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报告 > 工作计划 > 班主任工作计划 > 高一年级班主任学期工作计划范文3篇正文

高一年级班主任学期工作计划范文3篇

时间:2023-12-25 17:44:51

高一年级班主任学期工作计划范文(精选3篇)

高一年级班主任学期工作计划范文 篇1

一、常规教育方面

一年级孩子们对于学校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不能马上适应,每一项规章制度对于他们来说是极其约束的。为了使学生能够及早进入角色,适应学校的生活,这就要班主任在日常生活中能有序的引导,并且内容要近一点,小一点,实一点,时时处处向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常规教育。因此,我决定从以下几点入手:

1、充分利用班队会及班队会的时间学习《一日常规》,《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对表现不够好的学生,及时进行点拨,指导,加强教育。

2、合理利用升旗仪式,重大节日,加强学生的德育教育。举行一些有意义的主题班队会,使学生懂得做人的道理,培养其爱国主义情感。同时,让学生在各种活动和劳动中学会合作,学会生活。

3、充分发挥各项活动中的教育阵地的作用,增强学生的荣誉感,使学生心中有他人,有集体。

二、班级纪律方面

一个班级,要想有良好的班风,必须要有良好的纪律才行。因而,我从以下几点入手:

1、课堂纪律

首先师生共同制定班规班纪,并制定相应的奖惩办法。这样学生既感到有趣,又有动力,而且可以在不知不觉中遵守纪律。由于是孩子们自己制定的,这样变被动的各种要求为主动的行为,有助于学生将文字内化为行为。我们班的宗旨是"说到就要做到。"

2、课间纪律

课间是学生轻松休息的时间,良好的课间纪律将会给整个校园带来活跃而轻松的气氛。然而,丰富多彩的课间活动,就是解决课间纪律乱的法宝。

三、卫生方面

讲究卫生很重要。俗话说,病从口入。收拾好卫生,既能使身体健康,又能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还能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1、个人卫生:要求衣着整洁,做好"三勤",桌椅勤清,物品勤摆,两操勤做。

2、班级卫生:每天早,中,晚分派值日生清扫,设立卫生监督岗,进行检查与监督。对于主动,及时打扫卫生的同学或小组,进行奖励。

四、班干部的培养方面

班级管理光靠班主任一人来管理是不够的,而班干部却是班级管理的小助手。这学期我将采取班干部轮流制(包括班长和组长),使班级管理再上新台阶,让每个孩子的潜能都得到充分的挖掘,培养有个性的人,使孩子们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合作和学会管理。还给孩子们一个金色的童年。这学期,我将会蹲下身子和学生说话,用心去交流,用欣赏的眼光寻找孩子身上的每一处闪光点。我相信,只要关爱孩子,尊重孩子,宽容孩子,我们就能找到开启学生心灵的钥匙。上述措施只是我对班级本学期的初步打算,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不断地加以改进。

总之尽量给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生活环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习惯。使班级各方面的成绩有较大的提高。

高一年级班主任学期工作计划范文 篇2

高一新学期即将开学,我将担任高一(8)班的班主任,第一学期是学生新的开始,从家长到学校,再到老师都希望他们能健康的成长,作为一个班主任,这个学期不管对于他们还是我都十分的重要,为此我根据高一学生的实际特点和我们学校的实际情况以及自身的条件,初步制定了以下工作计划

1、高一新生的特殊性

高一第一学期,学生刚刚脱去初中的稚嫩,就要面临紧张的高中学习生活。他们在思想认识上和学习习惯上面要有一些改变。首先,环境变化大,学生要面对新的班级、新的同学、新的班主任和老师,新旧同学的转变必然要求处理周围关系的方式转变,如果不能处理好这些转变必然会影响今后的生活和学习;其次是学习内容的转变,从初中对知识的“知其然”到高中阶段的“知其所以然”,要求学习方法的转变。因此,班主任工作中首先要注意引导学生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帮助,形成良好的团队精神。只有这样才能在尊重每个学生个体的前提下,还能发挥团体的强大凝聚力。其次家庭背景复杂,心理个性特点多,如一些家庭条件较差的学生在这个年龄阶段性格敏感、个性突出、要求被尊重、以自我为中心,作为班主任,在这一点上要提高重视度,确保学生情绪的稳定,引导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

2、充分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利用一段时间对每一个学生的基本情况做一个全面的了解,为以后的教育和班级管理工作打好基础,针对本班特点,准备长期与每位学生面对面进行谈心,并积极的与学生家长进行交流,摸请所有学生的性格特征、家庭背景、学习方法和理想愿望,并为每名学生建立学生小档案,通过沟通掌握学生动态,切实做到对每位学生基本情况了然于胸。

3、宣讲校规校纪,制定班级制度

针对刚刚形成新的班级这一特点,作为学生德育工作的直接关系人,要充分利用班会等形式引导学生清楚了解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确保本班学生能够遵章守纪,不发生任何违反校纪校规的事情。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除了把学校的各项管理规定贯穿始终,还要结合班级特点形成一套合理的管理制度,并切实高效的贯彻到底。

