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的社会实习总结(精选3篇)
时间:2024-09-05 14:14:51
教师的社会实习总结(通用3篇)
教师的社会实习总结 篇1
今年,我村坚持马列主义、思想、理论和重要思想为主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镇一系列重大决策,以及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和中共湖南省委第九次党代会思路,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首要任务,团结和依靠全村人民坚持依法__治村、努力发展村级经济、促进农业生产各项工作都得到了稳步发展。
一、基本情况
__村地处__市郊,是典型的城乡结合部,地理位置优越,是__市城乡一体化建设总体规划中的枢纽;又属紧紧包围市中心的村落。无论是已有建设,还是未来的发展,都逐步实现着城乡统筹和良好互动。因此,在如何尽快走全面建设小康的道路上,实现新农村规划的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__村是__市的城关镇——__镇唯一的农业自然行动村。下辖14个村民小组,有水田890亩,旱地320亩,林地593.4亩,林场一个210亩,茶塘一个150亩;人口1428人,398户。__村以农业生产为支柱产业,村集体收入20万元。一个交通发达基础设施比较完备,阡陌纵横、楼房林立的具有浓厚乡野气息和现代化气息的“小康村”已初具雏形。
二、新农村建设半年的工作情况
1、利用地理优势,扩大招商引资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村支两委利用这一契机招商引资,大力发展集体经济,成功引进外资200万元,对__大厦进行装修,并与经营户签定了承租合同,年经济效益14万元。今年2月份,村干部与福建企业老板洽淡了建“__寺公园”已达成初步意向,正在洽淡的还有汽修厂、家具市场、混泥土构件公司,无公害蔬菜种植基地等。这些项目的引进需要市委、市政府的支持,镇党委、政府的支持才能逐步实现。
2、广泛宣传,营造农村建设的氛围
今年以来,村支两委组织村组骨干和人民群众,开展“党中央、国务院为农村农民着想,我们如何干”的大讨论。一是村委会采取逢会不忘宣传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现实意义和目标任务;二是村干部分片包干在各自的工作区域内与群众交流情况,听取对村上的规划的意见;三是现有的5个村干部带头集资,带领村民加强村内基础设施建设;四是向周围单位争取资金支持;五是动员村内较富的经营户,慷慨解囊,为新农村建设添砖加瓦。通过大讨论,人民群众主人翁态度和工作热情空前高涨。
3、组织村民投工投劳、整修村组干道和灌溉渠道
20__年,我村混凝土硬化村组干道5.2公里,今年又整修砂石道2.6公里,预计下半年可完成混凝土硬化。组织村民、空渠道3.2公里,保障了全村水利灌溉的需求。
4、主动汇报,争取政府有关部门的理解支持
村干部意识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逐步落实各项具体规划,必须要求强大的经济实力作保证,于实走出去“找米”下锅,与外省有关企业洽淡,引进项目,为新农村建设流入生机活力。最近又与国土规划等有关部门,对引进项目建设的用地进行汇报,最后请政府批准。
5、广泛开展文明创建活动
半年来,通过各种形式,开展以“五家”为基础的道德教育,完善《村规民约》和《村民自治章程》及计育生育创国优《计划生育村规民约章程》,积极开展文明先进单位、个人、五好家庭等活动,今年组建了一支腰鼓队,并市组织的计划生育活动月参加比赛节目得“三等奖”和“创作奖”,对全村垃圾堆放进行了规划整治,正在组织建垃圾池,对文明创建活动在8月份进行一次评比和表彰。
三、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农村生产力水平低下,加工能力低。产业化营尚处在初级发展阶段,在农作物种植和禽畜养殖中,有些盲目效仿,未形成规模种、养殖。
2、农村底气不足,财经缺口大,农村基础设施和农业生产条件改善投入严重不足。
3、__、法制观念淡薄,引发社会不稳定因素呈突发性事件增多的趋势。
四、下一段发展思路
