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报告 > 工作报告 > 调研报告 > 公益社区调研报告【合集3篇】正文

公益社区调研报告【合集3篇】

时间:2022-10-23 14:27:53

公益社区调研报告(精选3篇)

公益社区调研报告 篇1

xx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我国正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在社会正在经历空前变革的时期,如何保持清醒的头脑,居安思危,深刻认识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并根据本地社区工作的实际情况,积极主动地探索和谐社会建设的新路径,以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不断以社区和谐推动城市和谐,进而促进全社会和谐,已成为绵阳市委和市政府面临的迫切的现实问题。

科学决策是确保执政、施政正确的前提和基础。中共绵阳市委,就社区建设问题,在充分调动民间参与的基础上,广泛征求社会各界的意见,并借鉴国外政府决策模式,加大引智入政的力度。这既反映了其战略性的前瞻思维,也反映了其对科学和民主决策的充分重视。11月29日至12月1日,受绵阳市委的委托,西南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师生一行6人,在行政与公共事务管理资深专家、西南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曾狄教授的带领下,深入绵阳就社区建设问题进行了实地考察和研究。

一、当前绵阳市社区建设的基本情况及特点

(一)社区建设的基本情况

自中央和省委关于社区建设的有关文件下发后,绵阳市委和市政府高度重视社区建设工作。在市委和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各级政府普遍结合本地实际,积极探索社区建设新路子,形成了上下齐心协力、同抓共管的工作格局,社区建设各项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在绵阳市有19个街道办事处396个社区居委会中(其中城区131个,市县城区和乡镇265个),现阶段已涌现出“全国社区建设示范区”和“全省社区建设示范区”各1个,全省社区建设模范镇2个,市级社区建设模范乡镇(街道)10个(市级10个,县级3个),创建示范社区52个。“全国百佳学习型社区”、“全国青年文明社区”、“全国文明示范社区”5个,市级“文明社区”、“先进社区”25个,先后有2名社区干部荣获“全国优秀社区工作者”称号,有2名社区干部荣获“全国社区志愿者先进个人”称号,有18名“社区优秀工作者”受到省委组织部和省民政厅的表彰。

1、社区建设工作制度逐步趋于完善。20xx年以来,绵阳市委和市政府陆续制定了关于《绵阳市城市社区建设五年发展规划》、《关于加强社区居民委员会建设的意见》和《关于健全和完善社区居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制度的意见》等十多项社区建设规章制度,促进了社区建设的规范化和法制化。并根据相关政策文件要求成立了社区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协调和指导全市社区建设工作。

3、社区建设瓶颈现象局部缓解。尽管目前绝大多数社区居委会的办公设施和居民活动设施严重不足、社区工作人员待遇普遍偏低,社区建设经济瓶颈现象突出,但市民政局等部门在市委和市政府的支持下,积极争取其他部门的协调配合,通过采取财政支持、划拨土地、减免费税、房屋置换、改造或新建等多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基础设施严重不足的局面。目前部分社区如高新区、经开区、农科区等地所在社区的办公和服务用房已达到300平方米社区调研报告社区调研报告。大多数社区的年度总开支平均达到3万元。

4、社区服务和社区活动初具规模。目前虽然绵阳的社区服务网络还有待于进一步开发和完善,但以区市县为龙头、街道为主体、社区为依托、辖区单位和社会成员广泛参与的社区服务网络框架已基本形成。全市已建成社区服务中心12个,社区服务站396个,各类服务网点1900多个,已全部覆盖区市县政府驻地。建立社会捐赠站点136个,接收捐赠衣物10万余件,接收社会各界赠款560万元。落实“星兴计划”项目91人,建设各类老年服务设施780余个,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老年人休闲、娱乐、健身场所不足的矛盾。通过提供就业信息、职业介绍、开发公益性岗位等形式,帮助25000余名下岗失业和失地无业农民的就业问题。

