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报告 > 工作总结 > 年度工作总结 > 村级乡村振兴年度工作总结(热门33篇)正文

村级乡村振兴年度工作总结(热门33篇)

时间:2024-06-25 12:03:27

村级乡村振兴年度工作总结(通用33篇)

村级乡村振兴年度工作总结 篇1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今年年初,中央、省委、市委对乡村振兴战略作了全面部署,分别下发了“一号文件”,明确了一系列目标、措施和要求。党的十九大报告把乡村振兴战略与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并列为党和国家未来发展的“七大战略”。作为国家战略,它是关系全局性、长远性、前瞻性的国家总布局,它是国家发展的核心和关键问题。在高阳县全面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正是关系到全县能否从根本上解决镇村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也关系到全县能否打赢脱贫攻坚战,顺利实现全面小康的关键。为此,结合我县实际,在全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一步明确了工作思路和具体做法,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及主要做法成效

今年以来,我县按照中央、省、市的总体部署和要求,重点抓好乡村振兴工作,各项工作开展情况如下:

一是乡村振兴规划编制及示范区建设工作

制定下发《高阳县乡村振兴工作要点》、《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搞好乡村振兴的实施意见》,要求各乡镇(街道办)、相关部门按照责任分工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实施方案。

①1+5规划体系编制。按照省、市文件要求,结合县情实际,《高阳县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__-20__)》委托第三方制定,5个方案由相应的部门承接,正在制定中。

②乡村振兴示范区创建情况。选定高阳县庞口乡村振兴示范区为我县的示范区,已经制定工作方案,先期对南庞口村、北庞口村进行了大范围环境整治,下一步将对村内街道、村民活动广场进行美化、绿化、亮化工作,进一步提升村容村貌。

二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

①农村厕所改造工作。今年是厕所革命攻坚年,省安排专项资金643万元,县级安排专项资金400万元。3月份,到廊坊、文安、任丘的厕具公司进行实地考察,对比厕具质量、价格等。5月7日,组织相关人员去涿州、曲阳考察学习农村厕所改造有关事宜,并结合我县实际情况,制定我县20__年农村旱厕改造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农村厕具进行政府采购招标,施工建设与安装以乡镇、村为主体进行招投标,资金采取先建后补形式。6月12日,邀请省卫健委丁战辉处长组织召开了全县农村改厕工作培训会,6月17日,省、市就改厕工作召开调度会,我县被定为三类县(卫生厕所普及率要逐步提高),要求各县结合实际调整改厕任务数,我县根据改厕资金情况给市里报的调整数是8000座,待省里开常委会后下发各县。目前,正在进行厕具招投标。招标完成后,在白洋淀上游1公里范围内的39个村整村推进改厕工作。

②实施村庄清洁行动。按照省、市要求,结合我县实际,制定《高阳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村庄清洁行动方案》。先后召开3次会议 ,动员全县党员干部搞好村庄清洁行动,目前脏乱差基本得到有效解决,卫生状况基本达到干净、整洁、美好。

③高速沿线集中整治工作。高阳县高速沿线涉及3个乡镇,5个村庄,分别是西演镇北辛庄村,庞家佐乡大兴庄村、北归还村,庞口镇安庄村、北柳庄村。经多次督查,要求有关乡镇进行整改,并建立台账。目前,庞口镇安庄村、庞佐乡大兴庄村对村里坑塘垃圾进行了彻底清理,恢复了坑塘原貌。

三是农业产业化工作

①完成对13个国家、省、市重点龙头企业的监测和服务,按时完成上年年填报表工作。

②完成保定硕丰农产股份有限公司为20__年创新型农业企业申报工作。

③完成保定硕丰农产股份有限公司申报20__年度农业产业化联合体促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建设项目工作。

④高阳县硕丰现代农业园区被列为河北省农村创业创新园区,为返乡下乡人员创业创新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提供平台。

⑤新增辛立庄葡萄种植、魏庄蚂蚱养殖“一村一品”示范经济村建设,发展规模经济,巩固壮大特色产业,增加农民收入。

⑥今年我们主动和市、县统计部门沟通联系,争取把更多的企业列入农业产业化统计范畴,力争今年产业化经营水平有所提升。

二、下一步工作目标

①稳步推进农村改厕施工工作,按照时间节点,保质保量完成今年任务目标。

②9月底,基本完成164个村村庄清洁行动“五清三建一改”工作,全面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水平,解决农村环境卫生“脏、乱、差”问题。

③继续加强对13个国家、省、市重点龙头企业的监测和服务,较好地完成下半年填报表工作。争取培树2-3家市级龙头企业。

④赵官佐、莘桥、东赵堡3个中心村积极完善开工前的各项手续,争取10月份开工建设。

三、剖析瓶颈问题

为把党中央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好、贯彻好、领会好,高阳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积极组织实施,成效显著,虽然取得了很多的成绩,但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成为制约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瓶颈因素。

一是农村人才资源要素较少。农业技术人才、管理人才匮乏,农业技术指导、管理服务跟不上。有许多在外务工和在县城打工的人从此留在了城市,基本不回村里。另外,近年来,随着全国城镇化建设的推进,城市的发展理念、生活环境、基础设施、教育资源、公共服务等要素不断吸引年轻的大学毕业生,农村的资源要素已不能满足现在年轻人的发展,导致人才资源要素向本地回输较少,输血功能较弱。

二是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压力仍然很大。农村垃圾服务设施仍不完善,垃圾处理办法陈旧老套,村民环卫意识不强,环境整治资金缺乏,造成部分村环境仍存在“脏、乱、差”现象。

三是各村发展不平衡,社会矛盾仍旧存在。一方面是村与村之间的发展差距明显,有的村具备天时地利人和条件,发展接近小康水平,有的村地处偏远,交通不便,集体经济不强。另一方面是不同领域的人群收入差距悬殊,伴随有一定的社会矛盾隐患。同时,干群关系有待进一步加强,只有这样才能使乡村振兴战略真正落实、落地,促进全镇社会的和谐发展。

四是农业发展的内部支撑因素仍需进一步加强。一是农

业大而不强。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产业发展不足,产业链条短、产品附加值低,一二三产融合度不深。二是缺少大型龙头企业带动。绝大多数农产品仍然以卖原料为主,分散经营的大多数农产品可追溯体系难以建立,质量难以取信于众。三是品牌建设严重滞后。农业品牌培育力度不够,知名品牌总量少,销售渠道主要以线下为主。四是依靠农业自身积累发展产业的模式没有太大改观,融资手续繁杂,时间长、可抵押担保物少、贷款数额小、周期短等问题仍然存在。

四、意见建议

下一步要紧紧抓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建设的主要矛盾,解决好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民发展不充分的矛盾,以十九大提出的“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20 字方针为指导,振兴农业产业,促农业增效,增加农民收入,促城乡和谐,带动绿色发展,促乡村美丽。牢牢把握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一主线,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

一是加强农村人居环境建设。

①加快补齐突出短板。要以完善基础设施为突破口,按照适度超前、综合配套、集约利用的原则,把道路、自来水管网、污水管网、通信、物流等作为今后一段时期内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重要内容,加快补齐基础设施短板,不断提升乡村人居环境质量,让广大农村居民与城市居民一样享受到现代化的生活。

②增加专项资金投入。在资金使用上,重点补齐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引导产业发展、支持新型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同时,各级财政要逐步增加资金投入,相关职能部门加大帮扶投入,鼓励社会资本、农民投入资金,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更好。

③依法简化项目程序。相关职能部门加大项目手续办理方面的工作支持、业务指导,依法简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设项目审批程序和招投标程序。

二是搞好顶层设计,一张蓝图绘到底。

①统筹城乡发展规划,突出城镇带动战略。着眼于优化人口与生产力布局,从产业、居住、文化、教育、保障、公共服务等层面综合考虑乡村发展,以产业集聚区、城镇新型农村、新型社区为点,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形成城市辐射乡村的城乡融合体。

②统筹城乡发展战略,全面树立城乡发展“一盘棋”思想。与国民经济增数相适应,建立“三农”投入增长机制,财政新增资金更多地投入农业农村。对于经营主体无力经营或利益不大的社会管理及公共服务领域由政府统一规划、统筹安排,有计划、按步骤建设。把项目资金的整合权更多的下放给镇街。

③统筹乡村产业布局,确立适合区域化、规模化发展的优先及重点产业。建立科学的产业发展保护体系,发挥好政策的导向作用。在政策项目扶持上要有所偏重。按照当地资源禀赋的要求,遏制小而散、小而全的产业,避免浪费资源环境,禁止在不适合区域发展相应产业的作法。

三是尊重市场规律,明确政府职责。全方位改革与现代市场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的体制机制,要在放管服上下功夫,建立一整套科学有效的决策机制,进一步规范和明确政府职责,更好地发挥政府职能作用。

①科学制定农业支持保护的政策体系。包括调整和完善原有的政策,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与十九大精神相适应的新政策等,鼓励什么、限制什么、惩治什么都要十分明确,通过政策这个指挥棒,解决市场失灵方面的问题。

②优化产业发展环境。重点是在项目审批、权利下放、土地流转、农业保险、融资保、用地用水用电、减轻企业负担、绿色通道等方面,规范部门职责,防止不作为。同时,更要防止添乱添堵的乱作为。

③加大重点产业的组织保障。建立支撑农业产业发展的工作队伍、技术队伍,健全网络,配齐人员,保障经费。

村级乡村振兴年度工作总结 篇2

(一)做好控辍保学工作。

1、实行局机关班子成员、股室负责人包乡(镇)、中心校包片、校长包村、教师包组的网格化分包责任制,明确分工,压实控辍保学责任。组织学校领导、教师深入到村发动学生回校、动员未回校学生返校就读,并做好会议、动员、家访等相关记录。落实流失学生登记管理制度,只要发现有学生辍学,就有学校领导、教师负责采取措施动员返校。确保所有学生能按时入学,提高在校生巩固率。

2、对于重度残障儿童少年开展“送教上门”工作,专门建立学生档案。本年度开展送教上门共※人次,每生每次不少于三十分钟。送教内容:一是学业知识,二是康复训练,三是送温暖服务等。

(二)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

继续实施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计划。20_年改扩建义务教育学校※所;改扩建公办幼儿园※所(城区※所,乡镇※所);改扩建农村教师周转宿舍※套,新学年已全部投入使用。

(三)各学段资助政策。

实施全面覆盖建档立卡脱贫家庭学生保障和资助政策,确保不让一个建档立卡脱贫家庭学生失学。

1、学前教育。20_年春季学期,我县共有※名建档立卡脱贫家庭儿童享受学前教育资助,发放总金额※万元,其中保教费※万元,生活补助费※万元;

2、义务教育。20_年春季学期,我县义务教育阶段共有※人享受生活补助(含建档立卡脱贫家庭学生),补助金额※万元;

3、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落实。20_年春季学期,为※名建档立卡家庭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在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就读,已经享受免费营养餐的学生除外)发放营养改善计划补助金额※万元;

4、普通高中教育。20_年春季学期,免除了※名建档立卡、农村低保、特困救助对象等家庭学生普通高中的学费和住宿费,总金额※万元;对※名经济困难家庭学生,按照每生每年※元的标准发放国家助学金,总金额※万元。

5、按照省定标准,20_年春季学期,中职学生免学费※人,总金额※万元;享受中职助学金※人,总金额※万元。

6、及时审核发放生源地助学贷款。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今年7月15日开始办理,截至※月※日,20_年度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工作圆满收官,共签订生源地贷款合同※份,签约贷款金额约※万元。

村级乡村振兴年度工作总结 篇3

五村村位于小河镇中心地段,该村距圩镇1公里,S454省道、X064县道穿境而过,交通便捷。全村有10个村民小组,676个居民户,2703人,党员38人,20xx年人均收入6000元,是一个以生产蔬菜、水稻为主的农业村。自开展新农村建设工作以来,我镇重点围绕“产业引领、文旅结合、秀美乡村”三个关键词,着力在五村村打造乡村振兴小河样板。现将我镇五村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抓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产生活环境。我镇严格按照“七改三网”、“8+4”建设要求,重点抓三个方面。一是村组道路建设工作。现完成建设点周边入户便道整平路基300平方米。同时硬化广场铺贴400平方米,路基平整回填碎石1480平方米,改水沟500平方米。二是环境整治亮化。下卫、中间屋等建设点上所有空心房、牛栏、厕所已全部拆除到位;已完成外墙粉刷5000平方米,外墙漆已完成7500平方米,铺盖琉璃瓦300平方米,砌挡墙90平方米,回填绿化种植土450平方米。三是抓庭院美化工作。组织民工出工清理路边柴草、垃圾300余堆,购置垃圾筒10个。基础设施的建设,解决了五村村最想解决,也是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打牢了五村村进一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基础,增强了发展能力。

目前,五村村乡新农村建设正紧张有序地向前推进。后续将会添置文体娱乐基础设施,建设鱼塘等项目使阵地规范化建设上档升级。

村级乡村振兴年度工作总结 篇4

乡村振兴办在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坚持以脱贫攻坚为导向,认真践行“依托城市发展、服务城市建设”发展理念,奋力推动全镇乡村振兴工作再上新台阶、开创新局面。现将今年以来我镇乡村振兴工作总结如下:

一、20__年工作总结

(一)以产业振兴为引擎,激活农村发展新动能。

1、关于特色产业

围绕“挂面”非遗文化谋划产业振兴。一是弘扬挂面文化。深挖“挂面”历史文化,推动挂面文化与《村规民约》互融互通,围绕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重点工作开展志愿者服务。今年以来,开展挂面文化节活动2次、志愿者服务10余次,志愿服务人数3000余人。二是做强挂面产业。推行“传承人+农户+公司”抱团生产模式,实施“区域品牌+企业品牌”双品牌战略,依托“魅力中国城”等主题活动推出“一碗面,一座城”城市品牌。目前,全镇累计培育企业20余家、加工作坊500余家,年产挂面50余万公斤、产值20__余万元,人均年增收入2800元。三是打造挂面小镇。推行“农村展新颜、产村相融合”的文明新村发展模式,加快核心区风貌改造,打造集文化传承、农业体验、观光旅游为一体的乡村旅游地,推行轻钢结构体系和装配式建造新技术。今年,累计接待游客5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400万元,建成装配式农房样板5栋。

2、关于村落宜居

各村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确实解决环境脏、乱、差改善村居环境和生活环境,按照建设宜居农村要求达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设施完善,环境整洁,社会和谐的标准。村内道路硬化路面平整与外界交通通畅,出行方便,道路两边进行植树绿化,村道卫生状况良好,设有垃圾池,生活污水治理,村内集中(分散)式污水处理设施,养殖污水能集中收集在沼气池处理,垃圾日产日清。

3、关于乡风文明

一直以来不断探索加强乡风文明建设,传播文明新风尚,强化宣传,让文明之风在农村广泛传播,广泛刷写文明墙,充分利用广播、板报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社会主义荣辱观,不断涌现“文明家庭”“和谐农家”户数增加让文明之花在农村盛开,邻里之间更是相处融洽。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20__年,觉慧村被省政府评为省级“四好村”。

4、关于村级治理

坚持政府引导,群众参与的原则,各村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党员代表大会,制定了村规民约制度,选出保洁员,建立清洁队,为宜居乡村建设夯实基础。重点落实村“绿化”“净化”“道路硬化”等工作,同时积极推进“改厕”“改厨”工作,在推动宜居乡村过程中实施网络化管理机制,网络员积极开展宜居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宣传教育普及生态环境保护知识、生态理念。各村无“村霸”等黑恶势力,违法犯罪发生率低。

5、村民生活

以提高农民经济收入为目标,在示范村觉慧村大力发展传统手工挂面的生产,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新发展生产大户16户,营销大户10户,电商5户,从事手工挂面供销人员达200余人,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8500元,在镇各村农民人均纯收入各列前茅。全村医疗养老保险覆盖率达95%以上,村内低保、特困人员救助措施到位,落实精准扶贫政策。

(二)加快农村基础设施的完善。一是完成镇藤椒现代农业园区建设项目、金马中药材现代农业园区建设项目、喜胜村种养循环现代农业园区建设项目。二是大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在乡村振兴示范带、公路沿线以及场镇投放垃圾分类收集亭位7处,在山寨村日间照料中心、喜胜村“朱珠园”产业基地修建公共厕所2处,在百梨村、金马村、花园村为732户农户实施无害化卫生厕所改造。为7个村积极申报“美丽·宜居乡村”,入选精品村1个、创建村2个。

(三)稳步推进环境卫生整治工作。持续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在各村组新添置垃圾桶981只,聘请保洁公司日产日清。办理回复环保信访件10件,向5家污染企业发放整改通知书。修建污水处理设施2处,治理黑臭水体20__米米,制止露天焚烧秸秆20余起,拆除违章搭建20__平方米。

(四)扎实有效开展社会治理工作。一是深化禁毒整治,摸排制毒高危场所310处,摸清75名“六类重点人员”,压紧压实管控责任。二是抓实信访维稳,常态化排查问题苗头,注重初信初访,化解矛盾纠纷570件次。三是扎紧安全防线,摸排整治道路交通、塘堰管理等安全隐患14处,完善突发事件应急响应机制,组织开展综合应急演练1次,全年未发生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

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习宣传不够到位。一是各部门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均以项目建设为重,对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意义、内涵和目标任务,思考不全,把握不准,目标不明。二是宣传不到位,群众对开展乡村振兴战略知晓率不高,思想认识不足,造成了干部和群众对乡村振兴战略想法不一,思路不清,积极性不高。三是组织相关部门干部、村干部及示范村群众外出参观学习的力度不强,在开阔眼界,增长见识方面办法不多,造成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经验不足、方法不当、思路不宽。

(二)实施规划不够完善。一是在制定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规划中,前期调研不够深入,特别是对本地的地域环境、人文特色、资源禀赋等方面考虑的不够周全,没有完整地纳入规划。二是广泛征求村“两委班子”和群众意见建议不够,不同程度存在规划与乡镇村社实际结合不紧密,制定的规划缺乏群众性、综合性、可行性、超前性、长效性。

(三)部门配合不够紧密。一是镇各相关部门各自为政,相互协调配合不够,相互制约因素较多,项目落地难,实施进度缓慢。二是项目资金利用率不高,特别是在整合资金、捆绑使用方面办法不多,思路不宽,造成资金分散,项目效益难以发挥。三是项目建设投资力度不足、建设资金缺乏、融资难度较大。加之,项目督促、协调不够,影响了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推进。

(四)产业结构较为单一。一是主要产业以农业为主、特色产业分布不均衡,产业单一,基础薄弱,市场竞争力不强,转型升级难度较大;二是产业化进程缓慢,龙头企业少,且规模小。生产技术水平不高,精深加工不够,产品附加值不高,“公司+合作社+基地+农牧户”经营模式尚未形成产业链条。三是由于受客观条件限制,群众的科技文化素质普遍较低,缺乏专业人才、技能人才和乡村能人。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加强领导,统筹推进

为全面贯彻落实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相关文件精神,切实抓好我镇乡村振兴先进示范村创建工作,健全机制成立示范村建设领导小组,做到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形成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硬、高效务实的队伍。

(二)因地制宜,科学规划

规划是乡村振兴建设的'龙头,必须结合村实际,始终把高标准、全覆盖的理念融入到规划中,以规划设计提升建设水平。规划村,坚持点、线、面统筹发展,优先对交通区位优越、资源条件丰富、景观资源独特、文化内涵丰富的社进行重点打造,具体建设中实行分类指导,要注重从细节入手,因地制宜,差异化、个性化、人文化开展镇、村风貌设计和景观建设,体现一村一品、一村一韵,体现一村一特色。坚持“小尺度、融自然、承乡愁”的原则,求精,不贪大;求好,不图快,建设一批能体现我镇山水人文特色的“美丽·宜居乡村”精品村。

(三)保护生态,改善环境

乡容乡貌的打造能间接影响招商引资吸引力。政府把垃圾、污水、绿化等基础建设作为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的重点环节抓实抓好。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完善功能配套;加强村庄清洁家园、清洁田园、清洁水源工作。全面推行农村垃圾分类处理、农村户用无害化卫生厕所改造和农村污水治理。村庄绿化实现森林围村,注重房前屋后、庭院内外的绿化、美化工作,积极发展庭院经济。

(四)产业支撑,增收致富

继续扩大挂面产业规模,建设高标准、高质量的特色现代农业园区,打造名、优、特、新农产品,适度推广规模化经营,延长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业附加值,促进农业现代化。在园区范围内实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提升工程,推动农业与旅游深度融合,延伸产业链,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五)强化宣传,营造新风

加大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的宣传力度,营造全社会关心、关注、关爱乡村振兴示范村的良好氛围。进一步发挥《村规民约》在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和治理中的重要作用,应用《卫生公约》、《文明公约》、“六好”标准等有效手段,促进幸福美丽乡村群众养成好习惯,形成井然有序的新村新秩序。发挥好“三讲三爱两进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内容的年画、宣传画引领好风气,引导群众形成和展现“四好”新村新农民的精神风貌,形成广泛的社会主义农村新风尚。