4、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由于进入高中后的.学习方式与之前的学习方法相比,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所以在学习方法上鼓励大家多记笔记、多做题、多思考、多讨论、多问老师、敢于提出自己的想法。还可以通过集体讨论的方式,借鉴彼此好的学习计划,在全班推广学习。要求每位同学都要根据自己的具体学习情况,以及每周每天的学习时间安排、科目的特点等等,做好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并按要求认真执行。

5、在班集体中建立得力的班委,尽可能让学生自主管理

通过民主的推荐和自我推荐选举产生班委、团支部成员、纪律委员、各科代表和小组长。然后利用课外时间加强学习和培训班干部,培训的内容包括各个职位的责任,将责任落实到个人。在班级管理工作上尝试尽量放手交给学生,让同学自主、民主、科学地自行管理,班主任则做好监督和引导工作。每一大周定期地召开一次班干部会议,分析和解决本班存在的问题,包括同学们的学习和生活状况,找出切合实际、最佳的管理方案。同时,每学期要进行一次表扬和奖励工作得力的班干部和科代表活动。

6、营造紧张、激烈的竞争学习氛围

(1)班主任老师要经常深入学生群体中,进一步了解和研究学生的学习情况,发现成绩不太好的学生,要及时地加强教育。

(2)对学习成绩好、在课堂或其他方面表现活跃的同学要及时表扬和勉励,鼓励他们继续发奋学习,帮助他们树立符合实际的理想愿望。同时把他们推荐给科任老师,给予一定的关注和指点。

(3)对于学习成绩较差或较落后的学生

高一年级班主任学期工作计划范文 篇3

一、指导思想:

围绕“林甸县教育局教育工作及中心校的教育工作要点”的总体目标,努力实施《九年义务教育指导纲要》和《小学生教育指导纲要》。围绕“两纲”这一中心工作,加强年级组的建设,明确各人的岗位职责和要求,提高教师教育工作的艺术性和实效,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二、工作目标:

1)团结合作,求真务实,开拓创新,争创优秀组室。

2)实施“两纲”,深入课改,教育教学出佳绩。

三、具体工作:

(一)、年级组建设方面

1、加强理论学习和研究,围绕教育的课题,深入开展课题研究,不断提升教师的理论研究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

2、重视班主任队伍建设,注重过程性评价。定期进行班主任工作的学习、交流,形成班主任工作研讨的氛围,提高班主任工作的艺术性。

3、建立家长学校,落实家访制度,实现家校的和谐结合。

4、重视年级组的文化建设,努力营造温馨和睦、积极向上的组室。

(二)、培养学生方面

1)开展以“我为学校做一件事”活动,对学生进行热爱学校,为学校添光彩的教育。开展“学雷锋、迎六·一、做文明人”系列活动,使学生了解我们的学校,热爱我们的学校,进而产生校荣我荣、为学校添光彩的积极情感,培养学生的主人翁责任感和荣誉感。

2)充分利用班队课,组织学习《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形成良好的班风、学风和校风,争夺流动红旗,争创优秀班集体。

3)努力培养班级小干部,落实学生小岗位制度,着力培养学生自主管理的能力,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培养学生主人翁精神。

4)关注每一位学生,注重学生兴趣培养,让学生体验学习的快乐,使每一位学生都得到长足的进步。

(三)、教学质量方面

1、树立教师正确的教育教学质量观,根据学生和班级实际,制定相应的目标,有创造性地围绕期初计划展开工作。

2、结合教导处的教学常规检查,认真做好各项教学常规工作。关注教师备课、上课、作业布置和批改、学生辅导工作以及教学反思等各方面的工作。

3、结合教研组、备课组活动,继续深化教学改革,通过集体备课、上课、评课等一系列活动有效地推进课堂教学,促进教师个人教学水平的提高。

4、结合学校组织的特长生培养活动,丰富学生课余,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5、重视质量监控,注重平时,注重学生能力的发展,做好阶段性考评和终结性考评工作。

四、活动行事表

三月份

1、落实组室计划,布置具体工作3月2日

2、开展“为妈妈做一件事”活动3月8日

3、寒假假期作业总结3月12日

4、布置班级3月25日

5、“学雷锋、做文明人”系列活动,学校生活礼仪教育3月30日

四月份

1、清明节开展“缅怀革命先烈故事会”活动4月5日

2、“我爱祖国”绘画展览活动4月15日

3、期中考试的复习、检测。4月30日

五月份

1、期中教学质量分析。5月8日

2、班级文化建设布置、检查。5月18日

3、一、二年级组口算比赛。5月25日

六月份

1、庆祝“六·一”儿童节活动6月1日

2、制订学科复习计划,落实辅优补差。6月20日

七月份

1、学期工作交流、总结。7月14日

2、寒假工作布置。7月15日

Copyright © 热范文 All Rights Reserved.