1、解放思想,加快农业经济发展。经济是基础,是落实一切任务,目标的保证,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着力于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和市场营理,加大招商引资,加快农业结构调整,鼓励发展适度规模化经营,充分利用本村的独特优势,在二、三产业上拓展农民的增收空间,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增加农民收入。
2、加大科技培训力度,培养新型农民,加大对农民科学文化知识教育和免费实用技术培训,开展和充分利用农村劳动力资源的潜力,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高素质农民。
3、积极推进“五改”(改环境、改容貌、改卫生、改观念),促进文明建设进程,改善村居环境,适时修编规划,推进现代化村庄建设,采用推进太阳能、沼气建设,改善农村卫生状况,改变传统观念,提高农民发展循环经济意识,树立良好的文明乡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和谐型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4、保障社会化。继续全面推行新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探索城乡街公平、统一的社会福利制度。
5、引导农民积极参与__营理,__决策,__营理,__监督制度,保障农民依法行使__权利。
6、具体目标
(1)建设综合性村部办公楼
(2)__寺公园建设
(3)新农村居民集中居住社区建设
(4)农村改水、改电项目村建设
(5)新建一个综合无公害市场和一个家具市场。
(6)形成农业观光带。
(7)组建一个劳务公司。
(8)整修渠道4公里,修塘14口,硬化道路2..6公里。
(9)修建垃圾池4个。
(10)组建治安巡逻队。
五、几点建设和期盼
1、加大农村能源建设投入,特别是沼气和太阳能建设资金扶持,加大农村改水,改电项目村资金支持。
2、新农村建设的示范村后盾单位合理安排,避免“肥的吃不了,瘦的吃不到”。
3、适当放宽小康建设示范村所需土地使用政策。
4、主管部门对新农村示范村多支持、多办实事。
教师的社会实习总结 篇2
20xx年,我州始终把扶贫开发工作放在全州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上来抓,一直将改善基础条件,促进产业发展,提高人口素质,稳定解决贫困人口温饱问题作为主要内容纳入其中。在国家和省扶贫政策、资金的扶持下,通过找准扶贫攻坚的切入点,坚持不懈地实施产业化扶贫开发战略,全州18个县包括5个扶贫开发重点县生产生活条件、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化发展等方面都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20xx年扶贫产业化项目实施情况
20xx年我州18个县(局)得到国家、省财政扶贫资金共计1200万元,实施产业化扶贫项目13个,主要对油菜、青稞、食用菌、葡萄、马铃薯、茼蒿等产业进行了项目扶持,目前逐步建立了小规模种养殖业产业扶贫基地。培育壮大了华康公司、丹巴康定红葡萄酒公司、雪域俄色茶有限责任公司等产业化扶贫龙头企业,我州20xx产业扶贫项目共带动620户农户增收,其中包含贫困农户320户。
二、20xx年产业扶贫结构及取得的成效
——无公害元根产业化示范基地。20xx年在康定县实施了高原特色无公害元根种植基地项目,预计项目的建成后,较项目建成前收益明显增加,该项目共覆盖康定县3个贫困村涉及210户共1120余人,产品商品率达100%,为当地贫困人口脱贫增收发挥了积极作用。
——州葡萄种植基地。在我州丹巴县和得荣县以及乡城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科技”的模式,带动了1600余户农村家庭从事优质酿酒葡萄种植,使得受益农户年均纯收入有了较大幅度增长。
——野生菌种种植推广基地。20xx年在我州康定县建设菌种种植推广基地,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由龙头企业销售种源,然后由公司集中将农户产品统一销售。该项目的实施,带动了项目区近0.5万户农户增收。