(六)整合资金,撬动资本

实施涉农资金整合计划,用好惠农支农政策,应遵循“性质不变、用途一致”原则归类整合各部门涉农政策资金,向乡村振兴倾斜,各类建设项目、资金优先安排,切实提高涉农资金的使用效率,真正发挥有限资金“四两拨千斤”的引导、带动作用,充分撬动社会资本。

(七)加强督导,狠抓落实

严格落实乡村振兴工作的职责和任务,强化督导,落实人员,压实责任,确保20__年市级、省级乡村振兴战略示范村创建目标的顺利完成。

村级乡村振兴年度工作总结 篇5

今年来,卫健在持续巩固拓展健康扶贫成果同乡村振兴有衔接的同时抓好医疗卫生改革“后半篇”文章工作,各项工作持续有力、有序推进,圆满完成年度目标任务,总体来看来取得了显著成绩。现就20xx年度巩固拓展健康扶贫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总结汇报如下:

一、推进情况

(一)强化领导,明确职责。成立以党组书记、局长为组长,分管副局长为副组长,局股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巩固拓展健康扶贫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领导小组(简称振兴小组)。卫健局单独设置了振兴办,落实专职人员,承担区委、区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交办的各项健康扶贫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类事项和日常工作。

(二)巩固拓展健康扶贫成果。一是挂联责任。对挂联xx镇的xx村和xx村均派驻了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继续与村两委干部共同为百姓谋发展、出点子、找路子,兴产业、搞养殖、建庭院、增效益,带动百姓发家致富同步建设小康社会。党组书记、局长每月到挂联村开展调研活动,现场走访易致贫户,提出行之有效的措施,有效解决易致贫户实际问题。二是帮扶责任。每名党员干部职工挂包2-3户脱贫户和易致贫户,每月深入挂包户共同规划、谋发展、添措施,确保人均年收入过万元。三是政策落实责任。利用“中医中药村村讲、健康知识下乡、公卫免费体检”等活动大力宣传巩固拓展健康扶贫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政策,家家至少有1名政策明白人。脱贫患者县域内公立医院住院自付费用控制在10%,享受签约履约服务和公卫免费体检,罹患国家和省规定的50种大病享受集中诊治,对罹患慢病患者给予跟踪随访,建立健康管理档案,确保人人享有基本医疗保障。对计划生育独生子女户、双女户、失独家庭、伤残家庭和计划生育(其他)人员给予定额的奖特扶补助。四是监管责任。对易致贫户建立健康监测档案,纳入慢病群体跟踪随访管理。对持慢性疾病特殊门诊证和残疾证患者随时提醒并告知可享受定额补助。对因病、因灾、因意外变故家庭建立监测台账,及时实施医疗救治,必要时给予心理辅导。五是一体化管理。采取“到龄退出一批、乡聘村用一批、设置调整一批”方式,确保村村有合格村医,有效保障在岗村医养老保险和薪酬待遇,退出村医享受基本生活补贴。

(三)切实提升医疗服务能力。一是抓建设。近年来累计投入近3个亿建设传染病医院、区人民医院回风院区二期住院楼、区二人民医院老年病院区、16个乡镇卫生院和8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发热哨点和预检分诊以及中医馆提档升级,创建一批省市重点专科,打造名老中医工作室,将胸痛、卒中、危重孕产妇、新生儿和儿童、创伤等重大急性病救治中心持续提能增效。二是抓人才。面向社会招聘一批高学历高职称业务骨干,通过双选会到川内医学院校招聘一批应届毕业生,在现有医务人员中遴选一批指派到上级医院进修学习,全科医生转岗培训一批等方式引进培养卫生人才,出台了一系列人才激励机制留住人才。三是抓信息。全区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健康信息互通共享,破除信息壁垒,促进数据共享互认,加强智慧医院建设,逐步推动人工智能、第五代移动通信(5G)等新技术应用于临床。四是抓服务。深入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推进二级以上的公立医疗机构提供预约诊疗、智能导医分诊、候诊提醒、检查检验结果在线查询、移动支付线上服务,改善结算模式,不断提升医疗服务能力,与时俱进,建设川东北一流医疗服务体系。

(四)抓好医疗卫生改革“后半篇”文章。一是调结构。全区撤并5个地名卫生院设置为建制卫生院的门诊部,合并13个地名卫生院设置为建制卫生院的分院,村级建制调整撤并的149个村卫生室设置为建制村的卫生点,现完成执业登记等各项工作,已正式挂牌运行。二是建中心。着力打造区域片区医疗救治中心、急诊急救中心、人才培训中心、技术指导中心和公共卫生示范中心,鼎山和清江中心卫生院已完成“五大中心建设”,现已提交二级医院等级评审验收申请。三是定制度。已拟定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考核和薪酬分配制度,建立绩效工资动态调整机制,鼓励多劳多得,同工同酬,推动“两个允许”落实,充分调动基层医务工作者的积极性,推动卫健事业高质量发展。

(五)切实增强医疗机构防治能力。一是建机制。建立健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应急指挥体系,完善公共卫生重大风险评估、研判、决策机制和公共卫生应急处置和物资保障体系,建立数字化预防接种门诊,提升计免和新冠病毒疫苗接种能力。二是重防控。优化防控体系流程,提高防治效率,制定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疾病预防防控措施,完善了传染病患者预约和“直通车”就诊制度,提升了早期监测预警、风险评估研判、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检验检测、应急处置等能力。三是管慢病。推进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三高”共管试点,推动疾控机构与医疗机构在慢性病综合防治方面业务融合,提升职业病预防控制、诊断治疗以及康复能力。四是优服务。优化公共卫生服务流程,提升公共卫生服务效能,确保人人享受均等化优质医疗服务,打破常规公卫免费服务,大胆探索公共卫生购买式服务,实现公共卫生服务可及性。

二、取得成效

(一)健康扶贫巩固“实”。一是局振兴办出台了《xx区巩固拓展健康扶贫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方案》《xx区提升乡村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工作方案》《xx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实施方案》《xx区对农村人口因病、因灾、因意外变故实施医疗救治工作方案》《xx区医疗卫生机构改革“后半篇”文章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方案》和《xx区“大走访、大排查、大帮扶”活动反馈医疗问题整改工作方案》等一系列规范性文件,为乡村振兴前期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二是地方财政为全区脱贫户全额代缴自付部分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在县域内公立医疗机构住院通过绿色通道,先诊疗后付费,出院时只需结清自付10%的部分。对残疾、死亡给予特别扶助;手术并发症为Ⅱ级和Ⅲ级的,给予奖励扶助;独生子女父母奖励14471人,通过“一卡通”扶助金额达1821564万元。为50种大病患者采取集中诊治200余人次,签约履约和跟踪随访管理均达95%以上。三是建立易致贫户健康监测档案1500余份到应建尽建,将监测户患者视同慢病纳入跟踪随访管理,建档率和管理率达100%。

(二)医疗服务能力“优”。一是通过医联体建设,依托中医医院将5个中心卫生院和8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中医馆打造为基层中医特色科室,均能提供中医药服务的.同时能够开展6类以上中医药适宜技术,对农村60种以上常见病、多发病和部分疑难杂症实施诊治。二是投入5380余万元为全区65万居民开展公卫免费体检,建立居民健康电子档案64万余份,其中65岁及以上老人规范建立健康管理档案15万余份,建档率均达95%以上。三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疗服务收入均较上年度递增10%以上,门诊和住院次均费用增幅较调整前放缓3%左右,乡村两级医疗卫生机构诊疗人次较上年度增长15.2%,基层诊疗量占比稳定保持在65%以上,居民健康档案动态使用率稳定在80%左右,上级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转诊约1200余人次,较上年度提高5.3%,每个建制乡镇卫生院执业(助理)医师人数较调整前增加25%以上,非基药使用占比<40%,村卫生室(站)占比<30%。四是开展“万名中医”帮扶扶持行动,近400名中医师下沉到村卫生室(站)开展联村帮扶活动“固网底”,中医医院成立基层中医指导科,每年分别到16个乡镇卫生院和8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中医药业务指导“壮枢纽”,三级区级公立医疗机构均与上级三甲医院签订对口支援协议“强龙头”。

(三)疾病防控能力“强”。一是全区共建P2实验室6个,开展核酸检测40余万人次,特别是对重点人群、重点场所疫情防控常态化监测,共对养老机构、农贸市场等重点场所及工作人员检测0.8万份,做到应检尽检。二是全区共设置52个接种单位,169个接种台,培训新冠病毒核酸采样人员20__余人次,累计接种新冠病毒疫苗82.9万剂次。三是聚焦各类医疗机构、学校、集贸市场、外卖快递等相关场所的人员及环境,共开展核酸检测13.2万人次,结果均呈阴性。四是宣传传染疾病的防治200余场次,发放健康教育宣传资料25种50余万份。

三、存在问题

一是巩固拓展健康扶贫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抓的深度和力度还不够。二是地方财政逐年增加了卫生事业经费的投入,仍与人民群众健康需求存在较大差距。三是二级及以上公立医院和撤并合并地名卫生院的债权债务化解手段单一。四是虽然建立了一系列卫生人才激励机制,但基层卫生人才仍然引不进留不住。五是区域医疗卫生次中心建设投入不足,资金缺口仍较大。

四、下步打算

一是持续巩固拓展健康扶贫成果和医疗卫生改革“后半篇”文章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等工作,坚决落实好各级党委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的决策部署,为乡村振兴奠定基础。二是结合行业实际,提前谋划行业蓝图,做到早规划、早部署、早落实,高质高效圆满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力争出成绩、出亮点、树标杆、当领头雁。三是着力打造“五大中心”,加快推进区域医疗卫生次中心建设,切实增强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有效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烦心事”。四是提升人民群众就医安全感、获得感和满意度。五是扛牢扛实责任,大力实施健康教育,让人民群众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形成好风气,让群众“不得病、得小病”,守住因病致贫返贫风险底线,为第二个百年开好局,共同建设清爽、奋进、幸福。

村级乡村振兴年度工作总结 篇6

“振兴”是一个发展的命脉,在中国人口众所周知的范围内,“振兴”不可避免地存在于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振兴”更是我国发展的命脉。

一个发展的命脉,就在于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各个领域。中国的发展,既包括经济、文化、社会诸多方面的发展,又包括社会主义文化、民族和社会建设的文化、生态文明的文化等。它是经济发展的命脉,是的发展。它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命脉。

“振兴”是一个发展的命脉。“振兴”,是一个民族发展的`命脉。“振兴”是和民族的生命,在中华民族发展的过程中,“振兴”不仅体现为的生存和发展,也体现为民族和人民的发展。

“振兴”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命脉。“振兴”不是和民族的生存和发展,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命脉。“振兴”为人民的生存和发展做出了贡献。

“振兴”为社会主义文化和生态文明建设做出了贡献。“振兴”为经济社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振兴”是人类社会文化的命脉。我们应当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和把握这一命脉。

“振兴”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命脉。“振兴”是一个经济社会发展的命脉,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命脉。“振兴”是一个经济社会发展的命脉。“振兴”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命脉。“振兴”为人民的生存和发展做出了贡献。

我们应当清醒认识到,“振兴”不仅体现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命脉,而且体现在为民族和人民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村级乡村振兴年度工作总结 篇7

20xx年,县乡村振兴局以布局长远、衔接有力的决心、信心,全面对标对表中央、省、市乡村振兴要求,以坚定的决心压紧压实责任,以扎实有效的措施全面夯实基础,以创新发展的思维稳固产业发展短板,确保全面、高质量完成各项任务。目前,我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正在强有力推进之中。

一、基本县情

新晃旧称晃州、晃县。全县总面积xx08平方公里,辖11个乡镇、xx7个行政村,1个省级工业集中区。xx56年成立侗族自治县。总人口25.6万,以侗族为主的少数民族占80.1%。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示范区、原武陵山连片特困地区县和革命老区县。新晃区位优,交通畅。位于湖南最西部,南西北三面与贵州接壤,素有“湘黔通衢”之称,是湘黔高铁经济带重要节点,是湖南西大门、中西部对接的前沿窗口,在中西部融合发展与交流合作中具有重要而独特的作用。湘黔铁路、320国道、242国道贯穿县境,沪昆高速公路、沪昆高铁过境新晃,县城距湖南芷江机场和贵州铜仁凤凰机场分别只有40分钟、50分钟车程。新晃资源特,物产丰。主要有“八个一”(一石、一牛、一树、一米、一药、一蜜、一泉、一镇)。“一石”即重晶石和钾长石,储量分别达4.5亿吨和9亿吨,为全国特大优质矿藏;“一牛”即新晃黄牛,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湖南十大农业品牌之一;“一树”即新晃龙脑樟,属于独有资源,也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一米”即新晃侗藏红米,入列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录;“一药”即新晃黄精,为特色道地中药材;“一蜜”即五倍子蜂蜜,入列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一泉”即八江口温泉,水质优良,环境优美;“一镇”即龙溪古镇,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新晃文化浓,社会安。侗族文化、原始稻作文化、傩文化保存完好,傩戏“咚咚推”入列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侗族大歌被列入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新晃民风淳朴,社会安宁,曾2次被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连续xx年保持省级平安县。新晃生态美,发展好。水环境、空气环境质量均排全省前列,森林覆盖率69.8%,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保护区、国家卫生县城、省级文明县城、省级园林县城,正在创建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县。

二、科学谋划新晃发展思路

(一)工作目标。以深入落实“三高四新”和“三城一区”战略、打造对接西部陆海新通道战略桥头堡为总目标,在湘黔边区、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塑造发展新优势,将新晃建设成为产业振兴高地、流量经济高地、教育康养高地、人文生态高地、开放创新高地。

(二)工作路径。以“产业为本、基础先行、金融为器、规划引领、项目为王”为总体思路。产业为本,加快发展精细化工、特质农业、商贸物流、文教康养、休闲旅游等现代产业,打造产业振兴高地。实行“新晃教育2.0行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打造教育康养高地。以“目的地”思维营造高调性休闲旅游产业体系,打造人文生态高地。基础先行,充分挖掘县域资源禀赋优势,推进全域物流体系建设,实施公园城市更新行动和原味乡村建设行动,畅通县域经济内循环,逐步打通县域经济外循环,打造流量经济高地。金融为器,探索实施“新晃县精准防贫综合保险”3.0版,开展“1+2+3+N”乡村振兴金融服务试点,赋能实体经济发展,打造金融安全区,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规划引领,构建高质量发展技术底图。项目为王,坚持经济工作项目化、项目工作责任化,以项目成效看班子、看干部、论英雄。

(三)工作抓手。以“领着学、带着干、逼着办”为主要抓手。领着学,就是建立和完善终身学习体系,兴学风、正学风,建设“学习型新晃”。带着干,就是坚定坚决地把“领着学”的成果项目化,全力提升项目能力。逼着办,就是以最高规格的大督查大督办,确保“领着学”的成果、“带着干”的效果。

(四)工作保障。强化开明、全局、协同、底线思维,以真抓实干推动高质量发展,以高质量党建保障高质量发展。

三、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推进情况

近年来,全县上下深入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一系列文件精神,着力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发展理念,积极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生态环境、公共服务极大改善,农村整体面貌发生深刻变化,农民生活环境明显变好。

1、提高政治站位,形成工作合力。一是组建工作班子。成立了以县委书记为组长,县长为第一副组长,县委副书记为执行副组长,相关县领导为副组长,职能单位和乡镇负责人为成员的城乡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城乡环境治理办,由县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兼任办公室主任。设立了6个工作推进组,分别明确一位牵头县领导和一个牵头单位,旨在通过开展城乡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城乡环境整体水平,实现“一户一处景,一村一幅画,一线一风景,一县一品牌”的大美格局。二是科学制定方案。县委常委会、县政府常务会多次专题研究部署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印发《新晃侗族自治县城乡人居环境整治(农村“清爽”工程暨巩固国家卫生县城)三年行动方案》、《新晃侗族自治县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专项行动方案》《新晃侗族自治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五治”专项整治行动方案》等多个行动方案,基本完成了全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制度设计。三是加强工作调度。组织召开了多次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现场推进会、视频会、联席会和调度会。加强实地督促指导,县大督查领导小组扎实开展明察暗访,重点排查和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

2、坚持问题导向,推进清洁行动。一是加强宣传发动。按照省、市的要求,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广泛宣传,在全县范围内推广“扶罗镇枫木村农村清爽工程十户一体工作经验”利用每月的“环境卫生清扫日”和“党员主题活动日”组织开展村庄清洁行动,帮助群众实现“扫干净、摆整齐、有精神”。二是开展集中整治。我们利用传统节假日,实施了村庄清洁清爽行动春、夏、秋、冬四场战役。结合新冠疫情防控,进行了再动员、再部署;积极开展县、乡、村大评比活动,制定了三级评比和考核办法,按照每月一检,每季度一评比的高压态势,督促各乡镇、村常抓不懈,绝不放松。三是及时总结推介。我们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网站、微信、等媒体,宣传推介村庄清洁行动的好典型、好经验。在全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现场推进会上,交流推介了波州镇柳寨村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典型范例;新晃“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村庄清洁清爽行动”的行动做法,多次在省、市媒体上稿。20xx年全市美丽乡村幸福家园现场会、20xx年全市乡风文明移风易俗现场会均在波洲镇柳寨村召开。20xx年5月7日,湖南卫视《鲜厨100》节目在伞寨村开机现场拍摄,湖南省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管理和乡村振兴工作推进会9月23日在伞寨召开。

3、严格质量管理,着力推进改厕。坚持质量优先原则,坚持无害化卫生厕所的改造标准,把改厕质量放在第一位,实行首厕过关制,从源头上严格把关,确保改造一个成功一个。按照“县级统筹、部门指导、乡镇主抓、村级落实”的原则认真组织实施。对有改厕任务的乡镇、村,都明确了乡村两级改厕专干,负责对改厕施工现场的指导和监督。采取召开现场会、举办专题培训班等形式开展改厕技术培训,重点加强对改厕施工队伍、乡村两级改厕专干的培训。20xx年至20xx年新建(改建)农村卫生厕所4894户,完成省下达指标的102.5%,卫生厕所普及率已达到87.5%,改厕户满意率达到100%。

4、聚焦重点任务,坚持集中攻坚。一是着力推进垃圾治理。按照“户分类、村收集、乡转运、县处理”的垃圾处理模式,广泛开展农村生活垃圾治理。3年来建成乡镇垃圾中转站6个,全县xx个农村非正规垃圾堆放点全部完成整治销号,垃圾收转运体系覆盖的行政村达85%以上。二是着力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分步实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以河塘沟渠为重点实施了清淤疏浚,采取综合措施恢复水生态,将农村水环境治理纳入了河长制重点任务,抓好源头治理,开展农村黑臭水体整治。全县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60%以上的村有100个,占所有行政村比例的72.99%。三是着力推进农业生产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作。大力引进和发展现代化的畜禽养殖企业,开展秸秆直接还田资源化利用,推动种养业协调发展,开展了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试点。截至20xx年底,全县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87.5%,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为80.3%。四是着力提升村容村貌。积极推进“多规合―”村庄规划编制试点,有效推进1xx个村村庄规划编制工作。成功申报3批12个村列入中国传统村落保护目录。加快村庄绿化工作,国家、省级已认定的绿色村庄达到109个,乡村绿化覆盖率达到30%以上,80%的行政村达到绿色村庄的标准。五是着力推进管护机制建设。推行村民自治管理实践,推广“四自两会三公开”建管机制,全县xx7个行政村均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纳入村规民约。按照强化财政投入、拓展金融投入、激活民间投入的思想,着力构建多元化投入机制。3年来共投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资金3.32亿元,其中市县两级财政投入2.93亿元,社会资本投入0.39亿元。积极探索网格化监管体系建设,在全县推行了“十户一体”模式。

5、立足示范创建,打造美丽乡村。按照“以点带面、点面结合”的要求,以农村人均环境整治为突破口,深入推进“千村美丽、万村整治”工程建设,加快美丽乡村建设步伐。3年来,成功创建省级美丽乡村2个,市级美丽乡村6个,县级美丽乡村25个;市级农村人居环境示范村5个,县级人居环境示范村27个。制定《新晃侗族自治县波州镇全域推进美丽乡村示范创建工作实施方案》,明确重点建设内容,整合安排资金,全力推进实施。县财政克服资金紧张的困难,对美丽乡村、环境整治示范创建和农村改厕安排资金支持,20xx年安排两级“清爽”工程经费558万元,市级美丽乡村建设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示范创建村奖补资金39万元。20xx年安排市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示范创建资金101万元。