全市已建社区图书馆和阅览室213个,建全民健身路径86条,并通过共驻共建、资源共享的方式,有效地扩大了居民的健身和娱乐活动范围。建社区法律服务机构167个,900多名法律工作者参与了社区法制宣传教育和咨询服务活动。成立了100多支各类老年文艺活动团队,丰富了社区文化活动。建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0个,社区卫生计生服务站24个,有社区服务工作人员487人,一定程度缓解了社区居民的基本医疗服务需求。建社区警务室317个,建社区治安巡逻队392个,落实社区民警388人,交警、巡警和消防队员236人,巡防队员1900人,群防群治的工作格局已基本形成,社区治安综合治理进展良好。

(二)社区建设的特点

1、社区类别不同。根据调查情况初步分析,绵阳至少存在三种不同类型的社区:(1)纯居民式社区,即游仙开元中街(属城市拆迁居民聚集区)、涪城顺河社区(属老城区居民聚集区)和金菊社区(属工薪阶层聚集区);(2)国有企业职工和下岗职工较集中的社区,即东材社区和工区街道办事处;(3)城乡结合区,即游仙六里社区(属“村改居型”社区)、高新东段社区(属农转非、企业职工和小区居民混居型社区)和经开区板桥社区(属“失地农民安置型”社区)。其中,既有建区时间较长,功能发展比较成熟的社区,如游仙区开元中街、涪城区顺河社区等,也有建区时间短,各项工作正处于起步阶段的社区,如游仙东材社区等。此外,各社区所辖面积和人口规模也表现出较大的差异性。

2、社区实力悬殊。由于特殊的政策偏好,某些社区的经济实力比较雄厚,如游仙六里社区拥有规模较大综合农贸批发市场和种子批发公司,其可从社区经营的公司中获取充足的财力支持用于发展社区建设;但多数社区的经费开支严重不足,一些社区甚至处于长期负债状态,如涪城板桥社区的负债累积已过60万元,社区建设工作难以为继。

3、社区需求各异。尽管各类城区存在某种共同的需要,但基于社区类型不同,面临的问题各异,居民的社会需求也不尽一致。办公和服务设施严重匮乏的社区,目前更关注的是基本办公设施得到切实保障;在已得充足保障的社区,更关注的是如何深入开展社区服务;居于核心城区的社区,更需要拓展和深化社区服务功能;国企和下岗工人比较集中的社区,更侧重于对下岗失业人员的再就业安置;地处城乡结合部的社区,最需要的是对失地农民提供最低社会保障、社会救助服务以及就业培训等问题。因此,针对不同类型社区,政府应因地制宜、因势利导,稳步推进社区建设。

二、当前绵阳市社区建设面临的形势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各项政策改革的不断深入,与其他城市一样,当前绵阳已步入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政策决策的深刻变化,经济体制的深刻变革,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的深刻调整,思想观念的深刻变化,在给绵阳社区的建设与发展带来了机遇的同时,也对该市的社区建设工作构成了极大的挑战。

(一) 当前绵阳社区建设面临的机遇

1、宏观政策的调整,为社区建设提供了政策依据。长期以来,地方政府的绩效考核过度偏重于GDP的增长,而对于地方政府政策创新重视严重不足。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地方政府关于向基层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化解基层社会矛盾和解决基层社会公平正义等方面问题的探索与创新。可喜的是,自xx届四中全会来,中央连续提出了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系列新的执政理念和政策。10月11日,xx届六中全会集体通过的《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更是明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构想,确立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原则,为地方政府构加强社区建设,探索以社区和谐促社会和谐的新路子,提供了坚强有力的政策指导和支持。

2、各级领导高度重视,绵阳社区面临发展契机。各级领导高度重视社区建设工作,普遍认为绵阳市社区建设“第二个春天”即将来临,并对社区建设工作充满热情,这是我们开展此次调查所始料未及的。绵阳市相关部门领导,受市委谭力书记的指示,对上海、南昌等地的社区建设情况进行了实地考察和调研。市委政研室根据实际整理的考察报告,受到了谭力书记的肯定性批示。市社区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对社区自治组织的职责、社区管理制度、社区政策性事务办理条件和程序等作出了具体的明文规定。市民政局、涪城区、游仙区等相关部门领导,也普遍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对近年来的社区建设工作,进行了深刻反思和认真总结。目前,全市各相关职能部门领导干部对于社区建设工作上下一心、高度重视,必将有利于促进和推动全市社区建设工作的开展。