——州南派藏医药传承创新基地。重点在海螺沟管理局建立150亩高产优质中藏药材种植基地、中藏药材优质种子繁育基地建设项目、建立中藏药材优质种苗繁育基地等项目,通过为贫困农户提供药材种子补贴,帮助农户建产业基地,进一步提高了农牧民的中药材积极性,为农户增收致富,找到了一条新的路子。
——青稞商品粮和油菜基地。以优质青稞基地建设项目为基础,在北路白玉县,建设实施20xx亩优质青稞基地工程基础上,加大对青稞产业化项目投入,使青稞亩产达到250公斤以上。同时在道孚县实施油菜种植基地建设、泸定县实施磨芋基地建设,通过产业结构调整,进一步拓宽了广大贫困农户发展路子,更好地挖掘潜力,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
——优质核桃产业化基地。在康定、得荣、丹巴等县大力实施了核桃产业化基地建设,主要采取为农民提供种苗的生产直补方式,直接栽种黑桃,在林业相关技术人员的指导下确保成活率提高。核桃生产期较长,但同时具有连续收益的效果,盛产期将会带来明显的经济效益。
----雪域俄茶生产加工基地。在州北路地区炉霍等地,通过打造“雪域俄茶”品牌,充分发挥当地“变叶海棠树”资源丰富的优势,实施基地产业发展,为“雪域俄茶”提供更多原料,按照“公司+基地+农户+效益”模式实现农户的稳定增收。
三、产业扶贫趋势分析及下步工作的思路
通过实施“20xx年规划以来,全州呈现出扶贫产业结构不断趋于合理,产业基础设施不断改善,农牧业生产稳步发展,农牧民增收难的问题逐步缓解的态势,根据《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xx-20xx)》的要求,我州也提出了“三步走”的战略目标,发展农村经济,用扶贫工作统揽“三农”工作,将是新时期扶贫开发工作的重点。特别是按照新的扶贫标准,实现农村低收入贫困人口真正意义上的脱贫,必需有稳定的增收项目。当前,我州实现“三步走”跨越发展战略目标,难度最大的是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的稳定增长。必须大力推进扶贫开发,必须加快优势资源科学开发,着力培育特色优势产业,多渠道大幅度增加农牧民收入。因此我们一方面要尽可能加大扶贫产业结构调整力度,把准产业扶持、资金投向的关键着力点;另一方面积极加大投入,为产业发展提供发展动力。
主要思路,结合全州地理条件,气候特点。依据自然区域划分东路、北路和南路三个产业片区。经过近十年的产业扶贫探索,我州按照高寒生态脆弱区,高山峡谷生存环境恶劣区、河谷地带特色产业开发示范区等三个区域特点初步构架了“三带、四地、五园”的产业扶贫发展思路,“三带”即:东部4县1局的高效畜牧产业带、南部6县特色畜牧产业带、北部8县生态畜牧产业带。“四地”即:南路6县干果种植基地、东部4县特色水果基地、东部3县林果业加工基地、北部7县雪域俄色茶建设基地。“五园”即:北部4县青稞豆薯加工园区、北部6县优质油菜种植园区、北部6县中藏药材种植园区、东部4县蔬菜大棚种植园区、东部4县农副土特产品加工区。
根据上述思路,我州正积极开展《州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实施规划》以及《藏区扶贫优势产业发展规划》的编制工作,初步规划在xx期间,采取培育龙头产业,资金直补到户的方式,扶持各类种养殖业和加工业大户2万户,并拟定在20xx-20xx年开展三个扶贫优势产业项目的试点工作,一是在东部3县以“康定红”葡萄酒为龙头品牌,打造酿酒葡萄基地;二是在北路7县以“雪域俄色茶”为龙头品牌,打造高原特色茶叶基地;三是在南路3县以“高原藏香猪”为龙头品牌,打造南路特种畜禽基地。
四、产业化扶贫存在困难和问题
扶贫产业化项目的实施,为我州广大农牧民在脱贫致富奔小康道路上起到了较好促进作用。但是由于各种原因也存在一定的困难和问题:
(一)扶贫产业发展资金投入不足。虽然近几年来我州不断加大财政扶贫资金对产业化的投入,但由于农业生产周期长,资金需求量大,实际投入资金难以满足发展所需的资金需求。
(二)扶贫产业规模不大。近年来虽然我州实施的扶贫产业项目投入规模有所增加,产业得到一定了发展,但是扶贫产业规模还是总体偏小,项目数量太少,贫困农户参与面不广。加之部分群众发展产业的意识未转变,对变幻无常市场需求预测不够等原因,对小规模发展扶贫产业持观望态度。
