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模事迹材料300字(通用七篇)
时间:2024-09-09 14:50:57
劳模事迹材料300字(精选7篇)
劳模事迹材料300字 篇1
一说到劳模,很多人都联想到那些做出巨大成就,披红挂彩,经常在报纸媒体上大肆宣扬的风云人物,而我所关注的劳模却恰恰是生活在我们身边,容易让人忽视的平凡人。
宽广洁净的大路上
当晨曦中的第一抹阳光冲散了夜晚最后的黑暗,当夕阳把最后一片红光洒遍暮色将至的小区。一个稍有点佝偻的`推着小车,拿着扫帚身影总会出现在宽广的大路上——他就是我们小区街道的保洁员王师傅。一年四季,无论刮风下雨,还是严寒酷暑,他用汗水和污垢换来了我们小区街道的洁净。每当我看到他那张疲惫但很满足的脸时,一股暖流激荡着我的胸腔,辛苦我一人,洁净千万家,这不就是我身边的劳模吗。
充满活力的校园里
教室里,看着老师那慈爱的面容,我们会很放松自如。看着老师那温柔鼓励的目光,再难的题目也难不倒我们;看着老师那恬静美丽的微笑,我们的读书声总会变得温柔,富有感情。办公室里,老师在辛苦地批改着一本本作业。看着,画着,嘴角洋溢着微笑。我笨拙的笔实在无法赞美您——老师,我只想说,老师,您就是我们人生道路上的可歌可敬的劳模。
温馨的家里
自打我们降生到这个世上,一份不可推卸而又光荣的责任便落到他们肩上,他们就是我们最亲最爱的爸爸妈妈,从呱呱坠地到嗷嗷待哺,从蹒跚学步到牙牙学语,从不谙世事到长大成人,每一步都离不开我们的爸爸妈妈,他就是我们身边的劳模,不计代价,不求回报的劳模。
他们就是我心目中的劳模,我心目中的劳模,多得实在是举不胜举,再多笔墨也写不尽、叙不完。就让我们把最热烈的掌声献给他们!
劳模事迹材料300字 篇2
一颗爱心,传授知识,点燃智慧,润泽生命……这是从教29年的真实写照。在教育生涯中,从事班主任工作21年,做教研组长16年。几十年,打造了她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人格魅力,炼就了她循循善诱、技艺精湛的教学技能,构成了她宽严有度、润物无声的教育风格。她用自我的学识,赢得了学生的热爱、家长的信任、同事的钦佩。而这背后,则是她的付出和奉献。
在班级管理上,全心奉献。即使母亲身患重病期间她也从未耽误过工作,无论多疲惫,只要跨进学校,她都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出此刻学生面前。
她班里以往有个学生对学习方向十分迷茫。发现了他的思想波动,便帮忙他挖掘生物方面的潜质,为他的学习供给了动力。最终,这名学生以644分的成绩考入北京大学。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她带的班多次被评为市区级先进班团体,她本人也被授予北京市中小学优秀班主任“紫禁杯”特等奖。
坚持进行教学反思。经过多角度反思,她不断总结经验,找出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为教育科研积淀了基础,为课题研究供给了实践素材。20__年,她主持区级规划课题《高中数学教学中有效教学的策略研究》现已顺利结题。同年,她与北京教育学院联合举办的“有效课堂教学的研讨”活动受到专家好评。作为北京市数学骨干教师,她主持的“整体把握函数主线教学”研究,得到了专家的肯定。
时刻关注着国际教学领域前沿研究成果。几年来,她做了上百万字的学习笔记,她撰写的百余篇论文,多次荣获国家级、市级一等奖。五十载春秋风华,三十年丹心执守。如今,虽已有丝丝白发,但她依然奋战在挚爱的三尺讲台。
劳模事迹材料300字 篇3