3、经济实力壮大,社区建设瓶颈现象有望消除。经过近三十年的改革开放,绵阳市经济规模逐渐壮大,经济实力明显增强。目前绵阳全市GDP为560亿元,财政收入为50亿元,并还在以近10%幅度的增长。经济实力的壮大和财政收入的增加,对于解决当前绵阳市社区办公场所和公益设施严重不足、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待遇偏低和工作经费紧张的问题,提供了有力的经济支持,有利于缓解目前制约绵阳社区建设遭遇经济瓶颈制约的状况。

(二)当前绵阳社区建设面临的挑战

1、社区管理旧模式难以适应社会结构的新变化。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原本固定地从属于一定社会组织的管理体制已被打破,不同级别与种类的单位大量“单位人”转为“社会人”社区调研报告工作报告。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绵阳出现了大量的下岗和失业人员。宜于人居的环境和相对发达的经济状况,导致周边农村地区的居民也纷纷涌入绵阳城区。全市流动人口已近10万,约占城市总人口的1/7。与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经济类型的多元化相伴而生的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主,同上述人群一样,均游离于传统单位体制之外,对绵阳现有社会秩序构成了极大压力,对原有的社区管理模式也构成了巨大挑战。

其次,因地制宜,实行社区工作分类指导。明确事权范围后,针对不同类型的社区面临的实际情形,实行分类指导原则。对于财力物力都很充足的社区,如六里社区,应给予宽松的政策支持,以放手让其探索社区建设新机制,在物质上无需予其太多支持;对于办公场所和公益设施奇缺,自身造血功能差的社区,如东材社区这类企业改制新建社区,应予以必要的物质支持。因不同社区的建立背景、发展水平和人员构成不同,工作重点和服务方式也应所有不同,如老年人多的社区,文化娱乐、医疗保障是工作重点,发展滞后、外来人口多的社区,如城乡结合部的社区,其工作重点是维护社区治安和稳定,协助解决就业问题;资源缺乏、发展空间有限的老城区,工作重点是在得到相应政策的基础上进行自我发展。

再次,建立以块为主、条块结合、整体联动的社区工作机制

社区工作不只是民政部门的工作,它还需其他部门和单位的支持与配合。对职能部门派驻街道和社区的干部,应充分重视社区居民的意见,并将其纳入派驻干部的工作绩效考核;对社区管理中专业性较强的工作,适度引入市场竞争,以适应社区发展和居民生活的需要。辖区内的企事业单位应在能力范围之内尽可能地配合社区工作,社区要在保证这些单位正常工作的基础上有偿或无偿使用资源,实现资源共享。建立制度性条款对社区工作的单位和个人进行约束,如规定开发商在项目建设以前必须按开发规模缴纳一定比例的保证金,在项目完成并且出让社区办公场地和活动场所以后再返还。把对社区工作的支持纳入各单位的工作职责,将单位所在社区的发展情况作为对单位的绩效考核的参考。

公益社区调研报告 篇2

社区作为“社会人”的基本生活环境是构成社会最重要要素之一,“以人为本”是驱动社区形成和发展的基本理念。目前国内很多城市都通过以社区为平台,以社区志愿者为载体广泛开展社区活动,完善社区服务,促进人与人之间、团体与团体之间的互动,以此改善人们之间的关系,使社区居民的生活更加美满,社会更加和谐。因此在社区不断探索社区志愿者工作机制,丰富社区志愿者服务内容,努力提高社区志愿者服务水平,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为了在今后的工作中进一步明确社区志愿者的发展道路和方向,我们通过书面汇报和实地调查对全市城区社区志愿者进行了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XX市社区志愿服务的基本情况

20xx年,XX市成立社区后,各社区相继组织了志愿者服务队。其主要构成包括社区党员、居委会干部和工作人员、社区里退休干部、居民小组长和社区先进积极分子,由于这部分人员所组成的社区志愿者队伍具有较强稳定性,与社区居委会联系紧密,因此我市社区志愿者人数基本维持在社区总人口的2%左右,近年根据工作实际和需要,部分社区又相继组建了市民环保队、市民学校、社区文艺队等多个社会团体,社区志愿者成为其中的骨干力量。

