了双侧无菌性骨股头坏死,瘫在了床上,病痛时,他这个七尺男儿竞被折磨得号淘大哭。为了给他治病,妻子领他去过长春、北京等地各大医院,这次他花掉了家里全部积蓄,真可谓倾家荡产。两个孩子上学眼泪汪汪地管他要学费,他都无处去张罗,甚至连5角钱一斤的波菜都不敢买。面对生活的窘况和病残的躯体,他真的想一死了之。但是,妻子的鼓励,亲友的劝导,让他顿悟生命的可贵。生来倔强的他认为:“没有过不去的`山,没有迈不过去的坎儿,过去我可以做的,以后仍然可以,我虽然残疾了,也一定要比别人强。”
20xx年,在残联和亲友的帮扶下,他借了1万多元,又干起了老本行。自已站不起来,他就让妻子用自行车把他推到商店,躺在床上卖货。客人来买货,都是自已到柜台里去拿,然后,算好钱再交给他。这样干了一年,年末他争了1600元钱,夫妻俩高兴的不得了,盘算着用这点钱好好地过个年。可他们万万没有想到,他们辛辛苦苦争的1600元钱却突然有一天不翼而飞,趁他们不备,小偷把钱偷走了,过年的钱没有了,夫妻俩的心情暗淡到了极点,俩人抱头痛哭。然而,一时的打击似乎让宋加文的头脑更加清醒了。他说:“钱是没有了,但志气不能没有”。
随着做建材生意的人越来越多,他的建材生意维持不下去了,生活到的举步维艰的境地,他不得不另求生路。
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到农村看到农民都靠机井种地灌地,灵机一动,毅然决定办个打井队。但是,当时全县还没有一个个体井队,要打井,他即没资金,又没设备,也没有经验,能行吗?可只要他认准的就一定要干下去。此时,亲戚朋友们也并没有袖手旁观,帮他在银行贷了13万元,购置了一台打井设备和2台小四轮拖拉机,还安置了6名下岗职工。从此,他一瘸一拐地带着自已这个打井队,不分白天黑夜地穿梭在农村的田间地头,为农民打井。刚开始,由于不懂技术加之打井设备不行,他连打了10口井,就坏了6口,仅一两个月时间,他就赔了4万多元。但是,天生不服输的他请来了技术员一看,原来是钻机采用正循环行业,对本地的地理结构不适应。于是,他果断决定对钻机进行改造,花2万元对原来正循环作业的钻机改造成了反循环。改造后,他顺利地打出了一口口井。望着汩汩冒出的井水,宋加文笑了,笑得那么开心,那是历尽艰辛成功后的喜悦。
残疾人事迹材料 篇32
,1963年出生,毕业于天津中医学院,肢体四级残疾,市级非物质文化传承人,现任依玛哈鱼皮传统工艺农民合作社理事长。
童年的和姥姥生活在一起,每天陪伴姥姥制作鱼皮衣服、鞋、帽等鱼皮制品。在环境的熏陶下,也开始动手参与制作,逐渐掌握了这项技艺。1996年,随着旅游业的兴起,开始把全部精力投入到鱼皮工艺上,并在旅游景区开设门店,将做好的鱼皮画、挂件等鱼皮制品销售给游客。目前,他的作品已远销至日本、韩国、澳大利亚等国家。
20xx年、20xx年,他两次被同江市残联聘为残疾人鱼皮画培训讲师,他将自己的鱼皮画制作工艺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学员,现在学员们都能自己作画,并且出售自己的作品。20xx年5月,在市残联的`支持下,依玛哈鱼皮传统工艺农民合作社正式成立。目前合作社成员已达15人,部分成员通过制作鱼皮画增加了收入,改善了生活。20xx年(新加坡)全球品牌策划大赛中国地区选拔赛中,依玛哈鱼皮传统工艺农民合作社荣获“优秀企业奖”。
经过多年的经营,合作社已经有了固定的客户资源,同时,依托于同江市街津口赫哲族的旅游资源,合作社的鱼皮画作品已销往全国多地,20xx年合作社销售额突破15万元。
表示,将继续开展残疾人鱼皮画制作培训,帮助更多的残疾人掌握鱼皮画制作技术,带动更多的残疾人勤劳致富、共同圆梦。
残疾人事迹材料 篇33
,视力二级残疾,盲人医疗按摩师,现任黑河市残疾人就业创业孵化基地指导教师。她从小弱视,虽然有先天缺陷,但是性格乐观开朗。她始终信念坚定:“虽然身体残疾,但我心里是健康的,我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创造美好的未来”。
20xx年刚刚年满16岁的在黑河市残联推荐下,参加了省残联为残疾人举办的按摩培训班,她很珍惜这次机会,在培训期间努力学习技术,白天和老师学,晚上自己找道具一遍遍练习手法,付出比别人多几倍的努力,毕业之后由于成绩优异被黑龙江省阳光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学校留校任教。20xx年,为了进一步提高按摩技术,来到北京盲人学校康复推拿专业进修,20xx年毕业后,在北京按摩医院工作,20xx年考入北京联合大学针灸推拿系,继续学习。
20xx年9月,黑河市残联筹建残疾人就业创业孵化基地,苦于找不到合适的指导教师,市残联找到了既有教学经验,又有高超按摩水平的,爽快答应了市残联的请求。
回到黑河后,在市残联的大力扶持下,她创办了健桥盲人按摩中心,为有按摩需求的残疾人朋友提供一个学习、实践的场所。在教学中,她一丝不苟,为了让学员们尽早掌握按摩技术,她每天都要安排尽量多的时间教授学员们按摩技术。为了切身体会学员的按摩力度、手法,亲自担任学员的实训对象,轮流体会几名学员的按摩手法,并做出针对性的教学指导,因为学员的`手法还不是很成熟,一天下来经常造成她身上青一块紫一块,甚至晚上都不能躺下睡觉。
在尽心尽力地教导下,不到三个月的时间,几名学员都达到了独立操作的水平,目前已经实现就业,通过自己的努力赚到属于自己的那份收入。为了让学员们能快速增加客源,她还自掏腰包为他们印宣传卡,做广告。“残疾人要自强自立,我们不需要别人的怜悯,我们需要的是大家的尊重,需要的是大家平等看待我们。”这样告诉学员们,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带领残疾人学员获得了丰厚的收入,学员们生活、工作的更自信了,也赢得了社会的尊重,实现了自我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