,1994年参加工作,20xx年担任园林绿化工程队队长职务以来,以队为家、身先士卒,以自己的专业优势,务实创新,在短短的几年中,使绿化工程队队伍成为了能打硬仗、敢于肯硬骨头的园林绿化工程队,他创新创业、锐意改革,使本单位有了革新式的变化。他带领本部门的广大干部职工团结奋进、攻坚克难、任劳任怨、甘于奉献,为牡丹江市的园林绿化建设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谋事业为大家,抓生产舍小家。近年来,为了能使本单位在短时间内的工作状态有个新的变化和起色,能让市区的广场、街路的美化、彩化能有新的变化,给广大市民带来日新月异景观视觉,他夜以继日忘我的工作,克服爱人没工作、孩子老闹毛病、老人长期有病在床的家庭困难,带领专业技术骨干走现场、查实情,凌晨迎月上岗,晚归月影相随,如有绿地施工建设时,就同施工队伍风雨无阻、昼夜兼程,保质保量的完成施工任务。为了使干部、职工队伍的凝聚力、向心力具体的`体此刻实际工作中,放下包袱、轻装上阵,真正的构成战斗力,化为生产力,更好的为城市的园林绿化建设献计献策、尽心尽力,他将职工作为自己的亲人来看待,关心备至;为了能让专业好、技术强、有性格的专业骨干重新发挥积极作用,情感并注。透过自己的实际行动使队伍有了动力,大大的提高了生产效率。
劳模事迹材料300字 篇4
是xx医院的内科主任。从踏上医生岗位的第一天起,他就下定决心做一个有真才实学、有赤诚爱心、能为患者解除病痛的白衣天使。在20多年的临床实践中,他潜心研究医疗技术,曾先后在北京协和医院、韩国仁川吉病院心脏中心学习。期间,他不放弃任何一个参与实践的机会,掌握了心血管领域的前沿知识和技术。回国后,作为心血管专业学科带头人,他开始了冠心病介入检查及治疗,至今已独立完成冠状动脉造影20__多例,介入治疗近1000例,平均每年收治心血管患者600余人次,并多次指导完成危重病人的抢救。
一所医院,病人门诊量的多寡取决于医院的医疗服务质量、信誉度等品牌效应。任内科主任的6年,也是普仁医院内科发展壮大的6年。以病人数量为例,20__年的内科门诊量是14万人次,而到了20__年,这一数字已达22万人次,增长幅度为64%。
生命之托,重于泰山。病人经常对他说:“看到你就如同吃了定心丸,心里踏实。”曾有一名患者来京做手术,术后出现了严重心血管并发症。那几天,始终没回家,困了就在病人床前打个盹,饿了就吃包方便面,对患者进行全天候观察,找准病因,对症治疗。虽然很累,但当他看到患者的病情日渐平稳,最终康复出院,他觉得再辛苦也值。
学无止境。多年来,在先后在市级、国家级刊物上发表了《运动实验与冠脉造影临床结果比较》,《超声心动与冠脉造影结果临床分析》等很多专业论文,还参与完成了《经皮冠脉腔内成形术及冠脉内支架置入治疗冠心病》的科研课题。从不唱高调,他只明白,作为一名医生,只要时刻把患者放在心上,就无愧于白衣天使的称号。
劳模事迹材料300字 篇5
,女,汉族,1973年6月在基层岗位工作22年,秉承“努力超越、追求卓越”的精神,从一名普通工人成长为生产技能专家、劳动模范,是企业基层职工的优秀代表。
钻研业务,勤学不辍。多年来坚持学习专业知识,不断提高业务技术水平,先后完成发电厂及变电站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课程的学习,专业技术水平日臻成熟,在xx省、国网公司和省公司各级专业竞赛中屡获佳绩。扎根基层,敬业爱岗。在变电站一线工作14年,她多次发现设备严重危急缺陷,避免了设备和电网事故的发生。在担任于庄站站长期间,她率先组织开展班组建设工作,于庄站被评为标杆示范变电站,荣获“中央企业学习型红旗班组”、“华北电网公司青年文明号”等荣誉称号。在变电运行工区生产调度工作岗位上围绕工作重心服务生产一线,精心编制生产计划,编制作业指导书和工作标准,改进工作流程,为典型作业现场提供技术指导,被评为xx市“十佳服务人员”。带徒传艺,教学相长。参与编写完成《变电站值班员现场实用技术》一书,作为变电站值班员培训的`基础教材;她担任教练,带领选手们在xx年省公司变电运行专业知识及技能竞赛中取得团体和个人双第一名,并获得“供电公司知识技能竞赛优秀教练员”称号。带头创新,开拓进取。“电力技术创新工作室”围绕变电站中心工作,通过改革工器具提高工作效率、编制软件程序解决工作难题、创新多样的教育形式和方法培养青年人才,共完成288项创新成果,获得国家发明和专利共91项,xx年被中华全国总工会命名为“全国示范性劳模创新工作室”。xx年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