伴随全市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经过七年的建设,全市社区志愿者逐布壮大,志愿服务理念渐入人心,广大社区志愿者充分实践“以人为本,助人自助”的志愿者精神,积极参与市精神文明创建以及社会各项公益性活动,展现了社区市民良好的精神风貌和文明风貌,志愿者活动已逐步成为人们社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成为居民之间加深情意、互惠互助的桥梁,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

1、社区志愿者的活动弥补了社区服务功能的缺失。我市社区居委会自成立以来,行政职能在不断强化,截止20xx年,社区居委会已经承担了包括党建、计生、低保、社保、治安等等在内10余项行政职能,严重限制了社区服务功能的发展,使社区居委会的服务性质相对滞后。为此各社区通过每年定期或不定期组织社区共建单位的志愿者以“利民惠民”为核心开展便民设摊、就业培训、青少年教育、组建爱心超市等服务活动,服务项目涉及医疗卫生、健康保健、家政服务、法律法规、劳动就业、权益维护、科教文化等多个领域,以其面向特殊人群和公益性的特点,成为社区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每年累计有4000多人次的市民能从中受益。

2、社区志愿者活动修复了社区公共管理功能的缺陷。社区由于最贴近百姓生活,因此社区居委会在大部分时间都会面对纷繁复杂的工作,在调查中我们了解到一些社区正在通过组织社区志愿者介入社区管理,弥补社区居委会的人员不足和管理死角,例如在社区生活环境的改善上,社区志愿者巡防队在社区居委会的组织下对市容卫生等工作进行监督检查,为社区落实整改措施提供第一手资料;社区志愿者巡逻队负责巡视居民区,承担了社区稳定工作,积极维护社区治安环境;由部分小区居民组长和热心人士组成的社区志愿者协调队积极协助社区居委会协调社区的人事纠纷、维系社区的和谐安宁,此外社区辖区单位也积极组织人员志愿参与公共管理,更帮助社区提高了管理水平。

3、社区志愿者活动完善了社区社会保障功能的覆盖。根据报告显示,全市各社区多次组织社区志愿者帮助弱势群体,保障居民安居乐业,广泛与困难家庭、优抚对象、残障人士、孤寡老人结对帮困,积极提供物质和精神支持,有效实现了社会保障功能在社区的延伸,促进了社区的和谐稳定。

4、社区志愿者活动提高了社区救灾救济功能的效率。5.12特大地震灾害的袭击让我们看到了我市社区志愿者发展的惊人潜力,5.12地震后,全市社区均遭受重大损失,为保障居民基本生活,全市各部门、各乡镇、各社区居委会殚精竭虑,工作量达到极限,此时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庞大的社区志愿者队伍站在党委和政府身后不遗余力的给予支持,在上千个灾民安置点煮饭的是志愿者,帮助政府运送救灾物资的是志愿者,在物资仓库装卸物资,在居民临时安置点帮助发放救灾物资的还是志愿者,甚至可以看到义务接送的志愿者出租车队,义务送饭的志愿者个体商人。客观的讲,在“5.12”汶川特大地震灾害发生后,如果没有涌现出成千上万的志愿者,我市的灾后恢复会滞后相当长一段时间。事实证明,正是由于志愿者们的无私奉献才使得全市的应急救灾更有效率。

二、社区社区志愿者工作面临的问题

尽管近年社区志愿服务活动比较活跃,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在和谐社区建设的更高要求面前还有差距,社区志愿者工作顺应形势的能力尚待提高。从目前来看,制约和影响社区社区志愿者工作规范化、长效化发展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

1、缺乏统一管理。目前的社区志愿服务活动大多是由市宣传部、团市委、民政局和社区居委会等部门临时组织安排的,志愿者并没有明确个人选择的意愿,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主管部门和业务指导部门。翻开社区的志愿者登记册,登记在册的人寥寥无几,完全无法和5.12地震后志愿者所展现出的惊人规模相比较,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由于平时大多数社区志愿者没有进行身份和资质登记注册,其服务内容和功能不能做到定向、定位,只知道是做好事,什么事都行,是一种被动的、盲目的服务。同时,这种服务中存在着岗位分配和分派因素,在很大程度上会削弱了个人志愿服务的色彩,科学的志愿服务理念并没有真正确立。另外,很多社区志愿者参与活动都是比较随机的,临时被指派参与志愿服务的热情很高,但长期坚持参与活动很难。