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推进情况

今年来,乌兰副书记在全省防止返贫监测与帮扶工作推进视频会上的讲话精神,雷绍业书记在全市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工作视频会议精神,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责任感、紧迫感,牢牢扛起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历史责任,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放在突出位置,推动脱贫攻坚政策举措和工作体系逐步向乡村振兴平稳过渡。

计划投资1亿元建设的博世康新晃黄精产业加工园入驻“中国新晃黄精城”;向家地村入列怀化市第一批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录;万寿街、姚家巷子入列湖南省历史文化街区;柳寨村在全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现场推进会上作经验交流。9月xx日-24日,全省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管理和乡村振兴工作推进会暨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品展演展示会议在我县召开,得到参会领导、代表、专家的充分肯定,湖南日报、华声在线、怀化日报等省市媒体进行了集中报道。10月5日-6日,邀请国家、省专家到晃召开新晃县黄精产业发展座谈会。11月全省牛羊协会换届会议将在新晃召开,各级专家300人参会。新晃县产业振兴之路走出特色、走出成效,为乡村振兴工作推进提供了坚实保障。

1、压紧压实责任。建立全面的乡村振兴体系。今年来,召开县委常委会议10次,政府常务会议4次,全县推进会2次,研究和部署有关工作。将县委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小组和县委农业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合并,设立战区指挥部,县委常委、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县政协主席任战区指挥长。建立责任下沉体系。继续实行“县委常委、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县政协主席包乡,县领导和县直单位包村,驻村工作队和村支两委包组,干部包户”四级联动帮扶责任制。出台《新晃侗族自治县乡村振兴驻村帮扶全覆盖工作实施方案》《新晃侗族自治县乡村振兴“党建+微网格”结对帮扶全覆盖工作实施方案》《新晃侗族自治县乡村振兴驻村第一书记、工作队和帮扶责任人管理考核办法(暂行)》,确保驻村帮扶、结对帮扶体系健全,责任明确。建立统筹权威的调度体系。继续实行“大例会”制度。以党建为引领,以乡村振兴为总揽,对农业农村等各项工作进行统一部署。施行大督查机制。县委成立大督查工作领导小组,坚持重点工作与面上工作相结合、日常工作与中心工作相结合的原则,以乡村振兴工作为重点开展综合性督查。

2、坚持规划先行。扎实抓好全县“十四五”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规划科学规划编制工作。目前已按照《湖南省“十四五”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规划》《怀化市“十四五”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规划(征求意见稿)》完成修改。设立20xx-20xx三年滚动项目库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项目库,计划储备项目129个,投资总额2973069.38万元。有效推进1xx个村村庄规划编制工作,12月底前完成规划任务。

3、加强资金管理。制定《新晃县20xx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过渡期继续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工作方案》《新晃县20xx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过渡期继续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年中调整工作方案》,统筹整合涉农资金资金xx600万元,明确资金整合、资金投向、安排比例、部门职责等。对党的十八大以来形成的扶贫项目资产进行全面清查,科学界定资产权属,落实管护主体,明确管护责任。

4、做好政策衔接。按照中央、省、市相关文件精神,合理把握节奏、力度和时限,逐项分类优化调整脱贫攻坚期政策,结合我县实际制定《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实施方案》《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施意见》《20xx年度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重点工作任务清单》等,推进由脱贫攻坚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政策平稳过渡。对各部门过渡期政策进行梳理,制定《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20xx年度到户政策告知书》,由结对帮扶人发放和宣传到每户脱贫户和监测户,确保广大脱贫群众知晓政策、享受政策、用好政策。

5、严防致贫返贫。制定《新晃县侗族自治县关于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的实施方案》,明确联村后盾单位班子成员等人员作为监测帮扶联系人,提升监测户结对帮扶实效。每月组织民政、教育、医保、残联等部门及时导入省防返贫监测与帮扶平台数据,开展信息对比,核实处理风险点,消除致贫返贫风险。扎实开展“十看十排查”和脱贫质量集中排查行动,动态摸排符合条件监测对象31户,录入全国防止返贫监测信息系统,开展监测帮扶。全面推进“精准防贫综合保险”工作,截至10月底,受理23起(经核实不符合理赔政策5起),完成赔付10起29.336万元,正在办理8起。制定《新晃侗族自治县20xx年监测户产业奖补实施方案》,新增小额信贷540笔2496.91万元,引导群众发展产业增加收入,出台《关于做好20xx年度监测户外出务工人员一次性交通费补贴申报工作的通知》,引导监测对象外出务工增加收入。20xx年全县外出脱贫人口务工20511人,较去年增长3.58%,监测户278人,较去年增长64.5%。

6、抓实易搬后扶。调整充实“十四五”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帮扶工作队伍,做到力度不减、人员不散。完成《新晃侗族自治县“十四五”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帮扶工作规划》编制。制定《20xx年新晃侗族自治县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帮扶工作计划》,落实易地搬迁后续帮扶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机制。规范后扶管理,安置点水电路讯基础设施配套完备,基层组织建设、户籍管理、不动产登记等公共服务运行完善。有产业发展能力、就业意愿的搬迁人口后续帮扶措施落实率100%。

7、着力提升能力。完成20xx年春季学期雨露计划职业教育补助975人146.25万元。按照省乡村振兴局9月28日下发的《关于开展20xx年乡村振兴致富带头人培训工作的通知》要求,完成致富带头人参训意愿情况摸底,并与湖南省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对接,将按时完成55人培训任务。我县为推进乡村振兴工作实现科技创新、产业振兴,老蔡公司、永益牧业、蜂窝窝等6家企业与湖南农大签订了定向服务协议,下一步将与怀化学院、华南农业大学签订合作协议。举办了乡村振兴基础知识培训班,实现乡镇干部、驻村工作队及村支两委负责人的分级培训全覆盖。

8、改善人居环境。制定《新晃侗族自治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五治”专项整治行动方案》《新晃侗族自治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暨改厕工作“一月会战”方案》,按照“一拆二改三清四化及六无一全”要求,扎实开展村庄清洁行动。健全“村收集,乡转运,县处理”的垃圾转运体系,对各乡镇所有垃圾堆放点进行改造,全县农村规划建设垃圾中转站7个已完成了6个。稳步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新建乡镇集镇污水处理设施4个,农村污水处理设施460套。改(新)建农村户用卫生厕所3700户。压实镇村责任,彻底解决焚烧秸秆、垃圾问题。

五、下步工作打算

我们将扎实做好中央巩固脱贫成果后评估考核、省市对县20xx年度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各项准备工作。

一是抓细抓实防止返贫监测与帮扶。持续加大动态监测帮扶排查力度,确保应纳尽纳、应消尽消。运行好防止返贫监测与帮扶机制,重点防范因病返贫、因疫因灾返贫,推进产销对接和消费帮扶。

二是强化衔补资金项目管理。加快推进项目实施和资金拨付。谋划好20xx年资金使用,提前研究和储备一批基础设施建设、生产设施配套、人居环境整治等乡村建设重大工程,建设完善20xx-20xx三年滚动项目库。

三是规范驻村工作队选派和管理。加强驻村干部管理和保障,确保驻村帮扶、结对帮扶全覆盖。

四是认真做好规划编制工作。抓紧编制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规划、乡村振兴村庄规划,确保按时保质完成规划编制任务。

五是稳中求进防范各类风险。持续开展“十看十排查”专项行动回头看,突出抓好“三保障”和饮水安全、易地搬迁后扶等重点领域风险隐患排查,着力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事,把各类风险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

村级乡村振兴年度工作总结 篇8

(一)20xx年乡村振兴工作情况

一、稳妥推进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绩溪县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实施方案》已于20__年12月经县委、政府研究出台,同时印发到各乡镇和县直单位。今年我社根据《绩溪县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实施方案》文件精神,着手开展“三会”建设基础工作,完成第一次社员代表大会代表摸底统计工作,并进行理事会章程、大会议程等文件草拟工作,待市社第一次社员代表大会召开后,启动此项工作。

二、基层组织建设情况。一是广泛开展调研,谋划工作思路。今年来,我社根据出台的综合改革方案,围绕基层组织建设,深入乡村开展调研,重点了解村级集体经济情况,产业发展态势及各村级发展意愿等,通过调研,我社决定先在寺后、高杨等五村以村社共建模式组建村级供销合作社,并指派专人指导,落实责任,目前各村在积极推进,待今年村级组织换届后申请登记注册。二是加强部门协调,推进基层社建设。我社积极与组织部、农委、市监局对接协调,探索村社共建模式,争取部门支持,不断推进工作。

三、“新网工程”建设情况。今年新增专业合作社2个,增加经营网点3个,有效拓展了服务平台。进一步加大指导服务力度,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快速发展,社会化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组织申报“新网工程”项目,争取财政补贴资金55万元用于绩溪县黄高峰油茶种植专业合作社100吨山茶油生产线项目建设和绩溪县临溪镇设施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设施果蔬基地项目建设。

四、进一步加强资产管理。今年我社对社有资产经营情况进行全面调查摸底,利用法律手段对近几年房租拖欠进行清理,为防止社有资产流失。对部分资产水电线路进行改造,确保安全生产,降低资产经营成本。

五、着力提升社会化服务水平。今年我社与省社基层网络建设投资公司对接合作,拟建绩溪县农产品物流中心和仓储冷链设施。目前就项目积极跟进。今年5月我社到黄山供销社学习考察农药集中配送体系建设,向分管领导提交学习考察报告,积极与县农委、环保局协调对接,强力推广我县实施农药集中配送黄山模式,力争将农药集中配送体系建设纳入(20xx-20xx)新安江生态保护补偿资金项目。

(二)下半年工作思路和举措

一、强本固基,推进基层社建设。基层社是供销社服务“三农”的前沿阵地。下半年,我社深入贯彻落实省社基层组织建设指导意见,将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强力推进村级供销合作社建设,完成村级供销合作社有限公司的登记注册工作。根据各地产业特点,指导村级合作社开展特色经营,壮大集体经济,促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促进脱贫攻坚、促进美丽乡村建设。引导合作社发展适度规模经营,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有机衔接,引导农民参与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结合村级社建设,组建村级综合服务社,满足农民生产、生活、文化、卫生等需求。按照“五有”要求,克服困难,推动经营网点和服务平台的再建工作。年底前将推动政府出台发展基层社的实施意见,保障基层社建设顺利进行。

二、拓展服务,推动惠农服务体系建设。围绕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实施产前、产中、产后全方位为农民提供服务,搭建综合性服务平台。今年我社将在山核桃种植产区,推行“保姆式”全托管和“菜单式”半托管服务,积极探索山林托管服务路子,逐步将村级基层社打造成为规模适度、半径适宜、功能完备的惠农服务综合体。

三、积极创办领办农民专业合作社,稳妥推进适度规模经营。引导农民以主导产业或主导产品,牵头领办农业合作社,围绕我县“12345”总体发展要求,探索发展休闲观光农业,旅游产品加工业。20xx年供销社牵头新增2个专业合作社,同时要积极探索专业合作社联合建社的发展思路,以突出产业、自办引领、股份加盟,基层社承办的模式探索发展专业合作社联合社。

四、搭建供销平台,提升社会化服务水平。持续与省供销社基层网络建设投资公司对接,共同新建我县农产品物流中心和仓储冷链设施,为我县优质农产品搭建产销对接服务平台。持续推进我县农药集中配送体系建设,供销合作社将成为农药集中配送实施主体,进一步提高为农服务能力。

五、构建规范高效的双线运行体系。积极筹备“三会”制度建设,以“三会”体制建设为契机,进一步优化机关机构设置、职能配置。成立绩溪县供销社资产经营管理有限公司,加强社有资产管理,确保社有资产保值增值,保护社有资产所有者和经营者合法权益,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社有资产管理和经营体制。实行社企分开,双线运行模式。

村级乡村振兴年度工作总结 篇9

(一)落实“四个不摘”,提高政治站位。

今年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起步之年,我们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作为乡村振兴的首要任务,做到思想不松、力度不减、标准不降。

一是不摘责任。及时组建乡村振兴局,将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纳入乡村振兴工作一体推进、一体谋划,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构建起“三级书记主抓、党委政府同责、部门合力共为、镇村推进落实”的责任体系。

二是不摘政策。继续强化政策保障,相继出台《关于加快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实施方案》等18个政策性文件,按照“接续保留一批、调整完善一批、有序退出一批”的思路,延续产业、就业、消费、金融等现有政策总体稳定,稳妥落实教育、医疗、住房、饮水安全等民生保障普惠性政策,避免因政策取消或政策变化降低脱贫成色。

三是不摘帮扶。持续开展驻村帮扶和定点帮扶工作,向63个脱贫出列村、3个乡村振兴示范村和3个乡村振兴重点推进村(其中类型重合的1个)选派第八批干部204人,接续推进乡村振兴。保持“市、镇、村”三级乡村振兴干部队伍总体稳定,要求帮扶责任人和村包片干部按季开展走访,巩固脱贫后续帮扶成效。截至目前,全市共有7938名帮扶干部结对帮扶脱贫户36970户、边缘易致贫户1385户、脱贫不稳定户351户、突发困难户29户。

四是不摘监管。出台《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管理办法》,规范资金项目使用管理,依托资金动态监管平台系统,对项目资金实行全程跟踪问效,确保衔接资金花的高效、用的安全。持续加强作风建设,深入推进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治理,坚决查处漠视群众利益和侵占损害集体资产的违纪违法行为。今年以来,我们共查处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2件,处理2人,其中给予党纪政务处分2人。

(二)围绕“四个聚焦”,防止返贫致贫。

坚持防范为先、因户施策,在动态监测上健全机制,在核心指标上全力保障,在精准帮扶上持续发力,在反馈问题上全面整改,防止返贫致贫现象发生。

一是聚焦动态监测防风险。印发《关于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的指导意见》,强化及时预警和提前帮扶。

1、健全网格化监测机制。建立“市、镇、村、组”四级网格,全市8839个网格实现全覆盖监测。

2、加强涉贫数据共享预警。依托省脱贫攻坚大数据管理平台,与教育、医保、民政等部门建立信息共享和预警机制,截至目前,共筛选预警人员名单872人,摸排因病达到预警标准275人,及时纳入防返贫帮扶救助范围。

3、开展常态化走访摸排。严格落实帮扶责任人季度走访制度,对帮扶和联系对象家庭因病、因灾变化信息及时掌握、及时反馈、及时更新。截至目前,新识别三类监测户47户,风险回标11户,均已落实针对性帮扶措施。

二是聚焦核心指标强保障。持续巩固“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成果。

1、在兜底保障上“应兜尽兜”。全面实现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城乡统筹”、“应保尽保”,兜牢民生保障底线。截至11月底,全市发放城乡低保对象3.56万人低保资金1.58亿元,发放特困供养对象6337人特困供养资金4300.91万元;临时救助1636人次,发放资金233.01万元;发放散居失能特困人员518人、困境儿童516人委托照护补贴93万元;为特困供养对象购买住院医疗护理保险(140元/人/年),共赔付金额45.03万元,有效解决特困供养人员住院期间的照料护理问题。

2、在教育保障上做到“应助尽助”。全面落实脱贫家庭学生资助政策,不让一个孩子因贫辍学。今年以来,共资助脱贫家庭学生8463人,发放资金1478.31万元;办理生源地助学贷款953人,发放资金915.67万元;1913人次获得“雨露计划”资助286.95万元。

3、在医疗保障上做到“应保尽保”。对有诊疗需求的脱贫人口做到“应签尽签,签而有约”,今年全市累计签约家庭医生服务3。38万人。认真执行医疗救助政策,累计为脱贫人口补偿医疗保障资金1.82亿元。

4、在住房保障上做到“应改尽改”。出台《无为市农村低收入群体等重点对象住房安全保障工作实施方案》,确保群众住房安全有保障全覆盖。截至目前,共完成农村低收入群体危房改造184户,发放补助资金232.2万元。

5、在饮水安全上做到“提质提标”。深入开展农村供水工程水质提升专项行动,建立水质监测体系,实施供水单位水质考核奖补政策,确保今年以来水质合格率均达100%。

三是聚焦帮扶措施抓落实。年初,对所有脱贫户、监测户本着“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因户因人精准制定“一户一方案、一人一措施”,对有劳动能力的脱贫户、监测户,以产业就业促进稳定增收;对丧失劳动能力的,以兜底保障为主,全市脱贫户户均帮扶措施达到7。37项。截至目前,所制定的各类到户帮扶措施已基本落实到位,全市脱贫户、边缘易致贫户、脱贫不稳定户家庭人均纯收入分别达13557元、11460元、11424元,牢牢守住防止规模性返贫的底线。

四是聚焦反馈问题督整改。针对中央巡视和省20__年脱贫攻坚成效考核暗访、督查反馈问题,我们坚持问题导向,统筹推进、一体化整改。

1、高站位抓整改。成立中央巡视反馈脱贫攻坚问题整改工作领导小组,由党政主要负责同志任“双组长”。今年以来,市委市政府先后专题听取研究2次,专题调度2次,切实推动问题整改落实。

2、严责任抓整改。对中央巡视及省考核反馈问题一体化推进整改,共梳理出2大类10个方面的问题,制定了31条整改措施。实行清单式管理、销号式推进,切实把整改责任压实到岗、传导到人,至5月底全部整改到位。针对省暗访调研发现4个方面8个问题,在立行立改的同时,举一反三,对类似问题在全市范围内进行排查。

3、真督导抓整改。今年以来,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先后20次深入基层一线,督导脱贫攻坚问题整改落实,开展了4次集中督导排查,及时下发《督查通报》,共发现问题1895个,目前已全部整改到位。

(三)突出“四个强化”,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我们千方百计保障财政资金投入,推进富民产业发展、促进稳岗就业、强化社会帮扶,促进贫困群众稳定增收,确保脱贫成果成色更足、质量更高。

一是强化资金投入。为保障财政投入稳定增长,项目资产持续收益。

1、加大资金投入。统筹各级财政衔接资金3.87亿元,其中今年共争取中央、省级和芜湖市级财政资金2.44亿元,其中央0。43亿元、省级0.34亿元、芜湖市级1.67亿元,市本级安排1.43亿元,安排产业类项目财政衔接资金2.04亿元,占比52.7%。

2、加快拨付进度。今年实施财政衔接资金项目170个,目前已全部竣工,资金全部支出。

3、加强资产管理。对20__-20__年扶贫资金形成的项目资产,按照公益性、经营性、到户类资产清查建账,全市各级扶贫项目资产总规模12.71亿元,其中公益性资产8.84亿元,经营性资产1.9亿元,到户类资产1.97亿元,为脱贫户、村集体特别是出列村扶贫资产持续收益提供了保证。

二是强化产业带贫。始终把产业帮扶作为稳定脱贫根本之策。

1、园区带动。巩固建设63个特色种养业示范园区,带动村集体增收超200万元,带动脱贫人口务工就业200人以上,人年务工收入超5000元。

2、项目支持。投入财政衔接资金1.82亿元,实施22个农业特色产业发展项目,每年带动村集体增收1100万元,带动500个脱贫人口年增收超5000元。

3、奖补激励。安排产业奖补资金956.6万元,帮扶5759户脱贫户、边缘易致贫户自种自养发展产业,户均奖补达1600元。

4、信贷扶持。发放脱贫人口小额信贷1703户、8467万元,用于脱贫户和带贫主体产业发展。

三是强化稳岗就业。落实就业优先政策,促进脱贫人口稳定就业。

1、就业服务。以“带企业下乡,送岗位上门”形式,举办各类招聘会197场,现场参加群众3500多人。

2、技能培训。开设10期脱贫稳就业培训班,培训脱贫人口373人,完成年度目标任务155.4%。

3、劳务输出。协调帮扶脱贫人口返岗就业4.42万人,完成目标任务105.56%,其中外出就业2.9万人。

4、开发岗位。开发622名乡村公益性岗位用于安置脱贫人口,人均年增收4800元。10家就业帮扶车间、59家就业帮扶基地,共吸纳脱贫人口561人就业,人均年增收18000元。

四是强化社会帮扶。汇聚社会力量参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1、推进“万企兴万村”行动。继续动员企业开展社会帮扶,“尚纬扶贫基金”今明两年每年继续安排200万元资金,重点用于边缘易致贫户和突发困难户社会帮扶救助。此外,各镇也设立了社会帮扶基金,总规模达770万元。

2、用好“中国社会扶贫网”平台。开展社会爱心物资对接服务,今年累计发布物品和资金需求1.84万项,对接成功1.79万项,受捐金额70.8万元,对接成功率97.1%。

3、巩固“消费帮扶”成果。继续开发系列消费帮扶产品,开展农产品产销对接“八进”行动。全市建成消费扶贫地方馆2个、企业馆6个,线下专区14个、线上专区5个,扶贫专柜15台,108家经营主体261个产品被列入《全国帮扶产品目录》。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共帮助脱贫户、带贫主体销售农副产品近2亿元。