(三)扶贫产业效益有待提高。现有产业,绝大部分是传统农牧业,这些产业一部分是对市场应变能力较低的产业,一部分是属于增产不增收的产业(比如青稞种植,产量高时市场价格低,产量低时市场价格高),还有的产业由于科技含量高,群众参与能力不强(中药材种植、农畜产品深加工)。造成扶贫产业的覆盖面很广、效益不明显。
(四)对产业发展调研不够深入。扶贫部门涉及的工作内容较多,而扶贫系统工作人员较少,无法确定专人抓扶贫产业发展工作。对如何发展壮大扶贫产业方面的思路没有理清、办法不多、措施不全,发展扶贫产业只能是顺其自然。
(五)产业抵御灾害风险能力不强。现在我州发展的扶贫产业,绝大部分产业如果遇到突发的自然灾害,则缺乏应对自然灾害能力和承受风险的能力,特别是牧区往往年初大雪灾害,就给当地的牲畜造成巨大损失,对该扶贫产业项目带来了严重打击;并造成大面积返贫。
五、发展产业化扶贫的几点探索和建议
(一)调动农户积极参与度。一是要选准扶贫产业。在扶贫产业的选择上,要突出区域优势、自然资源、市场需求、群众参与、长远规划等重点环节,对资源优势明显、市场前景广阔、覆盖屋面较广、符合长远发展前景的产业予以重点确定和扶持。二是要建立产业基地。对那些条件比较成熟、发展潜力比较好的产业,有针对性地采取财政扶贫资金补助、贴息贷款扶助等方式,集中联片兴建各类产业基地,做给群众看,带领群众干。三是要宣讲优惠政策。要通过下发宣传资料、张贴宣传标语等形式,把发展扶贫产业的各项优惠政策的扶持办法让群众有进一步的了解,并在今后的工作中切实抓好政策和措施的落实,引导更多的群众参与到产业发展中来。
(二)积极加大龙头企业培育力度。按照“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通过引入龙头企业经营机制,按照企业管理模式,发展“合作社”等各种经合组织,带领农民发展产业,寻求市场销路,帮助贫困群众脱贫致富。
(三)加大科技培训力度。提高农业发展的科技含量是产业化扶贫的助推器,要提高贫困户的整体素质,增强贫困户自我发展能力,引导农民从传统的小农思想束缚中摆脱出来,投入到大市场中去,使他们自觉地想致富、去致富、自觉地运用科技致富。县、乡、村各级都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农民进行技术培训,力争2-3年内使50%以上的贫困户真正掌握1-2门实用技术。
(四)拓宽销售渠道。一是要培育好各类流通组织和能人。扶贫产业要发展,就要有针对性的培育一批产业流通组织和“中介”能人。要采取减免有关规费、重点奖励销售大户等方式,鼓励和引导各种能人去跑市场、开发市场,通过对市场的敏锐分析和研究,与农户签定产品销售合同。二是组建好各类合作经济组织。对有一定规模、有一定农户覆盖面和有一定前景的扶贫产业,要鼓励农户在自愿加入的前提下,组建好产业发展经济组织,由协会统一与客商和加工企业签定产品销售合同,再由经济合作组织统一为农户发展产业提供技术培训、规范产品标准、发布病虫害信息、疾病防疫、产品销售、采摘包装等全方面管理和服务。三是扶持发展好各类龙头企业。要在企业贷款的发放、企业贷款的贴息、税费的减免、产品的流通运输等方面广开绿灯,制定切实可行的优惠政策,共同促进企业的发展壮大。同时,采取更加灵活的优惠政策,鼓励、吸引和扶持本州和外商来兴办各种为业加工龙头企业。四是要采取比较灵活的销售举措。采取“企业+经济组织+农户+基地”等方式,积极拓宽扶贫产业产品的销售渠道,让农户吃上定心丸,从而促进扶贫产业的规模逐年壮大。
(五)建立发展长效机制。一是探索建立产业风险抵御机制。对经济林木、牲畜养殖及生猪饲养等要增强抵御自然灾害能力,积极探索农副产品种养风险保险,以应付突发的不可抵御的自然灾害。二是建立产业协调扶持机制。对于扶贫产业发展,县级需成立专门的领导小组,整合各个部门的优势,制定产业发展优惠政策,研究确定全州扶贫产业的主导方向,协调解决扶贫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制定全州扶贫产业发展的中长期规划,明确成员单位的职责。各个部门也在按照扶贫产业发展的方向,履行好自己的职责,形成齐抓共管扶贫产业工作的良好氛围。
教师的社会实习总结 篇3
教师是一个崇高而神圣的职业,要当一名好的教师更不容易。在此次实习中,我也看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社会的不断进步,使学校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师范生将面临更大的挑战,“学高为师,行正为范”的内涵也在不断地加深。这就要求我们不断完善自己,准备全身心投入将来的教育事业。教学更是实习的重点,以下是我实习的一点心得。