2、缺乏统一组织。由于没有分门别类的组织机构安排统一活动,志愿者服务资源得不到整合,现在社区里有相当一部分志愿者活动存在着散兵作战、各自为政的现象,这部分志愿者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养和业务才能,这一点在抗震救灾中充分体现出来,救灾过程中许多志愿者所展示出来的专业和能力是有目共睹的,但缺乏组织造成大量优秀志愿者资源的浪费,使志愿服务长期徘徊在无组织的低水平的重复之上。

3、缺乏正面宣传。一是忽视了典型的示范的标杆效应,对志愿者活动中所涌现出来的典型事例、个人缺乏及时、持续、系统的宣传报道,宣传的手段还较为单一,时间上也缺乏连续性,影响了典型作用的发挥,二是忽视对社区志愿者服务的正面宣传。导致很多居民认为社区志愿者活动形式大于实际,是沽名钓誉、为应付上级检查和工作宣传的需要,没有实质内容。志愿者出力但是却无法达到实际效果,只能白白增加工作量,忽视了志愿者活动对人素质的内化作用和对工作的巨大推动作用。甚至有时志愿者的义务劳动被质疑目的不纯。这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志愿者的积极性,降低了志愿者立志为民服务的热情,使志愿服务逐步失去群众基础。

4、缺乏经济扶持。有些志愿活动需要购置工具、耗材和零件;有的大型志愿活动需要一定的物质支撑。这对于目前社区志愿者而言,并不具备长期花钱为别人和社会提供服务的经济条件,还需要社会提供相应的经济扶持和资助。而事实上,由于社会信任度因素,社区志愿服务活动很难得到任何社会组织的定向捐助。

5、缺乏相关制度和法律保障。这种松散型、随机型的社区志愿者队伍以及社会上自发性的一些志愿者队伍,其活动的内容和形式都会受到很大程度地限制和影响,志愿服务事业难以获得足够的社会支持和信任。

三、主要对策及工作建议

1、全市应高度重视社区志愿者支持体系的建立、健全和快速健康的发展。将这项工作目标化、制度化、责任化,做大、做强、做出全国示范;应在社区志愿者组织的组建、培育和运作中,给予政策和经济上的扶持和支撑;应加大志愿事业的宣传力度,普及社区志愿服务相关知识,弘扬社区志愿服务的精神。社会的认同和理解是志愿者社会支持体系的重要内容。

2、建立良性运作的社区志愿服务的管理机制。成立“XX市社区志愿者协会”,由市民政局主管。在该协会运行初期,市民政局抽调专人进行扶持组织;在各城区乡镇下设社区志愿者分会;在各社区下设社区志愿者总队;在各总队下设各类社区志愿者服务队。

3、建立完善的规范、详细的志愿者注册登记制度,明确个人志愿服务内容和服务对象。建立志愿者档案分类信息管理制度,整合资源,统一组织和安排各类志愿者社区服务活动。从更高层次上推进社区志愿服务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和专业化。

4、建立健全志愿者激励机制。给志愿者精神或物质上的奖励和回报的同时,通过开办志愿者“时间银行”,认真对志愿者的社区服务进行计量登记,以便在他们需要帮助时,能够及时得到志愿者组织和其他志愿者的服务和回报。以鼓励更多人来参与志愿者事业,积极发展和壮大志愿者队伍,推动社区志愿服务健康、可持续发展。

5、定期组织社区志愿者进行各类业务的统一培训和指导。努力使社区志愿活动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和质量。

6、建立社区服务信息资源共享平台。服务需求者和提供者都要在这个平台上建立互动的交流机制,提高社区志愿服务的效率和功能。

目前我市民政局已经和中国社区志愿者协会取得联系,已成功注册为中国社区志愿者协会的会员单位,即将开通联网全国的社区志愿者注册平台,依据中国社区志愿者协会的规章制度对全市社区志愿者进行统一注册管理,统一分类安排志愿者工作,并通过联网平台向全国报道志愿者的典型事迹,是我市社区志愿者工作步入正轨。