(四)狠抓“四项重点”,全面推进乡村建设。

以乡村建设“四项重点”为突破口,扎实推进美丽宜居乡村建设,努力让农业强起来、农村美起来、农民富起来。

一是狠抓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城乡供气、供水、污水处理、垃圾处理、公共交通等基础设施“五个一体化”建设进程。安排财政衔接资金4182万元,新修建“四好农村路”59条68.5公里,进一步改善了农村地区交通条件。投入2332万水利衔接资金,实施严桥镇湖塘圩站、红庙镇骆家塅站2座泵站更新改造。投资6522万元,续建基建类电网项目11个、新建65个,人民群众幸福感得到进一步提升。

二是狠抓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今年以来,重点对城乡结合部村庄、中心村边缘地带、主干道两旁村庄三个重点区域的农户庭院和房前屋后等开展专项整治,共清理沟塘1500口,拆除乱搭乱建856户,9.2万吨农村生活垃圾全部进行无害化处理、处理率达100%。21个省级美丽乡村全面实施,7000户农村厕所改造任务全面完成,并推动形成长效管护机制。

三是狠抓基层基本公共服务。持续推进农村中小学优化布局调整,不断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今年共有460名教师参与交流工作。公共卫生服务水平显著提高,完成111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任务,乡村医生岗位技能培训475人。围绕庆祝建党100周年,广泛开展城乡联动的文化结对、培训辅导、文艺演出等活动,累计举办300余场活动。

四是狠抓宣传报道树典型。采取多种方式宣传我市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及推进乡村振兴工作。今年以来,推送各类典型事迹和案例75篇,在各类媒体刊登相关信息503篇。围绕“感恩共产党奋进新时代”主题活动,邀请央媒省媒记者走进黄汰村,报道黄汰村依靠特色产业,打造“花果之乡”走出一条繁荣振兴的致富路等。在特色产业、医疗保障、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等方面总结提炼,先后推出“四带一自”特色种养业发展,推进“三医联动”改革,打造“381”工作法、下好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三步棋”等典型,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促进乡村振兴提供了有益经验。

村级乡村振兴年度工作总结 篇10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x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我们响应学校号召,积极参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利用专业所学知识,在实践中得到更好的锻炼,培养实际操作能力与团队合作能力。将自己所学知识运用在实践中,在实践中巩固自己的知识,调节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关系,培养实际工作能力和分析能力,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因此我们选择在暑假空闲时间,对自己家乡周边的乡村进行实地调研与分析。

因为疫情的原因,今年的社会实践与以往的都不相同,组队是在线上,讨论也在线上,除了实地调研,其他的工作都在线上完成,虽然实践队员不能面对面的交流,但是依旧出色的完成了每个人的工作。在实践活动开始前,我们先进行了相关资料的查询,然后共同完成了问卷的制作,并在网上发布。接着实践队员每天根据自身情况进行实践调研,并完成记录和实践报告新闻稿。在实践过程中,每位队员都会遇到大小不一的情况,但是都被一一化解,在实践过程中锻炼了自己,也成长了不少。为使更多的村民能够了解到国家颁布的乡村振兴战略,队员走街串巷不断地在村民中间宣传国家战略,帮助村民更好地了解国家政策。在实践活动的最后,队员自发在村庄中打扫公共设施,为美丽乡村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经历了此次的社会实践调研,以及走访调查,实践队员更加深入了解到了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而且这次的实践活动是实践队员了解社会、开阔视野的重要途径,我们大学生也可以用自身的实践行动去关心社会、了解社会、融入社会,为乡村的振兴奉献自己的一份心,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村级乡村振兴年度工作总结 篇11

某某县是农业大县,全县90多万人中有70多万在农村。当前,全县农业基础薄弱,现代农业还没有迈开步子,农业产业链条比较短,这些都制约着乡村振兴的发展。全县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非常迫切,我们将从最薄弱的环节入手,坚决贯彻中央和省市委决策部署,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20字总要求,全面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个振兴”。

一、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抓手,着力推动质量兴农、绿色兴农,让乡村“强”起来。切实抓好粮食生产,推动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新增高产创建示范方10万亩。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力争新增特色经济作物3万亩,发展特色经济林5000亩。大力培植道地药材标准化种植,新增中药材种植面积8000亩以上。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新建、改扩建规模化养殖场20家以上,创建省级以上标准化示范场2家,新认证“三品一标”农产品20个以上。大力发展土地流转、土地托管、订单服务等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提升农户组织化程度,新建为农服务中心3处,完成测土配方智能配肥和飞防作业各20万亩。开展全程机械化推进行动,提升农业生产综合机械化水平,争创国家级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坚持用工业化理念发展农业,大力实施农业“接二连三”工程,积极培育壮大果蔬、食用菌、肉食加工、宠物食品等产业,争取打造几个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全力推进丝路东方田园综合体、益客农业生态示范园项目建设进度,发展生猪、肉鸭规模化养殖。积极推动山东上上滩田园综合体、深圳铁汉生态黄河滩区田园综合体项目尽快落地建设,争取打造成省级以上现代农业园区,走出一条规模经营、装备现代、绿色生态、优质高效、三产融合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在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上提供“某某方案”。

二、以打造美丽宜居新家园为目标,着力补短板、强弱项,让乡村“美”起来。坚持点面结合、整县推进、特色打造,加快实现美丽乡村全域化。持续开展农村环境“_”,整合农村“七改”、环境综合整治、“美丽庭院”等资源,建立多元化投入、常态化巡查、长效化管护机制,新增植树造林面积1.5万亩,创建森林乡镇1个、森林村居34个,打造“村在林中、路在绿中、房在园中、人在景中”新农村,助力全市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全面实施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力争综合利用率达到80%。深入开展移风易俗,倡树文明乡风,巩固强化殡葬改革成果。选好配强村委会班子,培育“新乡贤”,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综合运用政策激励、分类指导、产业扶持、规范管理等措施,加快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三、坚持以实现共同富裕为方向,着力保障和改善农村民生,让乡村“富”起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加快实现共同富裕,让广大农民有更多获得感和幸福感。一是在“减”字上下功夫,持续深化脱贫攻坚。深化脱贫攻坚“三个一”工程,加强扶贫车间管理,致力于扶贫车间向“致富车间”“发展车间”转化;加大涉农扶贫资金整合力度,集中抓好畜禽养殖、花卉、果蔬、食用菌等几个符合当地实际的产业扶贫基地。盯紧“黄河滩”,完成4个外迁社区搬迁,加快4个村台社区建设,努力实现“一村一品,一台一韵”,建成美丽乡村示范点,逐步将“黄河滩”变成美丽的“花果园”。锁定“老病残”,实施资产收益、农村低保、实物供给、邻里互助等保障性扶贫措施,落实各项扶贫政策,确保老有所养、病有所医、残有所助、生活有兜底。二是在“增”字上下功夫,持续促进农民增收。探索发展休闲农业、观光农业、体验农业、创意农业,鼓励农民发展民宿产业,推动产品变精品、田园变公园、农房变客房、劳作变体验,不断打造农民增收新业态。借助京东中国某某馆、舜之药、药流通、“供销e家”等电商平台,促进农产品上行。深入推进农村“双创”活动,畅通智力、技术、管理下乡通道,培训新型职业农民,发展“新农人”,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支持金融资本、工商资本、企业主体参与农业生产和农村发展,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向技术工人、创业农民、产业农民转型,通过就业带动、保底分红、股份合作、利润返还等形式,让农民合理分享全产业链增值效益。三是在“均”字上下功夫,持续发展社会事业。多渠道扩充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加大优质教育资源引进力度,积极争取与北大培文、山师附中等院校的战略合作,培育教育知名品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扎实推进“县管校聘”管理体制改革,有计划地完善教师队伍补充机制,增加师资力量。加快健康某某建设。全面深化基层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落实好市政府加强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12条意见,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积极构建医疗联合体、医养联合体。抓好老弱病残群体的康复、养老工作,推进中心敬老院管理体制改革,完成50处农村幸福互助院建设。不断丰富群众文体生活,实施“十个一”文化惠民工程,让广大群众享受高质量的精神文化生活。

村级乡村振兴年度工作总结 篇12

9月22日,修水县散原中学教工支部组织党员和帮扶干部赴结对帮扶村渣津镇西堰村开展“防火抗旱”宣传主题党日活动。

活动前,该校党总支书记朱平安、校长郑张清组织党员及帮扶干部与西堰村“两委”开展座谈,重点研究当前疫情防控、防火抗旱、乡村振兴等重点工作,为做好下阶段工作统一了思想,形成了共识。

随后,该校党员和帮扶干部到结对帮扶户家中走访,了解他们的实际情况和目前存在的困难,为他们进一步巩固脱贫成效想点子、谋出路。党员们胸前佩戴党员徽章,向帮扶户开展防火宣传,耐心讲解森林防火工作的重大意义,告知他们要注意文明用火、安全用火、科学防火,自觉增强防火意识,发现火情及时报告,争当森林防火义务宣传员和预警报告者,以实际行动保护我们的美丽家园。同时,结合当前常态化疫情防控要求,向帮扶户宣传疫情防控最新要求和日常注意事项,提醒大家提高思想认识,积极配合落实疫情防控措施,做好个人和家庭防护,巩固好来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成果,在思想上、行动上共同构筑疫情防控屏障,携手营造健康、文明的生活环境。

村级乡村振兴年度工作总结 篇13

为着力提升农村基层干部队伍的履职能力及业务水平,进一步解放思想,全面推动乡村振兴战略落到实处。8月11日,龙华镇乡村振兴主题大培训第一期培训班在镇党群服务中心农家党校开班。龙华镇党委书记曾宇山出席并作开班动员讲话,党委副书记陈银萍、党委委员卞晓天、全镇22个村(社区)“两委”干部、党建指导员、党建联络员参加培训。

镇党委书记曾宇山在开班动员讲话中指出,“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关键在干。实施基层干部主题培训意义重大,这既是贯彻落实上级指示要求的重要举措,也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重要抓手。就办好培训班,他强调,一要把思想统一到“想干事”上。要做到“想干事”,首先就得加强学习、提高认识。二要把能力体现在“会干事”上。要做到“会干事”,就得吃透、弄懂政策。三要把目标落实到“干成事”上。做强村富民的“引路人”。勉励参训学员将学习与实践融会贯通,勤于实践,勇于探索,不断提高理论思维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

据悉,此次培训班做到培训对象、培训师资、培训内容“三精准”,为深入推进全镇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一是培训对象精准

由“大水漫灌”向“精准滴灌”转变,镇党委以村(社区)“两委”干部、村民小组长为重点,靶向施训,覆盖龙华镇村(社区)“两委”干部、村(社区)“两委”储备人员、村民小组长280余人,以此提高龙华镇各村(社区)基层干部队伍的实战能力,为推进乡村振兴提供有力保障。

二是培训师资精准

为达到良好的培训效果,精心安排理论素养高、业务能力强、熟悉农村工作、授课经验丰富的县委组织部、县委党史研究室、县财政局等讲师群培作为授课教师,采取领导干部讲政策、专家学者讲理论、业务骨干教方法、先进典型传经验的方式,辅以讨论交流、案例研讨。

三是培训内容精准

此次培训为期四天,培训班精心设计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课程体系,聚焦乡村振兴重点任务、宅基地改革政策解读、基层矛盾化解、党务实用知识讲解、农村财务管理等多个方面,突出实践导向、需求导向、问题导向,进一步提高农村基层干部专业化能力水平,提升推动乡村振兴发展的工作本领。

通过举办此次培训班,帮助我镇农村基层干部不断提高政治能力、履职尽责能力、群众工作能力、抓落实能力,从根本上解决能力不足、本领恐慌的问题。参训学员纷纷表示,今后将对标对表上级部署,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积极参与到乡村振兴战略建设中,为实现龙华镇全面振兴奉献自己的力量。

村级乡村振兴年度工作总结 篇14

基本情况

xx村是全县第一批省3A级旅游新村,位于G238国道边上,距县城约10公里,区位优势突出。村里竹林密布,生态优美,被评为省级森林乡村。xx村下辖4个村民小组,共有农户246户1126人,脱贫户43户156人,三类人员3户22人,已全部消除风险。

主要做法

聚焦“强堡垒”,强化组织保障。

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创新推进农村党员“双带、十示范”工程,实行党小组组长和村民小组长“一肩挑”,延伸党组织触角,把党小组打造成为抓学习促思想的“小阵地”、帮党员带群众的“连心桥”、抓落实促振兴的“先锋岗”,为乡村振兴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聚焦“防返贫”,巩固脱贫成果。

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以“两不愁、三保障”为基础,提升“三业”。综合运用“三线预警”机制,按照网格划分,每月一排查、一研判,找出“问题户”,落实遇困即扶机制,对监测对象采取“一户一档”“一户一策”工作模式,按照“缺什么补什么”原则,精准落实帮扶措施,及时消除返贫致贫风险,并实行动态管理。

聚焦“增收入”,振兴产业发展。

乡村要振兴,产业发展是关键。一是依托3A级旅游新村,大力发展1+N旅游新业态,以乡村旅游发展带动农户种养产业蓬勃发展。二是增强基础设施建设,变零散荒地为产业基地,建设高标准农田700余亩,引进水稻制种种植大户,培育水稻制种基地300余亩,实现亩产500斤约3000元,带动富余劳动力就业50余人,同时为村集体经济带来6万元收入。三创新“村场”合作模式,探索村集体经济新发展路径,充分发挥帮扶单位安子岽林场专业对口优势,收回盘活村集体山林1600余亩,为集体经济增加了15万元,截止到xx月份,xx村集体经济收入达36.24万元,提前完成全年35万元的目标任务,预计20xx年村集体经济收入可破百万。

聚焦“靓环境”,提升人居条件。

扎实开展厕所革命运动,持续推进人居环境整治,使旅游新村面貌常新,实现“五净一规范”。协调挂点单位资助资金15万元,村民投工投劳,修建休闲场所3处,整治河堤河道300米,沿河两岸种植绿植66株,新建太阳能路灯35盏。争取项目资金20万元,改建提升荷花产业基地20亩,提升村庄品味,切实增强群众幸福感和获得感。

聚焦“扬新风”,深化志智双扶。

抓实扶志扶智教育,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通过“讲、评、帮、乐、庆”等方式,开展新兴文化活动、红黑榜评选活动、宣讲教育活动等,有效凝聚群众自强不息,向上向善的脱贫正能量,为巩固提升脱贫成果提供了道德支撑和精神动力。今年,我们在全市率先开展“学习强国”学习平台的知识竞赛,经验做法在学习强国、赣南日报等主流媒体报道推广。

村级乡村振兴年度工作总结 篇15

一、聚焦“责任落实”,倾力抓统筹,体制机制更加健全完善

(一)强化统筹调度。涡阳县委、县政府继续把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来抓,主要负责同志亲自调度、安排部署有关工作,切实带头当好“一线总指挥”;建立了县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牵头抓总、统筹协调责任,部门各负其责、协作配合、齐抓共管,落实定期调度的工作推进机制,形成工作合力。今年以来,召开县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暨县委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小组)会议8次、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会议3次,县委常委会专题研究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会议11次。构建“有部署、有会商、有暗访、有考核、有排名”的“五有”调度体系,成立暗访督导组,对各乡镇和县直部门巩固成果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暗访督查,持续压紧压实责任。

(二)做好机构调整。全县乡村振兴系统已于20xx年6月10日同步完成挂牌,各镇(街道)扶贫工作站更名为“乡村振兴工作站”,继续聘用原扶贫专干、扶贫信息员和扶贫小组长,做到了机构平稳过渡、干部思想稳定、工作有序推进。通过全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集中排查培训班、选派干部培训等对镇村干部工作进行系统性指导。今年以来累计组织各类培训11次,极大程度提高了基层干部理论水平和业务水平。

(三)压实帮扶责任。全县上下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为契机,主动深入一线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继续保持驻村帮扶、“单位包村、干部包户”等帮扶责任不变。一是驻村帮扶方面。选派81个驻村工作队(其中,出列村78个,重点推进村3个),选派驻村帮扶干部237人(其中,省选派11人,市选派42人,县选派184人)。我县分别于7月14日、8月30日进行两次巩固成果专题培训,并对培训效果开展了测试。二是到村到户帮扶方面。由县委组织部牵头,组织召开81个县直单位关于帮扶工作培训会,督促各定点帮扶单位进村入户开展帮扶。

二、聚焦“政策落实”,竭力抓稳定,主要政策有效衔接过渡

(一)保持政策总体稳定。今年以来,我县对照中央、省、市文件要求,坚持新政不出,老政不退,确立12家县直单位分类帮扶责任单位,制定《涡阳县帮扶措施清单》,明确42种到户帮扶措施,指导基层做好帮扶措施精准落实到位。

(二)保持资金投入稳定。坚持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县安排衔接资金预算1.3亿元,与去年保持持平。20xx年财政资金保障实施项目共计27个,共计安排衔接资金40375万元,其中县级13000万,与去年一致。截至12月14日,衔接资金已支出36257.26万元,支出进度达89.8%。

(三)保持因户因人施策。精准研判脱贫户及监测对象返贫致贫风险,根据实际需求,分级分类精准施策,优化调整“一户一方案、一人一措施”。

三、聚焦“工作落实”,全力抓推进,各项目标任务全面完成

(一)做好防止返贫致贫动态监测。一是注重健全网络,确保应扶尽扶。涡阳县印发《涡阳县关于健全防止返贫致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的通知》,制定《关于进一步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工作网格化管理实施方案》,全县23个镇(街道)383个行政村均建立了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工作网格化管理台账,共设立基层网格9283个,确定网格员9324人。二是注重数据比对,确保应改尽改。建立乡村振兴、医疗、住建、人社、水利等部门信息共享机制,开展关于“低收入群体、产业发展失败、务工收入骤减、突发变故支出骤增”等疑点数据以及“老少病残孤”特殊群体数据比对,发现各类疑点问题交办乡镇核实,同时对需县直部门解决问题进行交办,共交办四轮279条问题,已全部整改。三是注重动态管理,确保应帮尽帮。今年以来涡阳县累计识别监测对象46户187人(其中,边缘易致贫户11户51人、突发严重困难户35户136人)均落实帮扶联系人,并制定了针对性帮扶措施。

(二)做好各类问题整改动态清零。一是推深做实中央巡视反馈脱贫攻坚问题和20xx年成效考核反馈问题整改。研究制定了《20xx年脱贫攻坚成效考核反馈问题涡阳县整改工作方案》,将20xx年脱贫攻坚成效考核反馈问题、中央巡视反馈脱贫攻坚问题及省市乡村振兴局暗访调研评估反馈问题等一体研究部署、统筹推进整改,“四单制”推进问题整改落实。二是动态清零“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问题。以陕西省洛南县“掺假的脱贫摘帽”为镜鉴,组织和动员基层干部、驻村工作队和帮扶联系人等,进村入户开展拉网式大排查;落实行业主管部门工作责任,健全控辍保学、防止因病返贫致贫风险、农村脱贫人口住房安全动态监测、农村供水工程长效管理四项机制,巩固提升“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成果。

(三)做好省部署各项任务。一是落实省委2号文件。结合我县实际,分解了6个方面27项71条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具体任务,制定223个具体举措,定期对县直各部门工作推进情况进行汇总,续时推进各项任务落实。二是全力开展集中排查。按照省培训精神和省局1号文件要求,印发《关于开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集中排查实施方案的通知》,做到精准指导;采取分片区集中培训+分乡镇点对点培训方式对集中排查工作进行培训指导,确保每个村都有“明白人”;依托“钉钉”平台,对照排查内容制作电子调查问卷,实行分类填报,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减轻了基层工作负担。三是深入开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大排查。制发《涡阳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大排查实施方案》,明确排查范围和对象、排查方式、排查内容、组织实施阶段和有关要求等。制定《县直部门工作提示单》,明确具体排查任务13项,分别分解到责任单位。12月14日,召开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大排查动员培训会议,县直有关单位、各镇街69人参训。同时成立5个督查组,不间断进行跟踪督查,对排查工作开展情况实行“日通报、日调度”。

