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阶段听课情况汇报及建议
时间:2022-10-22 01:33:55
按照学校包教研组领导听复习课的要求,本周我听了王老师、李老师代表数学组做的复习课,复习内容是“等式与方程”,我认为两节课是成功的,比如知识点把握比较准;习题设计很有针对性;复习中照顾全体又兼顾个别;教学设计符合数学学科特点等等很多,就不在赘述。
根据我校“很抓及格率,确保优秀率”的指导思想,下面对数学组教师在复习阶段提出以下建议,供大家参考:
一、 激发学生复习的积极性
在数学复习阶段,虽然学生所遇到的知识都曾经学过,缺少新鲜感,但如果创造各种机会让他们学以致用,同样也能激发他们的数学学习兴趣。
1、让学生走上讲台,通过学生讲概念、定理、解题思路、方法等内容,使学生在讲的过程中,一方面觉得自己的知识是有用的,而更多的是觉得自己的知识还不够,激起求知欲望,他就能更好地学习数学。其他学生听课也会很认真。
2、用所学的知识,选择适当的方法,去解决带有趣味性、能引起学生思考 的实际问题,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认真备好复习课,把握大纲精神。
第一要备起点。起点要合适,起点过低,学生没兴趣,不愿学;起点过高,学生又听不懂,不能学。
第二要备重点。一节课内,首先要在时间上保证重点内容重点讲,要紧紧围绕重点,以它为中心,辅以知识讲练,引导启发学生加强对重点内容的理解,做到心中有重点,讲中出重点。
第三要备难点。难点和重点有时是一致的。备课时要要注重分析,认真研究,抓住关键,突破难点。使学生容易理解接受,消化吸收,从而达到化难为易,各个击破的目地。
第四要备交点。就是新旧知识的连接点。数学知识本身系统性很强,章节、例题、习题中都有密切的联系,要真正搞懂新旧知识的交点,才能把知识融会贯通,沟通知识间的纵横联系,形成知识网络,学生才能举一反三,有利于灵活地运用知识。
三、分层次复习
教师应按不同层次学生实际情况,分层次复习。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认知水平,确定各层次学生的不同要求,对学有学余力的学生要求他们跳一跳,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则要求掌握教学要求中最基础的内容。
四、复习题的设计
在设计问题及练习时,问题的难度要与学生的层次相一致。设计较易问题让c组学生能回答能计算,使他们能体会到成功的愉悦。同一练习分层要求。如课本上的习题(选做题和思考题除外)都是要求全班学生掌握的,做这类题时中上生没困难,教师要求他们独立完成,中下生(特别是后进生)有一定的困难,教师必须加强个别辅导,使他们通过努力也能完成。
1、练习的设计要变“模仿式”为“实践式”。“耳熟能详”、“熟能生巧”长期以来被许多教师奉为宝贵的“经验”和成功的“法宝”,于是,复习课中,以解“模仿式”题型为主的题海战术被理解为理所当然,导致学生产生厌烦情绪。不搞题海战术。
2、练习的设计还要变“封闭型”为“开放型”。封闭型练习只重视正确答案的唯一性,问题情境只涉及学过的知识,因而对学生的思维没留下空间。开放型练习不是单凭数学知识本身就能获得合理、科学的解决,也不是获得一个结论,开拓学生思维。
五、讲评试卷的方法和技巧
复习阶段总免不了要做一些试卷,但试卷并不是做得越多越好,关键在于做题的质量好坏和收获的多少。怎样才能取得好的讲评效果,要做好以下几点:
1、 照顾一般,突出重点
在讲评试卷时,不应该也不必要平均使用力量,有些试题只要点到为止,有些试题则需要仔细剖析,对那些涉及重难点知识且能力要求比较高的试题要特别照顾;对于学生错误率较高的试题,则要对症下药。为此教师必须认真批阅试卷,对每道题的得分率应细致地进行统计,对每道题的错误原因准确地分析,对每道题的评讲思路精心设计,只有做到评讲前心中有数,才会做到评讲时有的放矢。
2、贵在方法,重在思维
通过试卷的评讲过程,应该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发展,分析与解决问题的悟性得到提高,对问题的化归意识得到加强。训练“多题一解”和“一题多解”,不在于方法的罗列,而在于思路的分析和解法的对比,从而揭示最简或最佳的解法。
六、提高学困生学习积极性,鼓励优秀生做课外题。
由于各种原因,出现了一部分学困生,由于他们的大量存在,使得教师教学进度缓慢,教学效率低下,因此提高数学复习实效性的前提是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
1、 加强与学困生的情感交流
教师应加强与学困生的感情的交流,增进与他们的友谊,从内心去尊重他们,关心他们,不歧视他们,热情地帮助他们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使学困生“亲其师,信其道”,激发发出更高的学习热情。
2、加强对学困生的指导
学困生表现在知识匮乏和知识间的联系弱,教师不仅要为他们补知识,而且还要转化他们的思维方式,要让学困生开口讲述知识和解题思路,从中看出他们知识的盲点和思路的误区,从而对症下药。
3、加强对学困生的激励
学困生学习不好,思维不够灵活,他们比其他同学更需要老师的激励。当学困生回答错误时,教师不要全盘否定,而应挖出正确的一面进行肯定,激励并启发他去修正错误;当学困生取得一点进步时,教师要及时对他表示赞许,激励他再接再厉;当学困生灰心失意时,教师要及时从思想上对他进行疏导,激励他重树信心,勇敢面对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