公益社区调研报告 篇3

摘要:1.此次活动我为发起人和策划人,协办人为我的中学同学—其他几所大学的大学生。

2.活动时间为x月xx日至x月xx日的11天,包括前期策划书的撰写,联系社区单位寻求帮助,联系活动协办人以及正式捐书活动。

3.活动获得了社区群众捐赠的近200本旧书,部分送给社区家庭贫困的学生,剩下一部分用于补充社区公共图书馆。

4.这次活动帮助了贫困家庭,丰富了社区藏书,促进了社区和谐,而我也从这次活动中学到了许多宝贵的经验,思想得到进一步提升,个人能力也有所加强。

5.由于是第一次策划发起这样的活动,没有任何经验的我走了一些弯路也遇到一些困难,但在同学朋友(活动协办人)的帮助下,活动比较成功的结束了。

内容

实践,就是把我们在学校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客观实际中去,使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有用武之地。只学不实践,那么所学的就等于零。理论应该与实践相结合。另一方面,实践可为以后找工作打基础。通过这段时间的实习,学到一些在学校里学不到的东西。因为环境的不同,接触的人与事不同,从中所学的东西自然就不一样了。要学会从实践中学习,从学习中实践。

而且在中国的经济飞速发展,又加入了世贸,国内外经济日趋变化,每天都不断有新的东西涌现,在拥有了越来越多的机会的同时,也有了更多的挑战,前天才刚学到的知识可能在今天就已经被淘汰掉了,中国的经济越和外面接轨,对于人才的要求就会越来越高,我们不只要学好学校里所学到的知识,还要不断从生活中,实践中学其他知识,不断地从各方面武装自已,才能在竞争中突出自已,表现自已。在现今社会,招聘会上的大字报都总写着“有经验者优先”,可还在校园里面的我们这班学子社会经验又会拥有多少呢?为了拓展自身的知识面,扩大与社会的接触面,增加个人在社会竞争中的经验,锻炼和提高自己的能力,以便在以后毕业后能真正真正走入社会,能够适应国内外的经济形势的变化,并且能够在生活和工作中很好地处理各方面的问题。

毕竟身在学校,接触社会的机会很少,所以要让自己面对更多的各种各样的人,增加自己的阅历,因为在以后的学习工作中,需要有更多的体验,更多的经历。想通过亲身体验社会实践让自己更进一步了解社会,在实践中增长见识,锻炼自己的才干,培养自己的韧性,更为重要的是检验一下自己所学的东西能否被社会所用,自己的能力能否被社会所承认。想通过社会实践,找出自己的不足和差距所在。在暑假前拿到社会实践表格时,我就萌发了策划一场爱心捐书活动的想法,那时我信心十足,觉得这只是一场小小的捐书活动,程序再简单不过了,写策划书时我想到在我生活的城南社区中,仍有部分家庭生活在贫困中,这些家庭的孩子正忍受着物质和精神财富的双重匮乏,把书捐给他们,从身边小小的爱心活动做起,同样可以带给人们温暖。

确定了活动主题和目的后,我开始联系中学同学,因为我从未搞过社会实践活动,没有这类的活动经验。我联系了十几个分别在不同大学读书的同学,他们欣然表示协助我,并给了我很多有益的建议和意见。他们的话语让正在迷茫中不知所措的我有了很多信心和勇气,而他们告诉我的很多实践活动经验,注意事项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我再走更多弯路。

活动策划书几经修改,前后共写了四份才敲定了比较满意的一份。当我拿着策划书去居委会盖章,遇到种种困难。那时的我真的心急如焚,几乎想放弃了,没想到一个看似简单的活动,它的准备工作却是如此繁琐而累人,方方面面可能出现的状况都要考虑到。