(四)稳步推进重点工作。一是产业发展方面。20xx年财政资金保障实施项目共计27个,安排衔接资金40375万元;其中产业帮扶项目19个,总投入30852万元,占比76.4%。与温氏集团采取“政企合作”模式共建156个养猪大棚,为每个出列村增加集体经济收益16万元/年;1-11月份,光伏电站运行良好,累计发电量1.344亿千瓦时,发电小时数1143.1小时,为9815户实施光伏到户项目,发放资金2944.5万元。二是金融帮扶方面。20xx年累计发放小额信贷达2864笔11175.35万元,现有存量贷款3125笔12245.47万元。三是消费帮扶方面。安装专柜226台,实现销售数据直连直报226台。利用线上线下平台大力推进消费帮扶专馆建设,已建设专馆27个(线下消费帮扶专馆22个,线上消费帮扶专馆5)。统筹城乡资源,建成87个消费帮扶专区。四是稳岗就业方面。县乡村振兴局会同县人社局成立稳岗就业工作专班,完成有劳动力脱贫人口就业服务台账登记工作。截至目前,涡阳县脱贫人口外出务工46413人,较去年增加1564人;现有公益岗位9997人,6个帮扶车间带动就业162人,其中吸纳已脱贫人员75人。五是社会帮扶方面。选派81个驻村工作队(脱贫村78个,重点推进村3个),选派驻村帮扶干部237人,并组织开展巩固成果专题培训2次,全面提升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1.5万名帮扶责任人把群众当家人、视民生为家事,帮助解决了许多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赢得了群众高度评价和真心认可。六是农村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方面。健全多部门联动、系统监管、镇村落实的风险预警、研判和处置机制,坚持分层分类、到户到人的原则,针对不同群体开展救助帮扶。目前,涡阳县现有农村低保对象36414户63109人,累计发放资金24620.5585万元,特困供养对象7950人,累计发放资金6040.015万元。

(五)做好项目资金管理工作。开发农村“三资”管理平台,探索“三资平台+扶贫资产管理”监管新路径,县乡村均建立了20xx-20xx年扶贫资产“四本台账”(扶贫资产管理台账、扶贫资产管护台账、资产收益分配台账和资产处置台账),全面完成20xx年以来50.2亿元扶贫资产核资、确权、登记工作。摸排20xx-20xx年财政专项扶贫资金3781.15万元。

四、聚焦“成果巩固”,着力抓成色,脱贫成效不断拓展扩大

(一)守住“三保障”及饮水安全底线。一是全力保障住房安全。20xx年按照“发现一户、整改一户、销号一户、‘动态清零’”的工作原则,实施农村危房改造418户,已全部竣工,超额完成省级下达的180户任务。二是全力保障基本医疗。执行原有“351”、“180”等综合医疗保障政策,优化签约服务内容,持续做好大病救治工作。截至目前,脱贫人口签约履约27104人;4392名大病、重病脱贫人口落实了医疗救治。三是全力保障义务教育。健全控辍保学工作机制,无失学辍学现象发生;20xx年学前教育幼儿资助,义务教育学生免学费、免课本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生活补助,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国家免学费,普通高中国家免学费、国家助学金等项目资助资金20258.83万元,资助学生726166人次。四是全力保障饮水安全。涡阳县现有农村供水厂39处,集中供水率达100%、自来水普及率达98%;全县78个出列村已全部实现供水全覆盖。全年全县未发生返贫致贫现象。

(二)加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农村公路提质工程,完成“四好农村路”78公里,农村公路养护大中修249公里。提前实施20__年四好农村路建设计划59公里、危桥改造25座,预计春节前完成建设任务。持续推进农村电网基础设施提档升级,今年以来涡阳县已争取45个农网项目已全部竣工;第二批38个农网改造项目资金约2042万元已下达,目前38个项目已全部开工,其中已竣工35个。积极推进燃气下乡,建设安全可靠的乡村储气罐站19处,完成西阳、高炉镇燃气管网铺设工作。加快实施农村供水保障工程,加快推进地表水厂项目建设。推动农村千兆光网、第五代移动通信(5G)建设,截至20xx年11月,全县共开通5G基站296座,其中城区新增5G基站246座,乡镇区域新增5G基站50座,实现5G信号“城区全覆盖、城镇重点区域覆盖”目标。

(三)提升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持续做好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工作,完成校舍维修改造面积13.6万平方米,推进67所乡村中小学校的智慧学校建设,乡村义务教育巩固率超95.4%。全面推进健康乡村建设,实施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民生工程,20xx年完成标准化村卫生室建设150个,5个县域医疗副中心建设稳步推进。落实国家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质量提升工程,完成参(续)保缴费55.48万人。完善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全县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保达143.7万人,基本医保报销金额达8.65亿元。实施基层公共文化服务项目,开展“送戏进万村”活动383场。

五、下步工作打算

下一步,我县将继续对标“持续攻坚区”的目标定位,严格落实“四个不摘”工作要求,全力推进有效衔接各项重点工作。

一是完善网格化管理,精准制定“一户一方案、一人一措施”,常态化开展防返贫致贫动态监测和分层分类帮扶,全力防范化解致贫返贫风险。

二是全面做好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各项重点工作,扎实推进稳岗就业、小额信贷、光伏、消费帮扶和扶贫资产管理等重点工作,加快衔接资金支出进度,持续落实“周部署、周调度,月考核、月排名”工作机制。

三是认真研究乡村振兴“二十字”总要求、五大振兴总任务以及乡村建设行动等工作任务,扎实推进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帮扶、乡村建设、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厕所革命、社会帮扶等工作。

四是梳理中央、省最新衔接政策,结合我县实际,制定出台相应方案文件,加大对镇村干部群众在乡村振兴方面的培训,提高镇村乡村振兴干部适应新领域的工作能力和水平。

五是对照责任落实、政策落实、工作落实、成果巩固四个方面,重点围绕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防止返贫监测落实帮扶、落实“四个不摘”、扶贫项目资产管理、就业稳岗、农村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产业发展、收入支出变化、巩固脱贫成果认可度9项指标,做好国家后评估工作。

村级乡村振兴年度工作总结 篇16

20xx年上半年,XX市在省委的统筹领导下,克服疫情、台风等不利因素影响,聚力推进、保质提速,三农发展势头良好。

一、提振县域产业,农业产业体系加快完善。

一是农业产业集群有序推进。推进吨特仑苏核心工厂和X处万头牧场建设,启动二期建设项目,推动皓月肉牛养殖基地、小拉哈和牛全产业链项目落地。

二是龙头带动作用逐年提高。一口猪公司成功晋级国家级龙头企业,XX米业等X家公司晋级省级龙头企业,龙头企业数量达到家。

三是赋予产业增收动能。开展农产品+天猫等网络平台活动,累计销售额突破X万元,带动农产品线上销售量同比增长%。

四是特色产业发展迅速。XX县大银鱼养殖面积扩大到万亩稻蟹综合种养面积X万亩以上,特色养殖产量力争实现万吨,同比增长X%。

二、改善农村环境,打好三年行动收官战。

一是重点任务提速推进。抢抓疫情后施工黄金期,建成生活垃圾处理站X座,乡转运站座,村分拣中心座建设农村室内厕所X户、菜园革命示范村XX个、秸秆固化成型燃料站X处。

二是规划编制有序实施。编制XX市民居设计图集,全面完成县域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专项规划,推进村庄规划编制试点,完成村庄规划的村XX个。

三是四季会战持续攻坚。压茬推进四季行动,以村屯内环境集中整治、推进重点项目建设、秋收后环境整治、探索形成村庄环境长效管护机制为重点,清理农村生产生活垃圾万吨,绿化村屯万亩。

三、促进乡风文明,基层宣传阵地持续发力。

一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宣传。实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村入户工程,开展某某精神铁人精神新的时代内涵网络主题活动。

二是文化四季风吹进农家院。组织开展全民K歌百湖百姓音乐会金色田野等系列活动,开展线上线下文化惠民活动X余场次。

三是城乡结对共建文明。围绕提高村民文明素质、促进乡风文明、整治村容村貌、帮扶脱贫攻坚四个方面开展助力乡村振兴共建活动,全市家文明单位共投入资金X万元,援建项目X个,帮助农民万余人。

四、补齐设施短板,农村生活水平稳步提升。

一是乡村基础设施持续投入。投入X万元建设农村饮水安全工程X处;硬化农村公路。X公里;乡镇和建制村均已实现客车通达;改造危房X户。

二是乡村公共社会事业有效覆盖。中小学基本实现楼房化,中心小学基本配备了物理等实验室。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达标率%。农村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数X万人。

三是乡村各项服务不断完善。开展农技推广线上培训XX期,受益农民X万人次。建成XX个综合文化站,X个村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X个文体活动广场。

村级乡村振兴年度工作总结 篇17

按照会议统一安排,现就我市开展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情况给大家做以分享交流。

一、主要工作及成效

1、弘扬文明乡风,打造百姓精神家园。近年来,我市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坚持扎实开展学习党史教育,统一思想、凝聚力量。以“美丽乡村·文明家园”为抓手,以“十个一”建设为载体,制定了我市“美丽乡村·文明家园”总体规划,印发了《xx市关于深化全市文明村镇创建工作的实施意见》,创新文明单位、道德模范和贫困村结对子“扶贫扶志扶智”的帮扶模式,形成了“八星励志”“五好新风”“一强四好”等助脱贫经验,全面提升乡村精气神。截至目前,我市共建成10个全国文明村,12个省级文明村,94个市级文明村,121个区级文明村,占行政村比例66%。大力开展文明村镇、十星级文明户、文明家庭、“好公婆”“好媳妇”等评选表彰活动7200余场次,指导各行政村“一约四会”建设全覆盖、活动开展常态化。结合全国文明城市和国家卫生城市的创建和巩固提升,连续多年开展了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行动,全市各级村镇普遍呈现出村容村貌干净整洁、村风民风善良淳朴的良好局面。

2、对接群众需求,提升服务基层效能。自20xx年我市xx区、xx县先后被列入全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工作以来,试点区县结合地域特点大胆尝试探索,创新推出“五耀实践育文明”、“一传一讲,两参与,五必到”等品牌模式,引领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常态长效。今年xx月,市委文明委制订印发《关于深入推进全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的实施意见》,按照搭建“四级”构架、抓好“五项”工作、打造“六大”平台、完善“七有”制度的“4567”工作模式,对全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进行了系统性的指导安排。市级层面建立新时代文明实践指导中心;5个区(县)成立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38个乡镇(街道办)建立新时代文明实践所;431个村(社区)建立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实现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四级”机构全域覆盖。围绕建立群众“需求侧”与志愿服务“供给侧”有效衔接的信息渠道,形成“点单”“派单”“接单”“评单”相贯通的工作模式。我市率先完成市级平台和五个区县级平台全覆盖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网络服务管理平台建设,利用大数据、信息化来满足群众日常需求,更好的凝聚群众、引导群众、服务群众。

3、聚焦思想铸魂,激发乡村内生动力。以“德润·好人之城”建设为抓手,不断推进农村思想道德建设。积极落实《xx市道德模范奖励帮扶实施办法》《xx市道德模范及身边好人礼遇实施办法》,通过建立网上好人馆,设立公民道德建设基金,营造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良好社会氛围。广泛开展“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树立一批可信可学可敬的身边典型。从“12·17”帮助侧翻货车司机捡拾橘子的中国好人村xx村民,用坚韧担当谱写“孝老”赞歌的全国道德模范张水珍,设立500万元公民道德基金的中国好人唐孝标,身残志坚的最美乡村医生李,扶贫济困、创建“星光大道”的黄,自强励志促脱贫的海浪等一大批先进典型的选树,是我市近年来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体现。截至目前,我市共培育农村各类先进典型达164人(群体),中国好人、好人万人上榜率名列全国全省前列,农村家庭和个人荣誉获得占比也逐年攀升。

4、坚持以德育人,培育新时代建设者。全市上下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着眼培养出红色基因传承者王天娇,全国最美孝心少年李,媒体最关注孝心少年王等一批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并以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为载体,着力满足农村群众和家庭对教育培养未成年子女的现实需要。20xx年底,我市共建成乡村学校少年宫28个,实现了乡村学校少年宫全覆盖。今年xx月xx日,我省首家乡村“复兴少年宫”在我市xx区xx镇xx村挂牌投用,新华社、中国文明网等媒体进行宣传报道(当日阅读量107。4万),截至目前我市xx区已实现乡村“复兴少年宫”镇域覆盖。同时,我市结合区县实际,择优布点,精准定位,在全市5个社区建成了社区科创梦想教室,集科创教学、体验、活动、交流于一体,吸引众多的未成年人参与科技创新,形成了社区+乡村的框架模式,为全面推进我市乡村“复兴少年宫”建设奠定基础,为农村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搭建良好平台。

二、下一步工作及打算

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一项长期工程,事关群众利益和城乡一体发展大局。我们将继续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创新思路,统筹协调,形成合力,不断提高我市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水平。

一要坚持统筹推进,助力乡村振兴。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统领,进一步完善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体制机制,加强联席会议制度的贯彻落实,突出抓好民风建设与基础条件改善深度融合,推进农村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从思想引领上抓好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二要坚持抓农村各类先进典型选树。发挥文明村镇的示范带动作用,扩大创建覆盖面和参与度,切实消除创建盲区和空白点。广泛开展学习时代楷模、道德模范、最美人物、身边好人等活动,引导群众形成向上向善、孝老爱亲、重义守信、勤俭持家的良好民风。

三要坚持抓农村移风易俗。大力开展推动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涵育文明乡风行动。针对红白事宜大操大办、奢侈浪费、厚葬薄养等不良风气,积极发挥“一约四会”在村民自治中的重要作用,不断提升农村的社会市域治理能力。

四要坚持抓农村精神文明阵地建设。落实全国、全省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电视电话会议要求及中央《关于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的意见》文件精神,制订出台我市拓展建设工作方案。同时,继续按照“4567”工作模式,统筹我市各级党委政府建好用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阵地,更好的激励动员人民群众奋进新征程。

我的发言到此结束,欢迎大家有机会到我们“好人之城”来做客,谢谢大家!

村级乡村振兴年度工作总结 篇18

20__年4月11日至4月22日,我很荣幸参加我县今年的在职干部全员培训,这是我入编以来第一次参加培训,感到非常激动。通过党校领导、专家教授的精彩授课,本人受益匪浅,思想觉悟有了很大的进步,也有自己的学习体会和感想。

13亿多中国人中,有着近10亿农民,农村成为了中国人口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民、农村、农业问题关系“幸福百姓”获得感的提升,关涉“美丽乡村”愿景的实现,关乎“乡土中国”的可持续发展。但随着社会变革的急剧转型,三农问题成为了我们心头难以放下的牵挂。“稚子牵衣问,归来何太迟”,乡村振兴已刻不容缓,而只有让人们愿意回、回得去、留得下,乡村振兴方有希望。

乡村振兴,我认为农民必须富,让人们愿意回。乡村若是“梧桐树”,便会引来乡贤游子们这些“金凤凰”,正所谓“家有梧桐树,引来金凤凰”。乡村的振兴发展的对“城归”的引力第一要义就植根于农民生活的富足,从产业发展、社会保障、就业创业、社会治安、养老方面成为农民最为关心最为迫切的问题,只有为农民生活奠定坚实的生活保障,方才能调动农民工返乡创业的积极性;与此同时,农民工返乡,又能够不断促进广袤乡镇百业兴旺,以创业促就业、增收入,从而打开了农业现代化、城镇化乃至新农村建设的新局面,从而又成为了乡村振兴的有力助推器。

乡村振兴,我认为农村必须美,让人们回得去。农村是农民的家,每个人都期望自己的家能够山清水秀,鸟语花香,改变农村环境,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还农村以“松月夜生凉,风泉满清听”的随意而居是游子们的虔诚向往。而当农药化肥的使用污染了块块土地;当生活垃圾玷污了弯弯清泉;当秸秆焚烧污浊了朗朗晴空,乡村的土壤、水体、大气的污染直接影响菜篮子、米袋子和水缸子的安全,何谈夯实返乡回归之基?失去了乡村清新的空气、干净的水质、安全的食品,乡村振兴就失去了游子们的青睐,就失去了永续利用的战略资源,何谈乡村振兴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乡村建设才是乡村振兴的依托。

乡村振兴,我认为农业必须强,让人们留得下。兴业致富是许多人逐梦的源动力,而守业安居则是广大农业经营者的定心丸。乡村留得住人才是乡村持续振兴发展的应有之义,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则是让“城归”留下创业守业的必由之路。当农业搭上“旅游+”的快车,乡村旅游便为乡村提供了“重塑”与“再生”的机会。随着旅游需求的多元,宁静致远,田园丹青的乡村旅游因其特有的魅力成为人们新的选择,尤其是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以及经济迈入新常态、产业结构不断转型升级的时代背景下,乡村旅游将会有更大作为、更大担当,方能不断填充着乡村振兴的底色。

缘木求鱼不可取,竭泽而渔不可行。全民期待“美丽乡村”的今天,用富民之美给村民一个富足的生活条件,用生态之美给游子一个身心休憩的家园,用强业之美给城归一个勃勃发展的生机,只有走上富民、村美、强业的多赢之路,才会实现乡村宜居安康的振兴之梦。

村级乡村振兴年度工作总结 篇19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近年来,龙里县坚持“全员、精准、有效”培训思路,在培训内容、资源、方式、制度管理上推陈出新,提升干部能力素质和实践本领,着力打造一支素质优良、能力突出的农村基层干部队伍,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20xx年8月以来,举办培训16期,培训镇(街道)干部、村(社区)“两委”成员、乡村振兴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等1762人次,实现农村基层干部培训全覆盖。

注重培训内容针对性。认真思考“学什么”的问题,打造政治过硬、本领过硬的干部队伍。一是必讲政治。把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作为培训首课、主课、必修课,切实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教育,筑牢农村基层干部政治定力、政治责任。二是必学政策。将教育保障、医疗保障、就业帮扶等政策作为培训重要内容,强化农村基层干部政策运用和落实能力,推进工作落实、提高服务水平。三是必懂业务。聚焦中组部10+N课程要求,围绕农业特色优势产业、乡村治理、农村改革、乡风文明建设等,充分挖掘地方资源,选聘本地师资组织开发“龙里县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龙里县乡风文明建设”等15门特色课程,宣传地方经验做法,提升认同感和自豪感。

注重培训资源优质性。认真思考“谁来讲”的问题,多措并举化解培训师资短缺难题。一是外请优秀教师。充分利用东西部协作优势资源,邀请广州师资开展“乡村产业发展中的取与舍”“全方位打造现代乡村治理体系”等教学;邀请省委党校、省内高校、省州业务部门专家教授40余人次到龙里为参训学员作“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贵州省农村集体经济模式和案例分析”等课程辅导,用他山之石攻龙里之玉。二是选聘本地良师。围绕部门业务,结合领导干部上讲台,从县民政局、县农业农村局、县乡村振兴局等选聘15名实践经验丰富、专业能力突出的兼职教师充实县级培训师资库,达到以讲促学、学用相长目的。三是走出县域拜师。优选省内外知名高校承办培训,带领农村基层干部走出县域开拓视野,先后组织乡村振兴第一书记、致富带头人、村(社区)股份经济合作社负责人等380余人到江苏南京、贵阳等地开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专题培训,汲取先进工作经验和创新做法。

注重培训方式多样性。认真思考“怎么学”的问题,围绕农村基层干部特点和实际需要,创新培训模式,提升培训效果。一是实地走现场听。组织学员760人次到湾滩河农业示范园区、龙湖花海“村社合一”示范基地等乡村振兴现场教学点实地观摩学习,启发工作思路,激发比学赶超动力,提升培训实践性、实效性。二是云上学线下练。依托贵州省党员干部网络学院、新时代学习大讲堂等载体平台覆盖面广、灵活便捷优势,组织学员在线学习。20xx年以来,组织农村基层干部5000余人次同步参加大讲堂学习。对新选派乡村振兴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采取线下“1+1”老带新结对帮扶实战训练,让学员在实战训练中准确把握工作要求、工作标准,提升履职能力。三是小课堂大讨论。将研讨交流设置为培训的重要环节,作为干部互相启发、取长补短,拓展工作思路的重要途径。将参训学员分小组围绕授课内容组织开展小课堂研讨,学员结合工作实际、培训收获,作一次深入研讨交流,其他学员互动点评,小组研讨成果在班级分享,提升学员学习参与度。

注重培训制度保障性。认真思考“怎么管”的问题,良好的学习风气离不开制度的保障。一是建立健全制度。先后出台《龙里县干部教育培训统筹管理办法》《关于再次重申培训纪律从严管理干部的通知》《关于严肃干部调训管理要求的通知》等文件,严格干部培训纪律,通过制度管学管人,保障培训质效。二是压实纪律责任。培训主办单位、协办单位、学员选派单位明确责任分工,训前组织制度学习,讲清培训要求;训中强化监督管理,适时抽查培训纪律;训后开展测试检验,掌握学习态度和成效,不断筑牢干部培训纪律意识。三是强化结果运用。注重督促考核,将学员培训表现情况与选派单位党建工作成效考核挂钩,同时作为干部年度考核、选拔任用的.重要参考。对违反调训纪律的学员严格组织处理或党纪政务处分。相关制度出台以来,有1名学员因违反调训纪律受到政务处分、1名受到诫勉谈话、1名受到全县通报批评。