劳模事迹材料300字 篇6
在工作中遇到一些新问题时,总是把年轻的队员们叫到身边,手把手地现场教学。遇到困难,他又总是站在第一线。今年3月3日中午时分,位于抚生路330号前的两根电杆被路过的大车撞倒,电杆之间的一台变压器摔坏,致使抚河以西、朝阳洲中路以南直至朝阳农场大面积停电。情况险急!正在外面抢修的接到事故报修,立即带领第一批抢修人员5分钟后赶到现场,10分钟后,留守值班的队员按照现场发回的指示,紧急调配好车辆、物资赶到。大家齐心协力,赶在下午14:30前恢复了两条线路的送电。
“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行动的感召力是无穷的。在榜样带动下,队员们争先效行,团结拼搏。工作时,没有你推我搡,只有争先恐后;生活中,没有得失计较,只有互帮互助。他们是同事,是师徒,是战友,是兄弟。
跟在一起干供电抢修19年的副班长黄良华深有感触地说,在言传身教下,班员们团结友爱,亲如一家人。一次,班员罗德明的儿子不慎从二楼摔下。闻讯后,从现场抢修完毕,连午饭也没来得及吃一口,心急火燎直接赶到医院看望。班里的其他队员则自告奋勇地承担起更多的'工作任务,让罗德明安心地照顾好孩子。
今年的年三十,跟往常一样,早早来到班里,等待着与班员们团聚。班里的同事想到多年都没跟家里人吃顿团圆饭,都“赶”着他回家。笑笑说:“这里也是我们共同的家啊!我这个家长怎么能缺席呢?”就这样,他坚持留下来,和队员们一起在值班室里一边守着电话,一边相互祝福着新年,度过了又一个特殊的团圆夜。
劳模事迹材料300字 篇7
10多年来,她精心打造房地产开发公司这支队伍,投身经济建设主战场,勇立潮头,开拓进取,承担了大量市委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详细内容请看下文房地产开发公司总经理全国劳模事迹材料。
建设了一批保障性住房,让千千万万百姓住上优质舒适的房屋,有了称心如意的家。在公司取得非凡业绩、发展壮大的同时,她不忘回报社会,积极参与、推进慈善公益事业,赢得
了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赞誉,获得了“全国劳模”、“江苏省环保形象大使”、“江苏省慈善之星”等诸多荣誉,展示出新时代女性的骄人风采。
身居陋室,自小立志盖好房对许多出人头地的人来说,苦难童年经常是规律性的成长起点。自幼家境贫寒,她至今还清楚地记得和家人寄住在水渡口一间简陋房屋的情形。“房子是向人借的,质量很差,一下雨就漏得不成样子,而且到处漫水。”说,儿时生活的艰辛在她的脑子里留下了很深的烙印,让她体味到了百姓的冷暖,也练就了她坚强不屈的性格。
从那时起,她就立下志向:长大后一定要干出一番事业来,在改善自己境遇的同时,多给那些生活困难的人一些帮助,让他们享受到社会的温暖。
1982年,淮安二建面向社会招工。得知这一消息后,立即报了名。然而,公司在招考时却规定:谁抬黄沙多就选谁。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不服输的强忍着刚失去父亲的悲痛,从一楼到五楼爬上跑下,一口气抬了26筐。考官惊呆了,他们不敢相信,一个25岁的柔弱姑娘竟这般顽强!正是这26筐黄沙,奠定了了今后的人生航向,成为她实现“为百姓盖好房”梦想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