我终于在x月xx日那天盖到了同意活动的章,同时,居委会主动表示向我们提供活动所需的长桌、椅子等物品,并会在活动结束后负责将得来的旧书分送给社区家庭贫困的学生,解决了所有我们担心的问题。“万事具备,只欠海报”,由于第二天就要正式举行捐书活动了,25号下午我抱着两摞海报纸去同学家,从来没有过出海报经验的我们俩折腾了整整一个下午才终于出好了两张海报。

x月xx日活动当日,除了我之外来自那七所大学的我的十名同学过来协助现场活动,其中四名男生,六名女生;活动正式开始的时间是上午九点半,但我们从八点半就到达了活动现场——我们城南新村中心晨练中心的大转盘。男生负责去居委会搬长桌和椅子,我们女生则在现场张贴海报,进行活动前的宣传。九点半活动正式开始后,忽然有城管人员过来,我们拿出居委会盖了同意印章的策划书给他看,他才没说什么,转身走了。我们在放心之余又学到一些活动经验,那就是活动一定要得到相关部门的书面同意,比如盖章什么的,否则随时都有可能被当作非法活动处理掉。

那天驻足的群众很多,但很多人竟把我们当成是大学生卖旧书的活动,我们仔细看了一下海报,才发现海报上忘了把最重要的活动信息“捐赠旧书”写上去,真是忙中出错。修改海报肯定是来不及了,结果那天我们十个人站在活动现场口干舌燥的向每一个前来询问的居民一遍遍解释,一直到下午一点半,心里直犯晕。

那天我们收到近200本捐赠的旧书,虽然数量不多,但活动过程中发生了一些令我印象深刻的事:年龄最小的捐赠者是一个三岁的小男孩,由他八岁的表姐领过来,当他很郑重的把一本连环画交到我们手中时,他脸上那认真而自豪的表情让我们无比感动;还有一个三十多岁的年轻妈妈,一下子捐了三十几本书,我们恳请她留下姓名时,她只是摆摆手微笑着走了……很多很多事情,现在一想起来我的心里还是暖暖的。

这次活动算是比较圆满而成功的完成了。活动前期繁重的准备工作让我认识到无论做什么,说是一回事,真正实行起来又是另一回事,没有什么是简简单单就可以完成的,必须要全心付出;在活动的过程中总是会碰到困难,会出现错误,我们都要坦然而正确勇敢的面对,切不可半途而废;个人能力有限,所以应该具有团结合作的精神,必要时积极而诚恳的向他人寻求帮助。

这次活动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我的组织和策划能力,增强了我的自信心,给我原本空白的实践经验经历填上了重要的一笔,而且捐赠所得的旧书送给了需要它的贫困学生,更让我的心灵得到教育和洗礼,让作为大学生的我开始一步步承担起对这个社会应尽的责任,在社会实践中证明和实现自我价值!作为一名新世纪的大学生,应该懂得与社会上各方面的人交往,处理社会上所发生的各方面的事情,这就意味着大学生要注意到社会实践,社会实践必不可少。毕竟,1年之后,我已经不再是一名大学生,是社会中的一分子,要与社会交流,为社会做贡献。只懂得纸上谈兵是远远不及的,以后的人生旅途是漫长的,为了锻炼自己成为一名合格的、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人的一生中,校园并不是永远的学校,真正的学校只有一个,那就是社会。一个月的实践一晃而过,却让我从中悟到了很多东西,而这些东西也将让我终身受用。社会实践加深了我与社会各阶层人的情感,拉近了我与社会的距离,也让自己在社会实践中开拓了视野,增长了才干,进一步明确了我们青年学生的成材之路与肩负的历史使命。社会是学习和受教育的大课堂,在那片广阔的天地里,我们的人生价值得到体现,为将来打下坚实基础。我会不断实践,在实践中锻炼,在实践中得真知。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会更加努力,端正思想,明确方向,在不断完善中求发展。也知道了:不要抱怨这个社会是如何如何的黑暗,哪里哪里的人是不对的。因为这个社会不会因为你的抱怨而改变的。不是让社会来适应自己,只有自己去适应这个社会才行!

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培养了我们的独立处世的能力。让我们在社会实践过程中,通过独立生活、独立思考、独立自主的去面对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对社会的认识更加清晰。不管在实践过程中遇到挫折还是成功,对我们都是一种收获,明确了优势同时也发现了不足之处,让我们面对社会更加自信。希望以后学校多开展一些这样的活动,从各方面锻炼我们!

Copyright © 热范文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