村级乡村振兴年度工作总结 篇20

在20xx年,XX市在省委的统筹领导下,克服疫情、台风等不利因素影响,聚力推进、保质提速,三农发展势头良好。

一、提振县域产业,农业产业体系加快完善。

一是农业产业集群有序推进。推进吨特仑苏核心工厂和X处万头牧场建设,启动二期建设项目,推动皓月肉牛养殖基地、小拉哈和牛全产业链项目落地。

二是龙头带动作用逐年提高。一口猪公司成功晋级国家级龙头企业,XX米业等X家公司晋级省级龙头企业,龙头企业数量达到家。

三是赋予产业增收动能。开展农产品+天猫等网络平台活动,累计销售额突破XX万元,带动农产品线上销售量同比增长%。

四是特色产业发展迅速。XX县大银鱼养殖面积扩大到万亩稻蟹综合种养面积X万亩以上,特色养殖产量力争实现万吨,同比增长X%。

二、改善农村环境,打好三年行动收官战。

一是重点任务提速推进。抢抓疫情后施工黄金期,建成生活垃圾处理站X座,乡转运站座,村分拣中心座建设农村室内厕所XX户、菜园革命示范村XX个、秸秆固化成型燃料站X处。

二是规划编制有序实施。编制XX市民居设计图集,全面完成县域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专项规划,推进村庄规划编制试点,完成村庄规划的村XX个。

三是四季会战持续攻坚。压茬推进四季行动,以村屯内环境集中整治、推进重点项目建设、秋收后环境整治、探索形成村庄环境长效管护机制为重点,清理农村生产生活垃圾万吨,绿化村屯万亩。

三、促进乡风文明,基层宣传阵地持续发力。

一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宣传。实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村入户工程,开展某某精神铁人精神新的时代内涵网络主题活动。

二是文化四季风吹进农家院。组织开展全民K歌百湖百姓音乐会金色田野等系列活动,开展线上线下文化惠民活动XX余场次。

三是城乡结对共建文明。围绕提高村民文明素质、促进乡风文明、整治村容村貌、帮扶脱贫攻坚四个方面开展助力乡村振兴共建活动,全市家文明单位共投入资金XX万元,援建项目XX个,帮助农民万余人。

四、补齐设施短板,农村生活水平稳步提升。

一是乡村基础设施持续投入。投入XX万元建设农村饮水安全工程XX处;硬化农村公路。X公里;乡镇和建制村均已实现客车通达;改造危房XX户。

二是乡村公共社会事业有效覆盖。中小学基本实现楼房化,中心小学基本配备了物理等实验室。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达标率%。农村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数XX万人。

三是乡村各项服务不断完善。开展农技推广线上培训XX期,受益农民XX万人次。建成XX个综合文化站,XX个村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XX个文体活动广场。

村级乡村振兴年度工作总结 篇21

__镇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为着力点,依托农村自然生态、田园风光和人文历史资源,突出村庄建设的风格和品位,科学规划,完善机制,开拓创新,上下联动,狠抓落实,确保幸福美丽乡村建设扎实开展,确保实效。

始终坚持“规划先行”原则,根据我镇镇域经济发展思路,注重当前和长远发展,结合村情,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把幸福美丽家园建设纳入我镇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立足当前,着眼未来,解决当前问题与长远目标结合起来。

一是畅通民主渠道,发挥民主组织作用。为调动群众投入到幸福美丽乡村建设中来,我镇围绕纵深推进“四个覆盖”工作规范化、常态化、制度化发展,着力强化“三议一行一监督”机制规范运行,每年至少开展2次“提意见、听民意”活动。由村民代表入户听取民意,广泛征求群众对政府的各项惠民举措等各方面的意见,群众填写民主征求意见卡(群众随时都可向村民代表反应意见,填写意见卡),村党支部汇总整理意见建议,并按照大多数群众的意见建议,再向村代会进行提议,并最后形成决议。这样一来,由民意到决议更加制度化,常态化、规范化、村民反映民意的渠道更加畅通,提高了群众建设幸福美丽乡村参与度,为村庄建设献言献策,让群众纷纷加入到村庄建设义务工作队伍中来,亲手打造自己的幸福美丽乡村。二是坚持“村民自建原则”,发挥群众的智慧和力量。为充分利用该村劳动力,始终坚持“一事一议”和“自主自建”的方式实施工程建设,最大限度地调动了村民自觉投身建设的积极性,激发了建设幸福美丽乡村的信心和决心,发挥了群众实干巧干精神和力量。

围绕纵深推进“四个覆盖”规范化、常态化、制度化发展,着力强化“三议一行一监督”机制规范运行。成立了农村公共服务办公室,对“四个覆盖”机制运行、农村面貌改造提升、幸福美丽乡村建设等重点工作进行服务监督考核,使政府服务职能更加细化延伸。截至目前,公共服务办公室通过对各村的“四个覆盖”工作的监督、检查、考核、服务,现已有46个村建立了村级环境卫生垃圾治理模式,并制定了规范的监督考核机制,聘用了保洁员、清运员、监督员,各村的环境卫生状况得到明显提升。

为提升村干部工作能力及创新意识,提高群众满意度,我镇组织各村六十岁以下村支部书记前往__、__、__、__等地先进村庄培训学习,听取在土地流转、合作社经营等工作中好经验、好措施、好方法,学习种植、养殖先进知识。不仅让大家受益匪浅,获益良多,更为提升各村群众满意度、幸福美丽乡村建设工作的开展起到了良好的推动和督促作用。

村级乡村振兴年度工作总结 篇22

乡村振兴,是关乎中国广大农村群众的切身利益,是国家在全面实现小康社会下的一项伟大工程,正逐步成为现实,一步一步的向着目标迈进。

振兴乡村,聚焦三农,需要解决面对的问题很多,从上抓起,严格落实《乡村振新战略规划(20xx-20xx)年》的行动纲领。实施乡村振新战略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基础;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关键举措;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是健全现代化社会治理格局的`固本之策;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然选择。

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当前,最突出的发展不平衡,是城乡发展不平衡;最显著的发展不充分,是农村发展不充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时代的呼唤,是解决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需要。解决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对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来说,就是要切实把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作为行动指南和根本遵循。应认识到,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在农村,最大的潜力和后劲也在农村。在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的进程中同步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这样的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才能经得起历史和人民的检验。

乡村振兴要想取得突破性进展,遵循国家策略,提高农村的经济收入是十分关键的,要想让农民提高收入,一方面是加强农业的帮扶和现代化农业作业的发展,让乡村的土特产有销路,打开市场。另一方面是可以积极发展乡村旅游,带动经济收入。在发展的同时,同样要贯彻国家的政策要求,强化环境保护意识,可持续发展。

要以科学、全面、实用、精准为原则,大力发展乡村事业,围绕中央一号文件和乡村振兴战略规划提出的约束性指标、重大工程、重大项目、重大政策和重要改革任务,落实好乡村振兴的计划,未全面实现小康生活努力,为了让乡村城镇共同发展努力。

村级乡村振兴年度工作总结 篇23

自县委、县政府将xx镇作为20xx年度全县“功能镇区”示范型乡镇后,镇党委、政府牢牢把握镇情、补短、做实、贯通、落责“五要”,扎实推进“功能镇区、和美乡村、实力产业”三项行动,加快推进产城融合、镇村一体高质量发展。坚持以“把乡镇建成服务农民的区域中心”为目标,以乡村振兴和“擦亮小城镇”为重要抓手,按照重点、支点、节点的总体原则,先规划再建设、先基础再提升。现将我镇乡村振兴“功能镇区”工作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镇情

xx镇位于xx县境中部略偏南,全镇19个行政村,总人口4.67万人,国土总面积120.83平方公里,是“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全国生态镇”、“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全省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全省示范基层党组织”、“全省新农村建设示范乡镇”。

现有镇区规划面积为5.29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约3700户13500人,23个公共服务部门,中学、小学各1所,幼儿园6所,共有学生3424人,各类企业及经营主体571家。

因为镇区建设早,又是多年的县域驻地,发展较快,但规划滞后,所以造成建设无无序、基础设施不完善等问题。对照“擦亮小城镇”、“功能镇区”的工作要求,解决这些问题尤为迫切。

(一)现有功能基础

(1)交通区位

xx镇位于xx县中部略偏南,西北距中心城区仅15km,镇域内有G346国道、S304省道、芳新公路、观新公路、吕高公路纵贯南北,镇区距京广高铁孝感北站14公里、京珠高速公路出口20公里、麻安高速夏店出口12公里,离国际机场128公里,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

(2)支柱产业

是全国“一乡一品”示范镇、楚天花生第一镇,花生种植面积4万余亩;现代畜牧养殖发达,全国500强农业产业龙头企业正邦集团落户,拥有GGP代核心种猪基地1个、GP代种猪基地1个,精品养殖小区14个,年存栏量近30000头,年产值近10亿元。各类中药材种植近6000亩,县中医院建设大健康产业园,东湾康养中心已建成投入使用,拟投资7000万元的中药饮片厂已启动建设。农业企业和农业品牌竞相发展,成功培育打造了将军红茶业、楚天红花生油、花生合作社等规模企业和知名品牌。

(3)乡村旅游

是国家生态镇,建成xx乡村振兴示范区,美丽乡村年接待游客20万人次以上,年收入稳定在500万元左右,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年接待青少年校外拓展训练1.26万人次,综合收入450万元以上。

(二)发展目标定位

结合省市县战略,立足自身实际,明确发展定位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建设服务农民区域中心,围绕提升“七大功能”(规划设计、公共服务、公共环境、基础设施、产业发展、治理水平),坚持做好“六个贯穿始终”(规划、监管、改革、发展、党建、经营),推动“三色资源”(红色、绿色、古色)融合发展,发展壮大“三大产业链”(花生集散中心、中药材种植中医康养中心、现代畜牧养殖基地),建设县域经济发展重要支点,打造全省先进、全市一流、全县示范“农旅小镇”。

(三)资金保障

(1)积极争取上级组织的政策资金支持(xx月xx日上报国开行中长期贷款支持);

(2)地方财政资金投入,县政府资金70%,乡镇自筹30%,确保每项资金都要有着落;

(3)运用EPC市场化模式,采用多种创新投融资机制,把建立社会保障资金多渠道筹措机制摆在重要位置;

(4)我镇“功能镇区”谋划项目15个,资金概算6700万元。20xx年新建项目10个,需投入资金5790万元;20xx年计划新建项目2个,需投入资金38万元;20xx年计划新建项目3个,需投入资金872万元。

二、进展情况

一是“功能镇区”行动全力推进。“功能镇区”行动我镇根据规划编制,确定下来的建设项目共计15个,其中20xx年计划建设项目10个,截止目前,已全面完工3个(已完成镇区范围内所有街道亮化、毛新线、彭新线、将军路、新花路绿化。镇区入口处连接道路配套项目、镇文化活动广场建设项目、中学运动场建设项目),正在建设5个(将军路段配套改造项目、新花路道路改造项目、将军路与新花路交界处“人字包”节点配套改造升级项目、镇区街道改造项目以及镇区污水管网接户增容项目),在进行前期谋划项目2个(集贸市场新建项目、xx镇小学至芳新线交界处道路建设项目)。20xx-20xx年计划建设项目5个(消防安全设施设备、镇区公共厕所3座、政府对面红色文化广场、社会停车场2处、垃圾分类处理设施设备)。

二是统筹资源建设和美乡村。在完成《xx镇村庄布局规划》基础上,立足全镇行政村基础条件,明确“和美乡村”五年创建名单,实行“镇主要领导带头抓、分管领导统筹抓、相关部门具体抓、驻村干部包村抓”推进机制,确保五年全镇19个行政村示范创建实现全覆盖。

三是因地制宜发展实力产业。重点打造花生、茶叶、生猪等3条农业主导产业链,加快形成“一村一品”“一业一品”,以“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严河“红色美丽乡村”为主体,统筹“红色、绿色、古色”三色资源,推动全镇旅游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推动实力产业快速发展。

三、存在的问题

我镇“功能镇区”项目建设已全面启动,从建设进展情况看,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功能镇区”项目招标程序比较复杂,项目涉及多个领域,需要立项批复,因资金来源渠道问题制约了进度;二是受功能短板限制,镇区综合整治不能统筹推进“堵”与“疏”的问题,导致街道整治占道经营和棚户工作推进不动;三是项目建设所需资金量大,镇级财政力相对薄弱,项目建设资金存缺口,影响项目建设进度等。

四、下一步工作计划

下一步,我镇将继续加大“功能镇区”行动项目建设力度,加快推进“功能镇区”项目建设,确保按时完成建设任务。一是狠抓责任落实。我镇将严格按照“功能镇区”实施方案和责任清单,明确责任,分项作战,倒排工期,整合精干力量配强工作专班,狠抓项目建设进度。二是狠抓综合整治。督促镇相关部门进一步加大环境治理力度,常态化开展镇区全域保洁,建立健全街长制,设立公示牌,明确管理职责。

村级乡村振兴年度工作总结 篇24

以健全基层民主制度、完善基层民主自治组织为重点,统筹推进基层政权建设,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奠定了制度和组织基础,民政局联系民生最紧密、服务群众最直接,是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重要桥梁纽带,肩负着巩固农村基层政权、发展农村基层民主、落实基本民生保障等重要职能任务,必须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奋勇当先、积极作为,切实履行好职责与使命,为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广大农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贡献力量,现就我局乡村振兴工作开展情况做一简要汇报,不妥之处,请各位领导、同仁批评指正。

一、积极推动乡村治理体制机制创新。

乡村振兴,治理有效是基础。我局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中央决策部署,切实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积极推动乡镇管理体制改革、乡镇政府职能转变等各项任务落实,扎实推进乡镇政府服务能力提升;建立和完善以党的基层组织为核心,村民自治和村务监督组织为基础,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合作组织为纽带,各种社会服务组织为补充的农村组织体系,突出把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落实党的政策、领导基层治理、带领农民致富、维护农村稳定的坚强战斗堡垒。

二、着力提高农村基本民生保障水平。

保护和改善民生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也是职责所系。我局全力落实社会救助兜底保障任务,进一步提高困难群众保障水平。按照“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的要求,统筹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切实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强化脱贫攻坚低保兜底保障作用,突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通过完善制度、提高水平、加强衔接,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逐步缩小城乡差距,逐渐提高城乡低保标准和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标准,确保不低于国家现行扶贫标准,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落一户、不落一人。积极推进社会救助创新发展,探索构建困难群体分类救助、急难问题综合救助的梯次救助模式。探索建立贫困状况综合评估指标体系,加强低保、医疗、教育等救助政策统筹,健全社会救助的工作协调、信息核对、受理办理、引导社会力量参与等机制,“兜牢”民生底线。

三、切实完善农村公共服务体系。

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加快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途径。要加快健全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加强农村养老服务设施建设,优化农村社会福利服务中心布局,推进日间照料中心、养老服务示范点建设;提高农村残疾人社会福利保障水平,进一步完善残疾人两项补贴政策,建立动态调整和可持续发展机制,鼓励社会专业康复机构、支持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进入农村社区,开展残疾人医疗康复活动;鼓励和引导专业社会组织进入农村社区开展精神障碍康复工作;推进农村未成年人关爱保护工作,持续开展农村留守儿童精准关爱行动,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和妇女、老年人以及困境儿童关爱服务体系;推进殡葬管理和服务工作,推动乡村文明、移风易俗,促进乡村绿色发展。

村级乡村振兴年度工作总结 篇25

一、村基本情况

xx村总面积3.1平方公里,三街二十余巷,共有640户,1726人,村民代表19人,党员71人,建档立卡贫困户1户,目前家庭收入稳定;耕地面积2100亩,其中蔬菜大棚15亩,以种植、养殖和外出务工为主要产业,年人均收入16000元。

二、工作开展情况

一是配合搞好疫情防控工作。今年疫情以来,工作队全力配合村“两委”干部疫情防控并取得成效。配合开展卫生消毒工作,组织开展环境卫生整治,为防控疫情积极创造干净卫生的居住环境;配合村“两委”干部在主干道口设置值勤卡点,对出入本村的群众和车辆进行检查登记,为村民保驾护航。

二是新增变压器,解决村民用电问题。我队为解决村民用电问题,积极与供电公司联系沟通,特申请安装了一台400kva变压器,满足村民用电需求,保障村民可靠用电,减少安全隐患。

三是配备环卫垃圾箱,改善环境。为改善村内环境,做好生活垃圾收集肯环境卫生整治等工作,我队出资6000余元,为xx村配备了10个环卫垃圾箱,切实改善农村环境卫生状况,营造良好的农村人居环境。

四是走访慰问贫困户。春节前夕,工作队在村党支部书记的带领下,走访慰问贫困户和困难群众10户,送去米、面、油等慰问品,让贫困户和困难群众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和关怀。

五是庆七一,重温入党誓词。为进一步提升党员凝聚力和向心力,继承和发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xx月xx日,组织全村党员举行庆“七一”、重温入党誓词活动,同时为2名50年党龄老党员颁发纪念章。

六是组织部分党员赴阜平县骆驼湾村参观学习。七一前夕,组织村“两委”和部分党员共20余人,赴晋察冀边区革命纪念馆和阜平县骆驼湾村进行了参观学习,开展了一次催人奋进的红色教育。

七是开展书画笔会,送春联、送祝福。春节前夕,组织书画爱好在书画活动室为村民写春联,送祝福。大家挥毫泼墨,书写了春联120多幅,送给村里的老党员、老干部、现役军人家属和贫困户、低保户,把一句句吉祥的祝福,一行行俊逸的书法,一幅幅满怀喜庆的春联送到家中。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春节前夕慰问建档立卡户和低保户。为xx村绘制两块影壁墙,目前正在选取样本。开展书画笔会活动,为村民送春联、送祝福。绘制相关“乡村振兴”标语,目前主街道及村委会墙壁已粉刷完毕。继续开展暑期书画免费培训班。

村级乡村振兴年度工作总结 篇26

20__年,认真贯彻县委、县政府《关于印发20__年__“生态名县”建设暨“811”生态文明建设推进行动工作任务书的通知》和《__县“811”生态文明建设推进方案》精神,优化学校生态环境,建设学校生态文化,完善学校生态制度,以实际行动积极参与“生态名县”建设,在教育系统营造浓厚的生态文明建设氛围。现将一年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对学校生态工作的组织领导

为加强对学校生态文明建设的组织领导,我局由教育科全面负责,具体指导学校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拟发了《关于__县教育系统20__年度生态文明建设的若干意见》(___[20__]405号),并将学校的生态工作纳入到对学校发展性评价考核中。在我局的统一部署下,各中小学均将生态文明建设列入学校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专门成立由校长或分管校长任组长的生态文明建设领导小组,制定了详细的工作方案,出台了相应制度,象__中学出台了《__中学学生环保行为规范》、《__中学校园环保行动规范》和《家庭环保文明行为规范》等等,以强有力地措施推动学校生态文明建设的有序开展。

二、科学改造和建设校园环境

在校园环境改造和建设上,我局按照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对学校建设提出了具体要求,要求全县学校抓住改造建设的契机,根据校园地域范围,在深入调查研究和充分征求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做好校园整体规划,做到分步实施,逐年完善,并按教学区、生活区、运动区基本分开的原则开展建设。同时,加强校园“三化”建设:在绿化上,要求全校学校除建筑物、校道、运动区外,其他空地一律要绿化,达到“不见泥土、无处不绿”,努力增强绿色面积,绿化覆盖率达到40%以上,让学校树木成林、绿树成荫。在美化上,要求学校不乱张贴,宣传横额、宣传标语、宣传牌等悬挂摆放整齐美观,并设有固定的宣传栏。在净化上:建立学校卫生保洁制度,以“五无两洁”为长效保洁标准,落实班级管理责任制,坚持每天一小扫,每周一大扫,保持地面整洁干净,无卫生死角,并建立“校园监督岗”制度,教育全校师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文明习惯。还有,大力倡导低碳生活,开展节约型校园建设。全县学校积极推行绿色消费,合理购置学校的设施、设备,在购买时充分考虑节能环保的要求,并及时检察、维修校园各类设施,大力开展节能、节电、节水、节纸等活动,杜绝校园浪费现象。

三、大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宣传

学校是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播地,也是生态文明弘扬地。我局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利用黑板报、宣传栏、校报校刊、校园广播站、校园网站等阵地,利用国旗下讲话、班会课、集会等时机,积极普及生态文明知识,提高广大师生的生态文明意识。同时,依托中小学科学课、生物课、思想品德课、班会课、团队活动课等在全校学校开设环保教育课程,组织学生学习环保知识,增强环境保护意识,全县中小学环保宣传教育普及率均达到100%。

四、积极开展生态文明建设主题教育活动

各中小学校都利用党支部、共青团、少先队、工会等组织,采取校内教育与校外实践结合、课堂教育与课外活动相结合的方式,利用各类载体积极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生态文明建设活动。__电视台、__电视台、《____》、《__日报》、《__晚报》等相关媒体均有报道。

利用世界环境日、植树节、爱鸟日、世界水日等环保日,开展“与环保同行”、“保护母亲河”、“我为小树浇浇水”等生态文明主题教育活动,发动学生广泛参与各类环境保护主题实践活动,象__镇中心小学开展了“我给母校添绿”活动,__中学开展“捐植一棵树,奉献一片情”植树活动,__中学开展了“节约用水,由我发起”节水宣传活动,__学校开展了“保护母亲河”活动等等。