第一是预备阶段。
先熟悉实习班级的情况,认识班上的每个学生以及他们学习情况(通过班主任或班委或直接交流)。
然后,认真听指导老师上课。
现在的听课的感觉和以前完全不一样:以前听课是为了学习知识;现在听课是学习教学方法。目的不一样,上课的注意点就不一样,现在注意的是指导老师的上课方式,上课的思想。
接着,根据在大学所学的教育知识和在中学实习听课所学到的,自己在已有的基础上备课,试讲。做足了上讲台的准备。
在经过了前两周的听课、试讲后,第三周我正式走上讲台,第一次感觉自己所学的知识派上用场。作为一名教师,还有一个天职就是教书,无私地把知识传播给学生。这也是我们实习的重要内容——授课。我初次体会到当老师的辛苦。上一节课,要经过“备课(写教案)——上课——批改作业——接受学生反馈的信息——评讲、巩固练习”这样一个流水线。看起来简单,可其中每个环节又有很多小细节,最主要的是“上课”。这个环节,也就是我们一直在探讨的“课堂教学”。
近年来,我国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浪潮此起彼伏,各种对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具有指导意义的成果不断涌现.然而,这些成果大多着眼于如何使学生对数学知识与技能学得更多、更快、更好,如何促进与之相应的个体心理品质的形成与发展,却往往忽视了学生的个体社会化发展问题.也就是说,强调了课堂教学中以知识的传递和学习为基轴的教育过程,强调了以个体心理品质的训练与养成为主线的发展过程,却忽视了以人际互动为中心的社会过程。几乎所有的教学过程都发生在学生群体人际互动的环境之中,因此重视学生个体与学生群体的相互作用,加强和指导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就是一个很有意义的问题.所谓合作学习是一种教学组织形式,它要求学生们在一些由2—6人组成的异质性小组中一起从事学习活动,先让一少部分人弄懂,再去教那些没弄懂的人,以达到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课堂教学作为一种系统,需要不断地进行反馈与矫正。在班级教学中,不同的学生有着不同的学习风格和矫正需要。尤其是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班级内学生数学水平差距甚大,设计适当的矫正活动需要大量的计划时间。如果教师是矫正活动的唯一帮助来源的话,那么管理上的困难将会拖延教师对学生的帮助,从而降低它的.效能。如果运用合作学习,学生们则可以从同伴中迅速得到高质量的矫正活动的帮助,缩短了矫正时间,也就有更多的时间用于完成学习任务。小组中的合作学习还能为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提供诱因,并且能降低焦虑。经验显示,在同伴辅导的过程中,向其他同学提供帮助的小组成员得益最大。这即是说,学习困难学生的进步并不以牺牲优秀学生的发展为代价,相反,所有的学生都能在学习小组的同伴辅导中获益非浅。
需要说明的是,并不是说建立起了学习小组,在课堂上进行了几次小组讨论学生就能进行真正意义上的合作学习,教师应对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作细致的组织工作,对学生的合作学习进行必要的指导,对小组之间的活动情况组织有效的交流,以此来提高小组活动的效率。当我们不断地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使合作学习成为学生的自觉行为时,它所起的作用就会充分地显现出来。还应指出,强调合作学习并不意味着削弱学生的自主学习,事实上,合作学习的一个基本点就是强调个体责任。其出发点乃是强调在各种形式教学活动的互配实施中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以上介绍的合作学习的教学方法,我个人认为是可行的,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又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