积极搭建各类竞赛平台,通过环保征文比赛、辩论赛演讲比赛、环保宣传标语评选、环保创意大赛、环保小卫士评比等平台,象___小学开展了“校园小导游”比赛、__高级中学开展了绿色摄影大赛、__中学开展“茶叶外包装比赛”等等,教育广大师生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争当环保先锋、节能表率、文明卫士、绿色使者。

学校还结合本地和本校实际,组织师生开展生态文明的课题研究和研究性学习,通过综合实践活动、开辟种植基地等方式,使广大师生参与到生态文明建设上来,形成环保教育立足学校、环保意识渗透家庭、环保行动影响社会的良好机制。

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生态文明的理念深入校园、深入人心,学校生态文明建设的氛围更加浓厚,广大师生自觉成为生态文明的建设者和践行者。

五、加速推进“绿色学校”创建行动。

根据省、市、县相关文件的规定,我局充分利用好“绿色学校”的创建平台,对照创建绿色学校考核标准,深入开展绿色学校的创建和巩固工作,掀起“绿化校园齐行动,建设生态文明美__”行动。今年,我局新创建了__二中、__中学、__中学、__中学、__小学五所市级绿色学校,__中学一所省级绿色学校,使人与自然、发展与环境双赢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深入到每一个学校、每一个班级、每一个学生。

六、加强中小学生生态志愿者队伍建设

各中小学认真贯彻落实我局关于生态文明建设总体要求,每一所学校均认真建立了一支生态志愿者队伍,由各校的团组织和少先队组织进行管理,每月至少开展了一次以生态文明建设为主题的志愿活动,积极引导广大青少年参加生态志愿者活动,不断提升了青少年的生态环保意识和文明行为,养成了符合生态道德规范的良好品,使广大学生成为我县自觉践行生态文明的`重要力量。

七、多部门合作,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联合行动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综合性、复杂性系统工程,我局积极与县生态办、县清洁办、县环保局、县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合作,共同推进我县的生态文明建设。与县环保局合作,认真开展了绿色校园创建和复查工作,深入到校园进行具体指导,不断巩固校园环境建设取得的成果,不断提高校园生态建设工作水平。与县清洁办合作,在全县掀起了“清洁家园,和谐乡村(社区)”活动,各校纷纷开展了“清洁

家园”、“清洁校园”行动,还有的学校掀起了校外大清扫活动,象__小学开展了清扫社区活动、__中学开展了清扫桥南赤霞堤活动、__小学开展了清扫村庄活动等等,不断地将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向社区、村庄拓展。另外,我局还和县清洁办、县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联合举办了“清洁家园我先行,生态守护我争先”活动,启动仪式放在__小学,___副县长作了重要指示。此次活动在全县掀起了净化、美化校园及其周边环境的新高潮,用学生这只“小手”拉起家长的“大手”,切实提高学生、家长的卫生意识和环保意识,从而带动全社会共同关心、支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积极打造“美丽、生态、宜居”的__。活动反响很大,受到了一致好评。

明年,我局将继续努力,进一步加大学校生态建设的工作力度,积极弘扬生态文化,营造浓厚的生态文明建设氛围,为天台创建国家级生态示范县发挥积极作用。

村级乡村振兴年度工作总结 篇27

一、乡村振兴势头稳成效实

今年以来,全区“三农”工作保持良好发展势头,一是“总体稳”,主要经济指标稳中有升,三季度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增速2.1%,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6.7%,农产品加工业产值增速为22.4%,位列全市第二,新增规上农产品加工企业2家,农产品加工业产值增速为22.4%,全市占比为4.8%,排名第二,各项农产品价格保持稳定。二是“亮点多”,3个滁菊千亩示范片成功落地,申报施集为省级茶叶特色农产品优势区,“西涧春雪”农产品地理标志通过省级评审,“滁菊”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证书,被列入我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行列,“浦口-南谯”跨界示范区13平方公里农业示范区板块进入实操阶段,x市农产品加工产业园完成立项审批工作,闲置农村宅基地和乡村治理成功纳入省级试点示范,井楠精品民宿对外试营业,承办全市功能农业、小麦赤霉病防控现场会,功能农业协同创新基地破土动工,制定出台《南谯区省级乡村治理示范区创建方案》和《南谯区农村改厕问题排查整改方案》等11个专项方案,长江流域重点水域禁捕退捕50艘船拆除工作已完成。三是“工作实”。全面贯彻《中国共产党农村工作条例》,及时调整区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和机构配置,常态化推进组织协调、督察督办工作;牵头制定《南谯区乡村振兴推进年行动方案》、《南谯区四个特色产业滁菊、茶叶、功能农业、麻栎发展方案》等指导性文件,各成员单位出台21个政策文件,制定了包括乡村振兴专项资金、土地增减挂钩奖补、现代农业发展奖补等系列激励政策措施,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进一步形成。

二、“十大行动”撑起乡村振兴新格局

1.粮食生产保供行动:严格落实粮食安全责任制,提升粮食生产能力,20__年,全区粮食种植面积56.78万亩,总产21.65万吨,累计种植蔬菜3.1万亩,生产各类蔬菜6.7万吨,水产品产量2.17万吨,肉蛋奶总产2.87万吨,较去年同期增幅明显;常态化开展蔬菜每日采收情况监测,与志成牧业等多家禽屠宰和餐饮企业做好对接,帮助养殖户缓解压栏困难;开展快速检测3900批次,检测样品4100个,试行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目前共开具8600张,附带合格证上市的农产品共计2400吨;全区已认证“三品一标”主体47家94个产品,“西涧春雪”区域公共品牌通过省级评审。

2.生猪稳产复能行动:制定《南谯区畜禽养殖禁养区划定调整方案》,禁养区面积由原来约676平方公里缩小至约230平方公里。完善补贴政策,统筹市、区两级生猪生产临时救助资金53.6万元,同时启动实施育肥猪保险工作。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项目,全区53个规模猪场粪污处理设施升级改造已全部完成,新建、改扩建规模化猪场6家,12月份生猪存栏7.21万头,同比增长28.75%,生猪出栏15.6万头,同比增长9.09%。积极推进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实行6个养殖场“先打后补”试点,强制性重大动物免疫“三病五率”均达到了100%,规模养殖场户的猪瘟和猪蓝耳病免疫密度到达100%,奶牛场的布病和结核病免疫密度到达100%。

3.乡村产业发展行动。目前全区规上农产品加工企业24家,受疫情影响,板材、食品、饲料等企业产值下滑,通过积极帮扶和融资,自3月起情况开始好转,至9月份农产品加工业产值增速为27.6%,全市占比为6.1%,三季度农产品加工业产值累计增速为22.4%,全市占比为5.8%,排名第二。x市农产品加工和冷链物流园已完成项目立项,目前正在招引龙头企业带动产业园区发展;围绕滁菊产业,目前正与x、x等地大型食药企业对接,谋划开展药(饮)品研(开)发;启动滁河沿岸“浦口—南谯”跨界一体化示范区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区规划编制与招商工作。

4.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印发《南谯区农村改厕突出问题排查整改工作方案》《20__年南谯区农村厕所改造及粪污资源化利用实施方案》《20__年南谯区美丽乡村建设的实施方案》《南谯区20__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重点任务分解表》和《南谯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最美村庄”和“最美庭院”认定办法》,明确职责分工和时间节点,确保各项目标按时保质完成;深入施集镇井楠中心村指导省级美丽乡村建设的同时,推进该行政村抓好省级美丽乡村重点示范村创建。同步推进乌衣镇黄圩村、沙河镇新塘村、大柳镇曲亭村3个行政村开展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提升,按照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标准,补齐短板和弱项;谋划实施“一镇一村一带一园”(即大柳镇全域推进、姑塘村重点打造、滁河观光带沿岸村庄、施集镇井楠茶园周边环境)人居环境整治示范工程,作为重点打造,引领和带动全区上下对标学习,奋力争先,营造良好环境整治氛围;评选最美村庄30个,最美庭院50个;加快实施改厕,扎实开展农村改厕突出问题整改,截止目前20__年农村户用改厕已经完成2145户,超任务数145户,其中贫困户改厕任务数164户,已竣工164户,完成任务数的100%,全区共排查出农村改厕问题1729个,已完成整改1729个,整改率100%;施集镇井楠省级美丽乡村中心村已通过省级考核验收,首期赵洼民宿示范院落主体工程建设已完成,于5月份对外开放试运营,井楠乡村mall于9月份完工,一期项目于10月份对外开放营业。

5.高标准农田建设行动:20__年度高标准农田建设2个项目已完成,正待市级验收,共完成土地平整6030亩,泵站14座,砖砌渠道开挖12.79公里,塘坝清淤及防渗加固76座,配套建筑物678座,田间道路路基54.97公里,沟渠疏浚31.91公里;省20__年度2万亩(含高效节水灌溉0.26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目前施集镇片区(一标段)土地平整约1600亩。排洪渠清淤2100米,新建灌排土渠1500米,塘坝清淤3座;田间道路砼路350米,砂石路1900米,土路2800米;沙河镇片区(二标段)土地平整1260亩,排洪沟清淤800米,放水渠道2600米,塘坝清淤2座,田间土路6600米,砂石路1800米。20__年农田水利“最后一公里”建设项目分布在27个灌溉片区,涉及沙河、乌衣、章广、施集、珠龙、大柳和黄泥岗等7个镇,主要建设内容为沟渠清淤、硬化,沟渠建筑物配套,塘坝清淤加固,泵站更新改造等。

6.重大项目推进行动:推进功能农业协同创新发展,持续开展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调优粮食产业结构,重点发展以“稻虾米”“青谷粮油”“功能农业”等优质稻为代表的专用品牌粮食,全区绿色粮食生产基地已扩大到15万亩。发展优质高效蔬菜栽培,去年以来,南谯区新增及改造绿色蔬菜专供基地20__亩,引入食用菌加工企业1家,新增菌棒600万棒,“南谯栎菇”品牌在“长三角”地区影响力逐年提升;特色果品“黄金梨”“珠龙莓”“麦饭石桃”等已打入“长三角”多个城市,目前线上平台销售额突破20__万元。目前,南谯区还加快“长三角”绿色蔬菜示范基地和都市蔬菜保供基地的创建工作,积极打造“长三角”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和供应基地。今年以来,南谯区还积极培育乌衣镇为“长三角”区域水产品特供基地,新增特种水产品基地1500亩,推广螃蟹、青虾、鳜鱼、小龙虾等优质水产品养殖,海宝科技养殖有限公司和金盛家庭农场成功创建国家级水产品养殖示范场。目前南谯区年销售优质水产品2.5万吨以上,80%销往“长三角”地区。

7.基础设施建设行动: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完成施集水厂管网延伸65km,新增解决和改善农村饮水困难人口0.47万人,完成覆盖20个自然村的珠龙水厂管网延伸70.0km和覆盖6个自然村的沙黄水厂管网延伸20.0km;提升西部山区抗旱能力,完成201口塘坝和15座水库清淤扩挖;13座病险小(2)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已开工;农村道路扩面延伸工程年度90余公里建设任务已完成。

8.公共服务提升行动:持续开展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新增核减审核工作,4836人享受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发放补助资金43.6万元,2579人享受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发放补助资金15.47万元。完成20__年残疾人家庭医生签约统计、惠残民生工程绩效考核档案整理、残疾人评定残疾经费统计、结算工作;同禾康智慧养老公司签订”阳光家园”80名重度残疾人居家托养协议并已上门服务;完成对南谯区小学、中学、大学的残疾学生救助金进行发放,小学1.86万元、中学4.8万元.大学1.5万元;开展残疾人文化进家庭“五个一”活动,分别开展了读书送书、观看残疾人励志影片、唱歌比赛、游园、参观展览馆活动,100多名残疾人参加了活动。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及履约率及完成率,特别是重点人群的履约率和老年人群的履约率,开展20__年度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繁荣乡村文化产业,张浦郢村省级农民文化乐园已完成建设任务,大柳镇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室外演出舞台主体工程完工;“公益电影与院线电影整合改革”试点工作,井楠电影院已完工。

9.乡村治理融合行动:强化党建引领。13个基层党(工)委围绕六场硬仗制定“1+N”抓党建个性化清单,扩大范围至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按季度调度推进;摸排确定4个软弱涣散村和4个后进村,4个软弱涣散村由区级层面整顿(乌衣镇白庙村、施集镇杨饭店村、珠龙镇官塘村、黄泥岗镇唐庄村),4个后进村由镇级层面整顿(沙河镇沙河社区、腰铺镇二郎村、章广镇街道社区、大柳镇横塘村);全面落实村干部12条、村书记“四项制度”、村干部职务退出办法等激励举措,对村干部基本报酬重新测算,对村党组织书记“一人一档”全覆盖备案管理,明确任职备案和履职备案的双重管理要求,共补齐配强村(社区)“两委”成员5名;完善基层自治。全面开展全省乡村治理示范县创建工作,着力将培育1镇八村打造省级治理试点,重点围绕村域治理、矛盾纠纷化解、环境卫生、移风易俗等内容,修订《村民自治章程》和《村规民约》,建立健全约“四会+X”制度,以村规民约规范村民日常行为,以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村民议事会、禁毒禁赌会+“X”等自治组织管理村级事务,全区成立各类社会组织100余家,成员1100余名,全面推行“村民说事”、“农村小微权力清单”等基层治理品牌。加快建设法治乡村。升级法治文化阵地,构筑普法大平台,推动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成功创建珠龙镇珠龙村等5个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乌衣镇红山村等21个市级民主法治示范村,施集镇李集村等33个区级民主法治示范村;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推进乡镇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最多跑一地”改革,截止目前全区各乡镇已调解矛盾纠纷2115件,调解成功2103件,调解成功率达99.4%。努力构建平安乡村。以平安建设为主线,争创省级平安县(市、区),平安乡镇、平安村(社区)创建率分别达到90%和92%,创建无访乡镇7个,全区组建“1+4+N”网格员队伍630个,每个网格配备网格长1名(由网格党支部书记优先兼任),网格员、党建网格员、网格指导员、政法网格员各1名,网格信息员若N名。截止目前,全区有村(社区)“两委”干部566人担任网格指导员,确定支部网格长40人,选聘其他各类网格员1890人。积极营造文明乡风。新增设置精神文明建设宣传栏125个、文化墙215处,18015平方米,通过文艺演出、搭建志愿服务宣传台、入户等形式宣传“爱国卫生运动”“公筷公勺”“垃圾分类”等文明新风,累计举办22场文明实践日活动,组织3名援鄂医务人员巡回宣讲,组织全国道德模范等约70余人加入疫情防控志愿服务队,新增评选区级好人40组51人 ,文明实践在“疫”线志愿服务先进典型60名,文明(最美)家庭30户,星级文明户10户, 7组14人当选“x好人”,17户当选市级文明(最美)家庭30户,大柳镇、沙河镇新塘村、腰铺镇姑塘村、施集镇孙岗村、珠龙镇北关村获评第五届x省文明村镇称号,珠龙镇北关村作为x省推报的第六届全国文明村镇候选单位。

10.改革试点推进行动:稳步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成功进入全国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范围,成立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的'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以机制创新统筹解宅基地闲置、管理缺失等问题,试点推进施集镇井楠村和章广镇太平集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住宅盘活利用,井楠村将闲置“两宅”盘活利用与美丽乡村建设和文旅项目有机结合,已流转21户2600平方米闲置住宅,太平集村流转13户1280平方米闲置住宅新建中草药加工厂同步通过村集体经济合作组织与企业入股合作打造“诗意田园”木屋旅居营地项目,目前接待中心已动工。“引企入村”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支持村集体经济组织创办合作社、产业协会等社会组织57家,通过“联合+资金”“联合+指标”“联合+资源”“联合+产业”4种模式,鼓励社会资本与土(林)地、人力等生产要素结合,引导本地农户实行劳务合作,共谋划村企联建劳务合作项目11个,涉及果蔬、粮食、茶叶等12个特色产业,工业类项目5个,预计投资额6.78亿元;区级从要素支持、资金倾斜、金融支持及产品销售4个方面出台激励企业参与“村企联建”优惠措施17条,目前已统筹各级财政资金超800万元,土地约200亩投入联建项目,带动全区29个村与44家企业实现联建,带动返乡农民创业项目9个,为全区村集体经济年创收650.47万元,目前全区村集体经济年收入50万元以上经济强村达12个,其中100万元以上1个,63个村全部达10万元以上。

村级乡村振兴年度工作总结 篇28

乡村振兴,是关乎中国广大农村群众的切身利益,是国家在全面实现小康社会下的一项伟大工程,在党中央的高度重视和积极引导下,正逐步成为现实,一步一步的向着目标迈进。

振兴乡村,聚焦三农,需要解决面对的问题很多,这时候就要严格按照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从上抓起,严格落实《乡村振新战略规划(20__-20__)年》的行动纲领。实施乡村振新战略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基础;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关键举措;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是健全现代化社会治理格局的固本之策;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然选择。

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当前,最突出的发展不平衡,是城乡发展不平衡;最显著的发展不充分,是农村发展不充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时代的呼唤,是解决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需要。解决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应认识到,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在农村,最大的潜力和后劲也在农村。在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的进程中同步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这样的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才能经得起历史和人民的检验。

乡村振兴要想取得突破性进展,遵循国家策略,提高农村的经济收入是十分关键的,要想让农民提高收入,一方面是加强农业的帮扶和现代化农业作业的发展,让乡村的土特产有销路,打开市场。另一方面是可以积极发展乡村旅游,带动经济收入。在发展的同时,同样要贯彻国家的政策要求,强化环境保护意识,可持续发展。

村级乡村振兴年度工作总结 篇29

党提出,我国的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

这个矛盾其实最主要的症结就在于乡村和城市发展不平衡,城市占据了大量的发展资源,越来越多的青壮年走出农村,走向城市,乡村成为了“养老集聚地”,导致了乡村原本就落后的形势更加严峻。但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一个也不能少,在这发展的攻坚期,“乡村振兴”应运而生。我们作为一名人民警察,要树立实干精神、创新精神,艰苦奋斗、不断学习,确实在乡村振兴中保好驾护好航。

乡村振兴,勿自以为是,需维护核心。历史进程的发展,众多事例证明,要想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人民群众必须牢牢团结在党的身边。从革命时期,我党团结人民创造性的找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到新社会主义初级探索阶段的改革开放,使中国大踏步赶上时代步伐,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这都是在我党伟大领导下取得的卓越成果。面对新时代,新时代,新挑战,我们依然围绕团结在党身边,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中国共产党是我们乡村振兴战略的创造者、指导者。

乡村振兴,勿好高骛远,需脚踏实地。我国农业人口之多,耕地面积之广都印证着乡村在我国的重要程度。乡村在我们工作的第一线,振兴乡村要求我们脚踏实地、扎根基层,要求我们充满斗志、不畏艰苦,要求我们担当作为、开拓进取。我们要切实发扬发挥“红船精神”,要想作为、有作为、善作为,学习李保国、廖俊波扎根基层、艰苦奋斗的精神。我们要做好把政策接地气的践行者,让广大农民群众享受到党的暖风,让“乡村振兴”不是一句空话。

乡村振兴,勿固守陈规,需创新进取。振兴乡村,绝不是口号,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创新精神是乡村发展的动力之源。从家庭联产承包制、土地制度改革,到现在的完善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供给侧改革,从历史到现在,这些政策都是我党创新精神的实际体现。有太多成功的先例,告诉我们,改革发展,需要创新来驱动,创新驱动农业,会使乡村发展进入新的次元,乡村发展不再依靠单一农产品生产,而会找到新的经济增长方式,驱动乡村经济发展进入新的领域,占据改革、乡村振兴的主动权。

我作为一名基层人民警察,乡村振兴,与我同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今后我国乡村发展指明了方向和道路,是农民共享国家发展成果的重要体现,是党对“三农”问题的重视和关心,体现了党坚持为人民服务,坚持群众路线。乡村振兴战略意义重大、影响深远,我将切实做到维护核心、坚定信仰,脚踏实地、扎根基层,担当作为、创新进取,牢记重担和使命,“在基层保一方安宁,为人民守一片乐土”。

村级乡村振兴年度工作总结 篇30

今年以来,在忠路镇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住建局的大力支持下,双河村驻村工作队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州、市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各项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四个不摘”要求,认真履行驻村工作职责,确保工作有序开展。现将驻村帮扶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双河村地处忠路镇西北片区,国土面积9.0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199.32亩,林地面积8619亩,辖12个村民小组,322户1198人。20__年脱贫户143户503人;低保脱贫户89户178人;特困供养4户4人;持证残疾人84人,享受残疾人护理补贴42人,生活补贴47人;纳入特殊慢性病管理36人,重症门诊疾病管理13人;留守儿童26人,留守老人24人,留守妇女14人;在读学生213人,其中义务教育阶段学生116人,享受20__年秋季雨露计划14人;易迁户52户,其中分散安置18户,集中安置34户;20__年实施农村危房改造1户;外出务工人员556人。

本村第一产业为茶叶645亩,分布在1、3、4、9、10等小组,覆盖农户167户,第二产业为药材90亩,分布在3、6、7、8、11、12等小组,覆盖农户40户。

二、主要工作

(一)科学制定帮扶工作计划。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按照市委、政府工作要求,制定切实可行的帮扶工作计划;重点了解村情民意,以及村民家庭基本情况和村民在生产生活中最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全面摸底,详细制定切实可行的帮扶工作计划。

(二)严格落实工作制度。驻村工作队员坚持“岗位在村、工作在村、吃住在村”,每月驻村工作时间不少于20天,按照中央、省、州、市有关文件规定,具体负责落实村级乡村振兴各项工作任务。全体帮扶干部通过集中培训,加强政策学习,每月严格按照“1587”工作方法进行结对入户走访,了解群众脱贫后生活情况,包括生活环境、饮水安全、住房安全、是否有返贫风险等,与群众联络感情。通过召开村民代表会、支部主题党日活动、院子会、小组会等形式加大政策宣传力度,让群众知政策懂政策,提升群众满意度,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驻村工作队和帮扶干部大力宣传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情真意切的感化群众,营造风清气正的民风环境。

(三)接续推进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向上级争取政策、向有关职能部门争取帮扶,共筹集资金25.8万元用于村级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改善本村基础设施现状。

(四)认真做好就业帮扶。组织参加全市举办的招工会、宣传动员,支持鼓励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自主创业,摸清劳动力转移情况,进行登记造册,全村外出务工人员556人;为进一步做好就业服务工作,积极组织村民参加市人社局举办的技能培训班58人,村民的综合素质和就业技能得到提升,拓宽就业渠道,为剩余劳动力实现再就业打下坚实基础。落实公益性岗位10人,其中生态护林员7人、保洁员3人。

(五)落实健康扶贫政策。一是逐户逐人落实“985”医疗费用报销政策;二是及时组织脱贫人口进行健康筛查核实。全村纳入特殊慢性病管理36人,重症门诊疾病管理13人;三是落实医生签约服务。全村医生签约服务501人,健康体检85人;四是配合镇卫生院组织群众开展健康体检,除长期在外务工人员外,共进行健康体检239人;五是全力推进“两保”征收工作,全村养老保险应参保人数430人,完成率达92%,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应参保人数按照脱贫户100%、一般农户90%的标准,完成率达94%。

(六)持续抓好人居环境整治。经村“尖刀班”研究,按照布局合理、设施配套、特色鲜明、环境整洁的要求,结合群众生产和生活需要,对村庄建设和发展规划进行了修订完善。坚持“村民主体、激发动力”的原则,以小组会、院子会及帮扶干部入户走访等形式广泛宣传发动,使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会议精神及工作部署家喻户晓、人人皆知。深入开展党员示范、青年志愿、老年义务等活动,充分调动和发挥广大村民的力量,构成浓厚的工作氛围。成立以村党支部书记为组长、其它村级“尖刀班”队员为成员的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分别负责各自联系村民小组环境卫生综合整治的督促和指导,在带头落实好周五“大扫除”的同时,组织开展“一月一检查、一月一评比”活动。探索“厕所革命”及村办公室周边农户已经投入使用的污水处理设施后续管护模式,打好以蓝天、碧水、净土为核心的污染防治攻坚战。引导村民倡导文明、卫生、整洁的生活方式,并多次动员党员干部、村民代表带头清理,村庄面貌有了很大改善。

(七)扎实做好疫情防控常态化。根据市委市政府和镇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成立防疫工作领导小组,逐项落实工作责任,细化分工到事到人,明确时间节点和重点任务,做到上下联动,步调一致。利用入户走访、小组会、代表会、微信群、宣传海报、转发朋友圈等不同形式进行大力宣传,营造浓厚氛围,引导村民按照“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不聚集、一米线、用公筷”等要求做好自身防护,帮助村民正确认识新型冠状病毒,引导群众不信谣、不传谣、不造谣。全民排查来利返利人员,建立排查台账,共排查返利人员21人,3岁以上人员疫苗接种做到应接尽接。

(八)综治工作持续向好。坚持把平安创建作为基础性工作来抓,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制定方案,加强领导,统筹兼顾,坚持问题导向,全面排查隐患风险,坚持群防群治,层层落实责任,对重点对象、重点群体、重点领域采取严防死守,扎实做好相关人员的'稳控工作,排查化解矛盾纠纷28起,调解成功28起,调解成功率100%,全年无一例上访现象发生;全力宣传反诈APP安装,宣传教育群众守好自己的“钱袋子”,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

(九)抓好安全生产管理工作。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关于安全生产工作一系列指示精神,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安全工作理念,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严格落实安全生产隐患排查的各项规章制度。以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出发点,强化宣传教育工作,力争做到防患于未然。加强宣传教育,组织尖刀班成员、党员、代表、群众等学习《安全生产法》,增强群众安全意识;加强组织领导,充分做好防汛抗旱、森林防火、食品安全、道路交通、消防安全、冬季取暖安全等应急救援准备工作;加强日常监管,以“纵向到底、横向到边、不留死角”的原则,坚持检查与隐患整改相结合,共排查安全隐患15条,全部整改完成,全年无一例安全事故发生。

(十)坚持抓党建促振兴。一是选优配强村支两委领导班子集体。在村支两委换届选举工作中,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按照“坚持党的领导、严格依法办事、充分发扬民主”的原则,严格按照选举规程办事,保证选举有一个公正、公平的环境,让老百姓明明白白选人,表达自己的真实意愿,选好村级领导班子。二是强化班子自身建设。注重发挥班子集体的智慧和力量,明确责任分工、遇事多通气,分工不分家、既分工又合作。驻村工作队到村后,与村支两委组成尖刀班,每周召开2次以上碰头会,研究巩固拓展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衔接过程中的疑点、难点、热点、重点问题,形成共识,明确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切实增强了班子的凝聚力、战斗力。三是强化党员队伍思想建设。认真落实“三会一课”制度,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积极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通过学习教育进一步筑牢思想防线,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增强党员干事创业的决心和信心。四是加强党员队伍人才建设。全村有正式党员34名,其中预备党员1名,女党员9名。坚持定期组织党员开展“支部党日”活动,完善党员发挥作用平台,深入开展无职党员设岗定责活动。五是加强后备干部队伍建设。逐组逐户摸排村内致富能手、农民专业合作社、复员退伍军人、乡村医生和教师、外出务工经商人员等各类人员,建立乡土人才库,通过政治引领、乡情感召、政策扶持、关爱激励等方式,聚集村内人才5名,召开座谈会,进行重点培养;五是强化服务能力建设。驻村工作队和村支两委干部全部集中在服务大厅办公,全日制坐班值班,实施为民服务代理代办,以群众的满意度作为检验党建成效的标准,打通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三、下步工作打算

(一)加强组织建设。继续提升基层组织战斗力。做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学习教育,继续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积极为群众办好事做实事,在持续改变落后面貌过程中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为双河村的发展不断凝心聚力、鼓劲提神。

(二)扶持产业发展。立足村情,创新思路,抓住机遇,科学利用产业发展政策,不断巩固茶叶、药材等种植的产业地位,利用茶叶、药材等产业促进村民稳定增收,全面阻击返贫。同时,加大督办监管以及协调力度,确保新建茶厂早日施工投产,促进稳定运行。

(三)改善发展环境。科学整合各项惠民政策,积极争取各级资金,全面提升村级公共服务水平,不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逐步夯实人畜饮水、生产生活用电、村级道路等建设,为村民生产生活、干事创业、增收致富营造良好环境。

(四)推进乡村振兴。严格落实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的“四个不摘”要求,持之以恒抓好扶智与扶志,建立健全造血机制,增强致富内生动力,坚决防止发生规模性返贫。

总之,村尖刀班在各级领导的帮助和支持下,出色的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得到了上级领导的褒奖和群众的高度认可,虽然做出了一些成绩,但也存在着一些不足。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认真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发扬成绩,克服不足,为建设宜游宜业宜居、美丽富饶的新双河做出应有的贡献。

村级乡村振兴年度工作总结 篇31

20xx年,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起始之年,按照党中央战略部署和省、市、县工作安排,我镇切实把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工作摆在突出位置、作为重大政治任务,进一步强化责任担当、健全工作机制、补齐短板弱项、消除风险隐患。同时,对脱贫攻坚的质量进行全方位的提升,好的方面优化提升,不足之处加以完善,从而促进行政村各项事业的再落实、再提升和再完善,加快推进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现就我镇今年以来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持续巩固脱贫成果,扎实推进有效衔接

(一)建立健全过渡期工作机制,持续夯实工作责任

20xx年xx月,镇乡村振兴工作领导小组制定相关方案,明确了过渡期内有序推进政策体系稳定衔接、防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巩固两不愁三保障成果、健全社会兜底保障体系、强化项目资产管理等重点任务,深入实施乡村特色产业发展、脱贫人口稳岗就业、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提升、教育服务改善、基本医疗优化、重点帮扶和示范引领等六大行动,对推进工作重心从脱贫攻坚向乡村振兴转移做了具体安排。随后,镇乡村振兴工作领导小组又印发了关于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的实施方案,明确当前阶段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首要任务是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工作,要持续做好对出列村、脱贫人口、监测对象动态监测与后续帮扶,同时组织开展覆盖所有农户的风险排查。xx月份以来,我镇完成了8个村乡村振兴驻村工作队与原扶贫驻村工作队人员选派轮换,新轮换的工作队将在帮助村两委在抓好防返贫监测帮扶工作的前提下,重点针对村集体经济发展薄弱的现状,指导帮扶村进一步找准问题、理清发展思路、制定发展规划。为筑起民生第一道防线,各行政村组建了村级防返贫监测网格员队伍,镇内各行业部门成立了防返贫监测工作专班,协同推进防返贫日常监测排查、风险预警信息筛查、专项督导检查等工作,镇、村两级联动防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进一步建立健全。

(二)常态化排查化解返贫致贫风险,持续守住民生底线

对于返贫致贫风险隐患的日常排查,我们主要采取四种方式进行:一是由村级网格员按照一月一轮次的要求,对所有农户进行日常走访排查,一旦发现疑似风险隐患,第一时间报告村两委启动核查研判;二是按照防返贫监测信息系统随机抽取的行政村名单,组织开展“点对点”周调度集中排查,组织力量对抽中村所有农户进行逐户摸排;三是由镇乡村振兴办专职队伍进行重点抽查,对抽查村的脱贫户、低保户、特困供养户、残疾人户、老人户等重点人群进行重点走访,排查风险隐患;四是镇乡村振兴办协调民政所、劳保所等单位,对部门数据进行定期筛查,将预警信息反馈相关行政村组进行核查研判。截至xx月底,我镇已开展8轮次“点对点”周调度集中排查和16个村的重点抽查,累计走访排查农户20__余户7500余人,筛查疑似风险信息200余条,反馈疑似风险84户、283人,经镇村两级研判,拟新增64户202人纳入监测对象(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突发严重困难户),均为突发困难家庭。目前,已由民政部门落实低保帮扶措施。

(三)集中开展专项行动,持续巩固脱贫成果

今年以来,按照省、市、县安排部署,我镇组织开展了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大走访大排查”、防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集中排查、“农村安全饮水大排查”“我为群众办实事”到村“六查”入户“六问”等专项行动,走访排查范围覆盖了所有行政村常住人口,建档立卡脱贫人口走访比例达到100%,回复解答群众政策疑问820余项,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21个。从排查情况看,我镇脱贫攻坚期各项帮扶政策总体稳定,各行政村对个别群众突发生活困难基本能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脱贫人口两不愁三保障稳定达标,发生规模性返贫风险较小,脱贫攻坚成果得以有效巩固。

(四)优化财政衔接资金支出结构,持续推进有效衔接

脱贫攻坚期,扶贫项目多为到户到人的精准帮扶项目,对贫困户精准脱贫提供了有效保障。进入过渡期,为加快推进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我镇明确了过渡期财政资金保障推进乡村振兴项目建设的方向、目标和任务要求。同时,组织开展了20xx年度衔接资金支持项目和20xx年度储备项目征集工作,建立了20xx年度衔接资金项目库。从资金投入力度看,我们统筹兼顾了巩固脱贫成果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在稳定保持了对原有到户到人帮扶项目资金投入的同时,对于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提升、乡村产业发展等目前推进全面振兴中的短板弱项,我们明显加大了资金投入力度,更突出了资金投放和项目建设的普惠性,体现了过渡期从集中财力支持脱贫攻坚转向保障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阶段性任务要求。

二、存在的问题

(一)防返贫动态监测网格化管理工作还需强化

防返贫动态监测网格化管理是今年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一项重点工作,也是年度考核评估的重要内容。从目前督导检查各街道看,不同程度存在认识不到位、排查不扎实、纳入监测不及时等问题。主要表现在个别村组干部认为扶贫工作已经结束,对扩大范围开展防返贫监测存在懈怠情绪,村级未建立定期风险研判制度,对网格员的排查情况不能及时掌握;新组建的网格员对防返贫监测相关政策掌握不到位,在排查中对群众关于低保、临时救助、医疗报销、残疾人补贴等方面的政策疑问不能做到准确答复,对疑似风险向村两委报告不及时;村级防返贫监测排查台账、研判记录等工作资料还存在不规范、不完善等问题。

(二)巩固脱贫成果后评估准备工作还需更扎实

临近年底,脱贫成效后评估工作已启动,我镇也进行了安排部署,要求各行政村、行业部门对照评估内容全面做好迎接评估的准备工作。目前,我镇在衔接资金项目进度、小额信贷新增贷款额等量化指标上与上级的任务要求还有一定差距,在前期反馈问题整改、档案资料的规范、集中走访排查、信息系统数据质量等方面,也还需进一步加强工作力度、持续推进。

(三)衔接推进乡村振兴力度还需加大

推进有效衔接的首要任务是先补齐发展短板。目前,我们的短板问题还是比较突出的,主要表现在:一是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短板依然突出,虽然我们通过近几年的持续投入,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条件有了明显改善,但日常的管理维护长效机制还不完善;二是产业发展的瓶颈还需有效破解,我们现有农业产业存在结构单一,以农户分散经营为主,集约化程度不高,市场竞争力不够,产业收益预期不佳造成农民生产经营积极性不高,发展后劲不足;三是村集体经济发展薄弱,我们的村集体经济组织目前处于典型的生产缺技术、决策缺能人、产业缺项目的局面,管理粗放、效益低下的集体经济组织既不能解决村集体的发展出路,也不能带动群众共同发展,这些短板造成群众留在乡村难以实现其发展目标,也是我们在过渡期内亟待改善和解决的问题。

三、20xx年工作计划

一是常抓不懈做好防返贫监测与帮扶工作。虽然我镇已实现农村贫困人口全面脱贫,但我们的脱贫成效依然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全区已脱贫人口中患病、残疾人口占比达1/3,60岁以上人口占比达27%,50岁以上人口占比达40%以上,脱贫人口自我发展整体能力较弱,发展产业、稳定就业难度很大,依靠兜底保障政策进行托底人群占比大。因此,在过渡期内抓好防返贫监测和帮扶工作仍然是紧迫且重要的任务。我们要强化网格化管理机制的长效运行,建立网格员轮训制度,不断提升网格员的工作能力,让网格员充分发挥一线工作优势,对返贫致贫风险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筑牢我区脱贫人口稳定脱贫,脱贫成果得以有效巩固的首道防线。

二是平稳有序推进乡村振兴项目建设。加快补齐农村发展短板也是我们过渡期的重要任务,我们将进一步加大衔接资金对农村地区的投入,在保持财政投入稳定的同时,加大力度争取上级衔接补助资金,计划20xx年至少支持5个村的基础设施和人居环境提升项目,保持项目数量逐年增长,衔接资金逐年更多地向普惠性项目倾斜,以农村项目建设为抓手,以改善民生、拓展脱贫成果为目的,平稳有序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

三是探索创新引导社会资本参与乡村振兴机制。按照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国家乡村振兴局综合司20xx年xx月份印发的《社会资本投资农业农村指引(20xx年)》相关要求,我们要探索创新机制,聚焦乡村振兴重点领域,充分尊重农民意愿、遵循市场规律,营造良好营商环境,激发社会资本投资活力,支持社会资本将人才、技术、管理等现代生产要素注入农业农村,引导社会资本与农民建立紧密利益联结机制,注重合作共赢,多办链条长、农民参与度高、受益面广的产业,把就业岗位更多留给农民;多办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帮农带农的产业,带动农村同步发展、农民共同富裕。

村级乡村振兴年度工作总结 篇32

一、村基本情况

各庄村总户数249户,人口745人,耕地面积1024亩,建设用地217亩,集体土地43亩,集体房产13间。目前全村五保户4户4人。村党支部现有党员28人,积极分子3人。

二、工作开展情况

一是严守纪律,专心驻村工作。驻村工作队在驻村期间严格遵守有关规定,坚决服从镇党委、政府的工作安排,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坚持务实工作作风,针对各庄村基层党建、脱贫攻坚、人居环境整治、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等进行认真调研,拟定驻村帮扶工作计划,为进一步开展乡村振兴工作和更好地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做好了充分准备。

二是加强队伍建设,强化基层组织。积极协助村党支部建立健全各项管理机制,大力推进党支部工作规范化,并配合村党支部定期开展“三会一课”活动,不断提高党员的理论知识水平,着力打造一支业务过硬、纪律过硬、作风过硬的基层党员队伍,提升党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

三是强化基础建设,着力改善人居环境。经驻村工作队积极协调,涿州市教育和体育局为村里免费提供了一对高标准篮球架、两副室外乒乓球台,总价值12000元。目前,正在组织协调安装,并对村民健身广场周边环境进行美化。待项目完成后,将有效提升村容村貌,满足广大群众对全民健身的需求,丰富村民的文化生活。

四是做好疫情防控,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为落实重点人员排查工作要求,工作队队员联合镇驻点干部、村党支部广大党员对村内重点人员开展地毯式排查,做登记、利用村级公示栏、标语、广播、微信等形式,广泛向群众宣传疫情防控知识,确保了防控政策的严格执行,并按市防控办要求开展好每轮常态化的全民核酸检测工作。

五是抓精准脱贫攻坚,提升脱贫群众满意度。驻村工作队积极开展“节前慰问脱贫户、真情关爱送温暖”活动,对村里五保户和孤寡老人进行看望走访,并协查五保户所享受的住房、饮水、健康等问题,让生活困难的五保户群众真真切切感受到了党和政府对他们的关怀。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是强化自身,提高服务群众能力。以学习促进落实为目的,强化对各项政策知识的熟悉程度,不断整改、加强学习,切实提高乡村振兴工作队执行政策能力。

二是合理利用工作队经费,积极争取其他社会团体力量和社会资源,为各庄村建设一间高标准党建活动室,有效促进党支部组织生活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开展,提升党建工作质量,营造出浓厚的党建活动氛围。

村级乡村振兴年度工作总结 篇33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关键在于从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五个方面系统推进。下面我将围绕五个振兴,并结合镇的工作举措来阐述。

乡村要振兴,产业振兴是根本保证。只有振兴乡村的产业,才能增加乡村的血液,乡村的发展才会有源源不断的动力。产业振兴,一是要以农业为基础,确保国家的粮食安全。二是要加快推进品牌化,整体提升农产品品牌影响力。三是要注重发展第三产业,做好农旅融合,打造靓丽名片。四是要发展好集体经济,增加农业农村发展活力。只有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才能把群众重新凝聚起来,打造出一支专业化的职业农民队伍,以带动农业提质增效。

产业振兴方面,我镇积极推进特色种植和特色养殖,发展了猕猴桃、柠檬、脐橙、白芷、小龙虾、青蛙、黑山羊等特色产业。同时大力发展集体经济,双流村利用集体经济资金,修建了660立方米的冻库1座,购置了两台农机,提供农资统购、农产品统销,技术培训,大型农机社会化租赁等服务,目前盈利已突破20万元。

乡村要振兴,人才振兴是重要支撑。要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一是要发掘和培育本土人才。本土人才对故乡感情深厚,愿意反哺乡村,这些人是乡村振兴战略中较为稳定的人才力量,要加大对他们的培养。二是要加大力度向外引进技术人才,从经济收入、情感获得等方面建立健全引才机制,让外来人才有获得感和归属感,并通过传帮带模式,达到引进一人,教会一片的效果。三是要多为基层干部创造外出学习交流机会,同时要在晋升政策上适当向乡村基层干部倾斜,进一步增强他们服务基层热情和扎根基层的信心。

Copyright © 热范文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